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的时候,奉高发生了两件事情。
其一,般阳的臧霸主动来信了。
刘备这些日子只要一开会,就会谈到关于臧霸的问题。
吴敦败逃后,直接投般阳而去,这对臧霸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
收拢了吴敦的军队后,臧霸麾下已经超过了四万人,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此当刘备询问大家的意见时,麾下文武也分成了两派。
不,应该是三派。
荀攸与郭嘉认为,反正后方田丰已经组织好了粮食补给线,干脆一鼓作气,北上攻打臧霸,一劳永逸。
不然以后再打的时候,又要重新布置一切。
尤其是郭嘉,这些天被刘备技能洗礼的嗷嗷叫,满脑子都想着建功立业,以报刘备的知遇之恩。
怎么说呢,可能之前林朝对他太恶毒了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武将中,关羽也赞同他们的意见。
而另一派,则是以荀谌为首,他在出使袁术回来后的第一次会议上,就表示了反对。
徐州的屯田才刚开始不到半年,成果未显,若这时候继续征战,后方的粮草就算能支撑,也会极大的破坏民生,不利于长久发展。
倒不如派遣使者去见臧霸,大家坐下来谈一谈,说不准能得到一个绝佳的盟友。
等再过几年,徐州的屯田之策展现出它应有的威力时,别说臧霸,就算是青州黄巾一锅端了都无所谓。
武将中,张辽与徐晃都比较赞同这个意见。
最后,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林朝身上。
林朝则表示,我这个人最喜欢和平,打打杀杀什么的最讨厌了。
但是派遣使者跟臧霸求和的话,是不是有些丢人。
毕竟自己刚刚打了胜仗,要谈也是他臧霸派人来谈。再者,孙观一伙泰山贼把兖州诸侯弄得焦头烂额,你现在主动去跟同为泰山贼的臧霸求和,他们会怎么看你。
不如吓唬吓唬臧霸,让他以为咱们要进攻般阳,逼他遣使求和。
听了林朝的意见后,刘备决定采纳。
眼下的确不合适再打了,但也不能主动低头,只好先虚张声势。
就在刘备准备摆出进攻姿态时,臧霸却来信了。文網
其实早在吴敦投奔他的时候,他就想过向刘备求和。只是汉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太强了,他担心刘备不答应,索性先开始修筑城防,全力戒备。
可等刘备拿下奉高,并没有北上的意图,臧霸才壮了壮胆子,派人送了一封求和信过来。
信中,臧霸言辞恳切,表示自己绝无冒犯朝廷之意,更不敢与刘备为敌,之所有收留吴敦,乃是因两人有旧,不忍见他流落在外。
同时臧霸还许诺,只要刘备愿意答应他的求和条件,他便奉上三千兵马,及金银财宝无数。
当然,其中不包括粮食。
泰山郡与青州的现状是,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收到书信后,刘备大喜,当即回信答应了臧霸的请求,并约定了双方见面和谈的地点。
这一下,来自北边的威胁,算是暂时解除了。
而另一件事情,就是荀彧从冀州回来了。
林朝派人告诉他,不用去徐州了,先来泰山郡再说。
至于原因嘛,自然是想让他来教导诸葛亮。
论及博学,涉猎之广泛,荀彧在刘备阵营中,绝对是排在首位的。
而其人温润如玉,清雅透彻,更适合作为诸葛亮的老师。
当然,这不是说诸葛亮就只有他一个老师,而是把诸葛亮寄养在荀彧身边,对其言传身教。
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人好是好,就是自身特点太过强烈,林朝担心诸葛亮会受其性格影响。
比如贾诩的苟,郭嘉的浪,田丰的头铁,荀攸喜欢装傻,荀谌喜欢喷人
这些特点,林朝可一点都不希望诸葛亮继承过去。
数来数去,也只有荀彧是个性格没有缺陷的全才,小孔明现在只有八岁,先跟着他学几年再说。
只是当林朝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政事堂差点就打起来了。
众人全都面色不善地看着林朝。
小孔明是你先发现的苗子,你自己收为弟子也就罢了,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可你偏偏让给了刚来到奉高的荀文若,这分明是看不起我们
饶是郭嘉与荀彧关系很好,此时也率先站了出来,大声道:“林子初,某哪里不如文若了,你欺人太甚”
林朝翻了个白眼:“哪里都不如。”
“你”郭嘉大怒,“某要跟你决斗”
“子初,拜师乃大事。某以为,当让小孔明自行决定,或是请出诸葛郡丞为他挑选老师”
旁边的荀谌也站起来力挺郭嘉,在传承面前,兄弟之情已经不算什么了。
荀攸也是微微叹息道:“姑父此举不甚妥当。”
就连一直默不作声的贾诩,也抚须笑了笑,目光盯着荀彧,带着一丝疑惑。
荀文若此人,到底有什么本事,居然能从某手中抢走徒弟,改日找个机会见识一番。
政事厅中的火药味渐渐浓重起来,但荀彧还是一脸茫然。
他在冀州呆了快半年的事情,终于把刘备麾下出身中山的士兵家属,以及愿意来徐州的中山世家都迁徙了过来。
甚至他还亲自北上幽州,将刘备在涿郡的宗族也带了过来。
可忙完这一切后,来到奉高才两三天,就遇到了这个场面。
诸葛亮这娃娃,到底何许人也,竟能让你们不顾脸面的争抢
不过荀彧明白,能让众人争抢的好苗子,自己也绝不能放过。
“某近来无事,多个弟子也无妨。”荀彧温文尔雅地笑道,“子初放心,此子若拜某为师,某定然将生平所学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此言一出,众人马上把荀彧当初了林朝的同伙,对其怒目相视。
五日之前,冀州。
荀彧与赵云刚刚完成了最后一批百姓的迁徙,正在赶回徐州的路上。
刘备麾下出身中山的士卒差不多两万人,将他们的家眷迁徙过来,有助于稳定军心。
而且人口多了总是件好事,外加一些看好刘备,准备举族搬迁到徐州的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强,经过分批次迁徙之后,也都在徐州安家。
这半年来,荀彧与赵云,共迁徙了近十万人。路上虽有种种困难,但所幸在荀彧的处置下,并没有出什么乱子,全都有惊无险的抵达了徐州。
而赵云与荀彧的关系,也在持续升温,两人经过一番磨合后,如今配合得很是默契。
可就在两人率军返回徐州的路上,林夕忽然冒了出来。
“子煦,你为何会在这里”
作为连襟,赵云和林夕的关系自不用说。
林夕向两人一拱手道:“兄长,荀先生,主公有令,命荀先生带着坦之先行赶往泰山。兄长率军赶往清河郡,等待军令。”
闻言,赵云与荀彧对视一眼,然后开口道:“子煦,你我虽是自家兄弟,但此令与主公先前的吩咐大相径庭,你可有凭证”
赵云麾下可是有一万人马,就算分出一些护送最后一批百姓前往徐州,也还能剩七八千人。
七八千人的军事调动,除非有刘备的信物为证,不然单凭林夕一张嘴,赵云可不敢听从。
林夕点了点头,从身后的战马上解下一柄短剑,高举在手若听令”
荀彧或许不清楚,但赵云绝对明白这柄短剑蕴含的分量。
昔日征讨张纯,收复中山时,双股剑刘备从不离身。等到了徐州后,刘备才赐予林朝一柄,委托他全权处理徐州政事。
如今林夕手中,便是另一柄。
刘备的印绶自然不合适带出来,但有这柄短剑,也足以证明一切。
赵云与荀彧连忙躬身下拜,齐声道:“拜见主公”
林夕又将刚才的话复述了一遍,两人再度拱手道:
“谨遵主公钧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