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 596【社会状况】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596【社会状况】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荷兰如何与马打蓝国修缮外交关系呢

    先打一仗

    马打蓝国的苏丹拉灯郎桑,可谓雄才大略,对外抵抗荷兰入侵,对内发展法律、文化、历法、经济,并将国土扩张至全盛状态。但是,这位苏丹去年死了,跟荷兰总督范迪门差不多时间病逝。

    继任苏丹阿芒古特拉一世,喜欢奢侈享受且残暴。

    荷兰的策略很简单,让军舰不断劫掠对方的贸易船队。马打蓝国虽然根基在爪哇岛,但领土包括许多海岛,一旦船队遭到巨大损失,那么国内的岛际贸易就完蛋,不仅经济会遭受重创,中央对各岛的统治力也会减弱。

    再加上现任苏丹贪图享乐,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必然加大对百姓的盘剥力度。

    如此,马打蓝国就会爆发起义,而荷兰再跳出来帮苏丹平叛,继而将苏丹绑上荷兰的战车。

    这样一来,不就跟马打蓝国建立友好外交了吗

    历史上,荷兰就是这么干的,起义军一度攻占首都。。而荷兰,不但控制了现任苏丹,还搞出三次王位继承战争,将马打蓝国一分为二,两个国家全部沦为荷兰的附庸。

    再看此时的英国,对荷兰的巴达维亚殖民地极为眼红,也想在爪哇岛弄下一座商业大城。

    于是,英国也盯上马打蓝国,不约而同的跟荷兰一起,抽冷子抢劫马打蓝的商船。

    不到两个月时间,面对荷兰、英国的双重侵略,马打蓝国的岛际贸易直接崩溃。而万丹国见此情况,竟也派兵入侵马打蓝,爪哇岛陷入一片战火当中,大量战争俘虏被卖到中国去。

    这些俘虏,其中不乏白人马打蓝国的一些贵族,是阿拉伯商人的后代。

    特别是贵族少女,先卖到巴达维亚和万丹,那里有中国商人的庄园。中国商人请来前明秀才,教这些贵族少女说汉话,还教她们琴棋书画,一两年后就能冒充波斯女郎,运回中国卖出超高价钱。

    殖民地,罪恶滋生之所。

    而马打蓝国的起义军出现之后,起义军也加入贩奴行列。他们攻破城镇,抢劫贵族财货,俘虏贵族女子。管它什么肤色,反正越是有钱,肤色就越白,卖给中国商人的价格就越高。

    穷疯了的西班牙人,同样在扩大奴隶贸易。菲律宾南部群岛土著,但凡不改信耶教的,都将面临西班牙进攻,战俘一堆一堆的往中国贩卖。

    然后,奴隶价格崩盘,仅用一两块银元,就能在澳门买到低等奴隶。

    松江府,华亭县。

    柳传宗在南京警察系统是混不下去了,皇帝深知此理,钦点其进都察院做廉政官。

    虽只是最低级的廉政员,从九品而已,但相比以前的小巡警,已经算是鲤鱼跃龙门了。

    调进都察院仅两月,熟悉工作之后,柳传宗又随行前往松江府。

    这次不调查什么官员贪腐,而是了解江南地区的纺织业情况,属于皇帝安排的特殊差事。不仅有都察院办事员,还有徐颖的黑衣卫。

    “几位天使请”徐致远微笑道。

    “叨扰驸马了。”穿着黑白两色服装的官差集体作揖。

    驸马徐致远,带着长公主赵贞兰,已经从南京搬回华亭县。

    原因很简单,徐致远新开了一家工厂,而且大量使用蒸汽机。他得回华亭亲自盯着,同时认真总结蒸汽机纺织的利弊,好对症下药的加以改进。

    梅竹友一进厂区就感觉好大,这位驸马真是有钱人。

    徐致远边走边介绍说:“这把棉花纺成棉布,主要有三道工序,即:轧花、纺纱、织布。在下的工厂里,没有轧花工人,轧花都是农民或者小作坊在做。”

    轧花就是把棉花轧成棉皮,传统工具是搅车。

    纺纱就是把棉条纺成棉纱,传统工具是纺车。

    织布就是把棉纱织成棉布,传统工具是织机。

    梅竹友在纺织工厂视察时,柳传宗等人正在江南农村调查。

    此时正值棉花收获季节,虽然大面积减产,但农村地区还是很忙碌,并没有受到蒸汽机的冲击。

    棉农收获棉花之后,自己剖棉去籽,自己梳棉除杂,自己用棉弓弹棉花。家里有搅车的,自己轧成棉皮,甚至是做成棉条;没有搅车的,就把棉花卖到镇上的小作坊。

    搅车也分两种,一种是传统搅车,需要三个人同时操作。一种是新式搅车,天启年间就有了,只需一人就可以操作,但缺陷明显无法推广,近年来改进之后才慢慢流行。

    越来越多木匠,学会了制作新式搅车。

    改进搅车的发明专利,很难进行保护。农村遍地请木匠,打造新式搅车自己用,官差还能挨家挨户去罚款

    看到有人在院里去籽除杂,柳传宗走过去问:“老乡,今年收成怎样啊”

    这一大家子都在忙活,妇人好奇的看向柳传宗,碍于男女之别没有回答。

    老农手里麻利工作着,笑道:“客人是来收棉皮还是棉纱的”

    柳传宗说道:“都收。”

    老农感慨道:“今年大旱,棉花收成不好。客人要是收棉,价钱可得开高些,否则咱这是不会卖的。”

    柳传宗问道:“如今有种新机器,能够烧煤纺纱。去年棉纱价钱降了,你们还自己纺纱吗”

    “去年棉纱降价,是因为棉花收成好,关新机器甚事你莫要哄骗我。”老农明显把柳传宗当成了奸商。

    这也是棉纱降价的原因之一,去年不但江南棉花丰收,逐渐恢复生机的山东也丰收,导致整个中国的棉纱大降价。

    今年减产,必定又涨上去。

    柳传宗问道:“这新机器来了,农民赚的钱有没有变少”

    老农说道:“也就那样。”

    工厂里。

    徐致远介绍说:“前明的时候,纺纱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织布。用水力纺纱之后,情况稍微有所缓解,只在大水车附近的乡镇,织布速度反而跟不上纺纱。后来,有工匠改良纺车,勉强把纺纱速度提上来。”

    明末的纺织业情况,是织机太过先进,纺车严重拖后腿。织布的时候,织着织着就没纱了,棉纱总是被商人哄抢。

    “这便是蒸汽纺纱机。”徐致远朝着前方一指。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好几座大灶前,正有工人反复铲煤进去,烧煮锅炉带动纺纱机在工作。

    梅竹友问:“蒸汽纺纱机,用起来如何”

    徐致远苦笑道:“并不如何,实话实说,在下已经后悔了。蒸汽机跟水车一样,只能纺出粗纱,若想要细纱,还得再让工人用纺车精加工一遍。”

    棉条纺成棉纱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捻,使纱条具有一定强度而不断裂。

    蒸汽机与工人配合,暂时无法精细纺纱,只能纺出半成品粗纱。

    然后再用传统的纺车,对粗纱进行精加工,让棉纱变得更细,使棉纤维伸直平行。

    徐致远把众人带去仓库,只见那里有许多妇人在排队。

    徐致远解释说:“都是附近村镇的农妇,她们自家的棉花纺完了,便到工厂里来拿粗纱,回家纺成细纱再送到工厂。倒是蒸汽织机很好用,纺布速度是真快,纺纱速度完全跟不上。自从我这蒸汽工厂落成,方圆三个镇,都没农户纺布了,全都帮我的工厂纺纱。即便如此,棉纱还是不够用。”

    赵瀚担忧的传统手工业被摧毁,这种情况暂时没有发生,反而朝着相反的情况在发展。

    蒸汽织布机的出现,导致棉纱供不应求。

    如今的农户,都不自己织布了,全都从事轧花和纺纱。他们的收入因此提升,纺再多纱都能卖出去,唯一的烦恼是棉花不够用。而蒸汽工厂主的烦恼,则是棉纱不够用。

    “那些烧锅炉的,不是国人吧”梅竹友指着肤色偏黑的工人问。

    徐致远回答道:“南洋奴雇工。”

    梅竹友又问:“纺织工人里,有没有用南洋雇工”

    徐致远笑道:“南洋雇工都笨得很,哪敢让他们碰纺车和织机便是烧锅炉,也得反复教导,一个个蠢得跟猪一样。”

    梅竹友走过去,问一个南洋奴隶:“你从哪儿来的”

    奴隶摇头。

    梅竹友又问:“过得可好”

    奴隶咧嘴笑道:“好。”

    这不是假话,在工厂烧锅炉,每天都能吃上饭,可比在南洋的生活更强。如今没有电灯,晚上是不做工的,工人不可能被迫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几小时工作制,完全看白天有多长。

    英国纺织工人,其工作时间延长,是与照明设备发展同步的。在电灯发明之前,就有阿尔冈灯、煤气灯等等,导致工人在夜晚也能工作。

    冬初。

    十多份调查报告,摆在赵瀚的面前。

    蒸汽机的出现,没有破坏小农经济和传统手工业,反而促进了传统手工纺织的发展,并且增加了纺纱农民的收入。这个现状让赵瀚非常惊喜,他甚至都想技术不再进步,一直维持这种现状最好。

    一旦蒸汽机可以纺织细纱了,对纺织户肯定是个巨大打击。

    外国奴隶的使用,在南方数省已经很普遍,这远远超出赵瀚的预料。

    特别是江南士绅,家里或多或少,都养着几个南洋女奴,地里也有不少男奴在耕种。

    这年冬天,又一道圣旨发出:外来男性雇工,不得在中国结婚生子。外来女性雇工,官府鼓励婚配,结婚生子之后,户口落在夫家,身份等同于国人,且不再缴纳额外的人头税。

    此令一出,更加刺激了奴隶贸易,大量女奴被贩卖到女性稀缺的北方

    许多娶不到老婆的北方汉子,节衣缩食存钱买南洋女子。反正最低等的也就几块钱,而且按照圣旨,还能到官府正常落户。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