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汉的相国,董先生也是个颇有担当的人。
比如,当听到联军准备讨伐自不,听到联军准备反抗朝廷的合法统治后,董先生马上亲率大军从雒阳出征,准备给这群虫豸好好上一课。
关东诸侯还是太年轻了,此番董先生准备让他们知道,什么来自叫社会人的毒打
可大军刚到荥阳,还没等自己亲自动手,前方捷报就频频传来。
徐荣在汴水之畔,打得曹操几乎全军覆没,可以说让董先生极为解恨。
哼,曹孟德这狗东西,当初某欲征你为官,那是看得起你,可你居然宁愿改头换面逃出雒阳,也不愿在某手下为官,真是活该有此下场
如果击败曹操只是让董先生解气的话,那击败孙坚,就是完全出乎董卓意料之外了,甚至让他感到无比震惊。
对于关东的这群诸侯,董先生向来是嗤之以鼻,唯有孙坚、刘备,被他深深忌惮。
相比于刘备这种一方诸侯,董卓其实更加欣赏和看重孙坚。
昔年平定凉州之乱时,董卓与孙坚都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粮秣转运问题,可惜两人的上司都未能采纳这一建议,导致最终功败垂成。
尽管孙坚曾向张温提议斩杀董卓,以正军法。董卓心中还是与孙坚惺惺相惜,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在董卓心目中,孙坚是个值得敬重的对手。外加孙坚身经百战打出来的威名,董卓一直以为他会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所以,当听到前方传来奏报,张绣仅凭五千人就打得孙坚溃逃而去的时候,董先生是一脸懵逼的。
他当然不会怀疑孙坚的实力,那就只可能是张绣这小子确实能打。
于是,董卓目光一亮,心中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嗯,伯渊这小子究竟如何,还得好生考量一番
董先生这边还在思索着培养一下张绣,未来好给自己的侄子作为臂助时,帐下却已经有人站了出来。
中郎将胡轸出班抱拳道:“相国,眼下贼军已败,正是乘胜追击之时,属下愿率本部人马追击贼军,将孙坚的人头取回来,献于相国案前。”
这这是准备抢功是吧
胡轸这一番陈词激昂慷慨,听得帐中一众西凉诸将捶胸顿足,心中大呼被这厮抢先了一步,真是可恨
这胡文才可真是会见缝插针
连张伯渊那小子都能吧孙坚打得屁滚尿流,足可见江东猛虎之名,不过是吹出来的。
眼下正是斩杀孙坚,立功的大好时机啊
什么,你说徐荣才是先锋
开玩笑,这等大功又岂能被外人抢了去,自然得让咱们西凉的老兄弟拿到
但胡轸脑子转得快,率先开口请战,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心中暗自叹息晚了一步。
董卓看了看抱拳而立的胡轸,也微微点了点头。
不错,此战徐荣已有功勋,若他再斩了孙坚,反而不美。
董卓略一思索,便准备开口答应胡轸的请战。
可就在这时,吕布也站了出来,噗通就往地上一跪,抱拳大呼道:“义父在上,儿自从归降义父以来,身受义父重恩,却寸功为立心中羞愧,难以自止。还请义父使布领兵击破贼军,也好报答义父的大恩大德”
说着,吕布眼中竟有泪水滑落
这一幕看得众将额头青筋直跳,若不是董卓在此,他们绝对会大骂出口。
吕奉先这厮好生无耻
为了这点功劳,居然脸都不要了
胡轸是自己机智,抢到了立功的机会,大家虽然羡慕,但也心服口服。
可吕布这家伙直接贴脸,这谁受得了
呸,这个厚颜无耻的并州佬,我等羞与为伍
当然,董先生那是完全受得了。
听完吕布这番真情流露,董卓大受震撼,并且弯下腰亲自把吕布扶了起来,大笑道:“我儿奉先如此质朴,某心甚慰啊也罢,既然我儿开口了,为父岂能不答应。
听令,命文才为步军都督,奉先为骑兵都督,率兵两万,追击孙坚”
“遵命”
吕布顿时大喜,连忙抱拳应道。
胡轸则是面带不虞之色,目光冷冷瞥了吕布一眼,这才拱手应命。
本来功劳全是自己的,却被这小子抢走一半,他如何不怒。
相对的,徐荣在收到军令时,非但并没有抱怨半句,反而很高兴董卓能派人接替他继续进攻孙坚。他终究只是外人,功劳太大的话,莫说董卓,他自己都不放心。
所以,此刻在卷县以东十多里的地方,把孙坚所部团团围住的,已经不是徐荣和张绣,而是胡轸与吕布二人率领的军队。
眼看敌军即将大军进攻之际,孙坚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部将激励士气了,这一战若败,则万事皆休。
孙坚大声道:“传令,召集全军将士,大营前集合”
“唯”
孙策领命而去。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召集士卒拼死一战,也许还有胜机。
再说这种事情,孙坚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半个时辰后,之前溃败的士卒全都聚集了过来,排成队列站立在地。
孙坚大步登上高台,一双虎目扫视着台下的士卒。
片刻后,孙坚才开口大声道:“将士们”
孙坚这一开口,犹如虎啸一般,声音在天地之间回荡,使每个士卒都能听得清楚。
“昨日之败,实乃某之过失”孙坚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开口道,“但眼下木已成舟,多说无益。而且某还要告诉尔等,现在大营之外,就有数万贼军已经将咱们团团包围”
嗡
随着孙坚这句话,台下爆发出了一阵巨大的喧哗声。
之前已经败过一次,士卒心中畏战,此刻听到外面已被包围,不免心中有些恐慌。
旁边程普见士卒又慌乱之势,急忙大吼道:“肃静,肃静”
可,他一个人的声音,又如何能与一万多士卒的声音抗衡。程普连喊了好几次,都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再看孙坚,面色平静,默默无言,任由台下士卒议论此事。
旁边,孙策看了看无动于衷的父亲,又扭头向周瑜低声问道:“公瑾,眼下敌强我弱,父将军为何还将实情告诉将士们这岂不是让士气更加低沉如此一来,这仗还怎么打”
面对孙策的一连三问,周瑜也是满脸困惑地摇了摇头,表示不解。
似孙将军这等名将,在这危急关头,自然明白士气的重要性。可为何会犯这等低级错误,周瑜也有些想不明白。
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孙坚这样做,绝对有自己的用意。
想着,周瑜苦笑道:“伯符,此事某也不甚明了,但将军如此行事,你我且看着就行。”
“哦,还有公瑾你不知道的事情,真是稀奇”孙策笑道。
周瑜瞪了他一眼,没有再回话。
台上,孙坚望着台下议论纷纷的士卒,忽然大声吼道:“尔等怕了”
猛虎咆哮,众人静默。
孙坚见士卒都不吭声,不禁冷哼一声,再次大声问道:“某问你们,是不是怕了”
又是一阵沉默。
但是下一刻,孙坚却笑了。
“说实话,某也怕。”
此言一出,台下士卒的表情顿时绷不住了,但还是努力绷住,不让自己笑出来。
孙坚笑了几声,便又正色道:“世人皆惧死,某亦不例外。但我孙文台自起兵以来,为国征战近二十载,何曾因为怕死而退却过因为,某更怕世人笑我孙文台懦弱
眼下虽敌众我寡,但仍要迎战,且要战而胜之尔等若有惧战者,现在就可离开,某绝不怪罪”
众士卒面面相觑,最终却并没有一个人离开。
见此,孙坚笑得更开心了。
“某且问一句,尔等随某征战十余载,败过,怕过,但我孙文台与诸位,每逢战事,可曾有过半步后退”
这一句,顿时引爆了众士卒的情绪。
旁边的程普闻言,顿时抱拳大声道:“我等跟随将军征战,从未有过后退之时”
“不曾后退”
“不曾后退”
士卒们涨红了脸,激动地大喊道。
孙坚大声道:“记住,我孙文台的部下,可以败,可以死,但绝不后退”
“绝不后退”
“绝不后退”
铿
孙坚猛然拔出腰间佩刀,高举大喊道:“莫说贼军有数万人,就算数十万,又有何惧
我孙文台在此立誓,此战某必定身先士卒,为尔等冲杀在前,若有半步后退,人神共弃之
且此战过后,某要让世人知晓,
我江东子弟,何惧于天下
出战”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