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也是好奇陆玄的打算,开口问道:“陛下打算如何为天下士子,谋取一条出路呢”
陆玄回答道:“目前我们培养士子,选拔士子,主要是通过五经馆。然而五经馆只在舒县一地,一年培养的士子也不过数百人,人数太少了。”
“朕需要更多的学馆培养士子,每年要有更多的士子涌现出来。进一步,需要更多的寒门士人做官,不至于让豪强大族,成为地方上的唯一。”
“所以,五经馆要扩大。”
“第一步,至少在全国各州的首府,要开设五经馆,能遴选出各州的优秀士子。第二步,是在各郡的治所,都要能有五经馆,也能培养士子。”
“只要是完成到了这一步,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士子。”
陆玄侃侃而谈道:“对士子的考核和选拔,现在的模式,主要是五经馆负责。等未来,建立更多的五经馆后,就单独从礼部划出一个机构,负责五经馆士子的考核和选拔。在全国的士子中,首先对地方进行考核,再把地方各地涌现出来的人才综合考核选拔,优中选优。”
现在的五经馆,具备了科举雏形。
接下来陆玄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模式一点点的放大,他不需要太大的改革,也不需要什么变化,看是先把五经馆的规则定下来。
未来,也就好办。
郑玄听完陆玄的话,一双眼中也闪烁着灼热的光芒。
深邃的眼神,更是期待。
作为儒家的儒宗,郑玄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一直致力于教导更多的士子,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能够把知识传承下去。
按照陆玄的安排,因为兴办的五经馆更多,就能扩大士子的招录范围,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这是一个大范围的安排。
必然是可行的。
或许读书的人群中,主要的人员依旧是豪强大族子弟,可是,只要有寒门子弟不断的涌现出来,不断的充实到地方上发光发热,就能一点点改变。
这是陆玄计划中的关键。
郑玄想明白后赞叹道:“陛下深谋远虑,老朽佩服。陛下进一步开设更多的五经馆,是大明朝天下士子之福,也是万民之福。”
陆玄轻笑道:“这样的事,唯有郑公最合适。因为郑公的威望高,才能振臂一呼。”
郑玄一听到后就明白了过来。
陆玄的打算,是从朝廷的角度去安排和布局。如果陆玄亲自安排部署,虽然也能贯彻,可是这样的前提下,要反对的人不会露头,下面容易有人阳奉阴违。
郑玄提出来,如果有要反对的人,陆玄可以直接处置。有人阳奉阴违,陆玄也借机抓鱼,这就确保了陆玄是隐藏在暗中的。
陆玄就能稳健安排。
郑玄知道陆玄的意图,他仍然面色严肃,郑重道:“陛下的安排,利国利民,老朽义不容辞。这一事情,老朽愿为陛下驱策。”
“等五经馆迁徙到南京,老朽会顺势建议,保留舒县的五经馆,进一步在全国各地开设五经馆,如此一步步安排下去,稳健的推进。”
郑玄很有斗志。
一旦全国各地设立五经馆,这就是士子的机缘。
这也是天下万民之福。
陆玄说道:“郑公的考虑,的确是老成之谋,就这么定了。朕,等着郑公上书保留舒县的五经馆。”
郑玄道:“陛下圣明”
陆玄又和郑玄说了些可能涉及到科举考试的规划,把事情敲定。然后,陆玄起身带着陆裕回去。在陆玄带着陆裕回去后,陆裕主动到了陆玄的大殿中。
陆裕神色恭敬虔诚,恭恭敬敬的行礼道:“父皇,儿子也有一件事,想要禀报。”
陆玄鼓励问道:“什么事”
陆裕面色无比的严肃,说道:“回禀父皇,儿臣要禀报的,是关于地方驻军的问题。”
陆玄道:“驻军怎么了”
陆裕回答道:“目前朝廷的地方驻军,尤其荆州和徐州这些富庶的地方驻军,纷纷置办产业,自行开设铺面,经营粮食布匹生意,还有经营盐铁茶生意,乃至于其它的一些生意。”
“按理说,他们赚了钱,能改善许多士兵的处境。实际上,将士只得到一丝的好处,主要得到好处的,还是军中做官的人。”
“儿臣认为,军队如此的放开不管,任由将士经商,虽然他们自己赚钱,减少了些朝廷的压力。可是,本质上来说,这是极不好的一个开端。”
陆裕说道:“请父皇三思。”
陆玄眼神陡然明亮。
这是大事
军队经商,涉及了钱财,涉及了经营,是最腐蚀军队意志和纯粹性的一件事情。一旦有了钱,为了高额的利润,军中的官员就可能会不断的铤而走险。
这是必须要遏制的。
否则,地方的官员虽然能治理地方,一旦遇到蛮横的军队,遇到了军队要动刀子,就没有半点的底气。
军队就可能坐大,乃至于胡来。
这是不允许的。jujiáy
陆玄心中有定策,没有直接阐述,问道:“你是怎么想的呢”
陆裕不假思索的说道:“回禀父皇,儿臣认为军队经商的这件事,必须要控制,更要严令禁止。”
“一旦蔚然成风,军队一方面会被腐蚀,失去战斗力;另一方面,为了攫取钱财,也会肆无忌惮。军队的供应,必须是朝廷单独控制。”
陆裕正色道:“否则直接放权,那就会生出乱局。”
陆玄点了点头道:“禁止军队经商的事情,的确很重要,你提得很好,不愧是郑公的弟子,也不愧这些年,让你去游历学习。”
陆裕兴致勃勃问道:“父皇既然也同意,什么时候开始贯彻安排呢”
陆玄略作思考,说道:“禁止军队经商的事情,你不要参与。军队的调整和改革,朕亲自来安排。你是太子,是要有自己的执政理念和主张,可是更多的时候,要低调,要韬光养晦,不能让下面的臣子把你都看明白了。”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陆裕心中很欢喜。
他的想法得到陆玄的支持,陆裕就觉得万分自豪。
陆裕请辞离开,陆玄则是安排了人,立刻通知周瑜来议事。
兵部士兵的事情,还得大都督府解决。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