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董卓退兵了。
这并没有出乎林朝等人的预料,他们甚至觉得董卓此举颇为明智。
初时,董卓率七万大军出雒阳,加上徐荣的两万前锋部队,足有九万大军。可此番损兵折将后,麾下可用之兵已不足五万。
若再强行与兵锋正盛的关东联军开战,只怕是毫无胜算。
此时退兵对董卓来说,倒也是最佳选择。
当关东联军接到前方探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都纷纷松了口气。
卷县外的一场大胜,并不能遮盖大军断粮的事实。
若董卓不肯服输,收拢了败兵之后,反身再跟联军对垒一波,恐怕就该袁术主动退兵了。
如今这个结果对关东联盟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
仗打赢了,董卓退兵了,袁术也就能腾出手来,收拾袁绍这个在关键时刻背刺自己的渣滓。
一想到那庶子家奴,袁术就有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痛恨与鄙夷
你这厮出身卑劣也就罢了,若肯好生辅助我取得天下,大兴我袁氏,等事成之后,我未必不会赏你一块封地,让你也尝尝称孤道寡的滋味。
毕竟我袁公路也不是什么小气之人。
可你非但不愿助我大兴袁氏,反而趁机落井下石,欲坏我大事,那就莫怪我袁术不念兄弟情义了
一想到这里,袁术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若说之前他对袁绍的态度只是厌恶,现在就有些欲除之而后快的意思了。
得胜之后,袁术下令全军原地扎营休整,养足精神,明日班师回酸枣大营跟袁绍算账
作为盟军军师,林朝自然有资格拥有一间单独的营帐。
此刻,他正在自己的大帐中痛饮冰镇米酒。
白天一战,虽不用他亲自上阵厮杀,但晒了大半天的太阳后,林朝竟然有些中暑的迹象,这会儿,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几大口甘爽的米酒下肚,他才好受了一些
贾诩坐在下首,手中时不时摸出一片牛肉干就往自己嘴里送去。咀嚼几下,再端起酒樽喝上一口,眼睛顿时眯了起来,一副非常享受的模样。
等林朝灌了一肚子米酒之后,整个人才感觉好了一些。紧随而来的便是饥饿感,毕竟一整天都没进食了。
原本得胜之后,袁术早就摆好了一场庆功宴,最擅吃席的刘备自然不会放过,早早便邀请林朝一同前往赴宴。
只是彼时林朝身体被太阳晒得有些不舒服,便开口推辞了。
刘备还以为林朝这几日劳心劳力累着了,也不敢再劝,只是叮嘱林朝好好休息。
所以此刻林朝感觉饥饿的时候,却已经没有东西可吃。
有心向贾诩讨两块牛肉干,但看他宝贝的模样,多半是不肯的。于是林朝只好拿出了一袋羊肉干,慢慢嚼着以作果腹之用。
半晌之后,林朝感觉腹中饥饿之感渐渐消退的时候,才满足地端起冰镇米酒又喝了一杯。
军中条件艰苦,自然不可能有冰块。
这一切都要感谢这个没有被工业污染过的时代,士卒挖井得到地底恒温水,在炎炎夏日真是比冰块还要凉爽。
将米酒放入其中,冰上半个时辰,就能得到清凉的冰饮。
嗯,虽仍不比肥宅快乐水酸爽,但林朝已经满足了。
贾诩也喝了一口米酒,连带着口中牛肉干的残渣一同咽了下去,这才开口笑道:“子初,这场讨董之战打到这里,后续将如何发展,你心中可有筹算”
自联军在酸枣会盟之后,林朝除了稍稍推波助澜外,竟没有在暗中有丝毫的谋算,这实在不符合他的性格。
要说他一点后手都没准备,打死郭嘉,贾诩都不信。
其实不仅贾诩在怀疑此事,郭嘉也在怀疑,甚至荀攸,荀谌也都怀疑林朝在憋什么大招。
所以贾诩问得是整场讨董之战将会如何发展,而不是今日一战。
听贾诩发问,林朝索性也不再隐瞒,放下了手和,以你之见,后续会如何发展”
瞧你这话说的,某要是知道,还来问你作甚
贾诩摇头笑道:“某不知,还望子初解惑。”
林朝笑着问道:“真的不知”
贾诩又摇了摇头,表示肯定。
好吧,知不知道其实并不重要。贾诩既如此说,林朝也不便继续追问。
“也罢,文和可愿与某一同推算一番”林朝笑着邀请道。
贾诩点了点头道:“子初有何高见,某洗耳恭听。”
但凡有那么一丝的可能性,会影响到自己修行苟道,贾文和向来都秉持着不拒绝,不否认,不负责的三不态度。
反正不沾身就对了
这种情况,林朝也不是第一次见到,索性也懒得搭理他。
反正这老银币总是暗自把一切想通,然后在所有人面前装傻。
林朝思量片刻,便开口道:“首先,此战之后,董卓损兵折将,只能退回雒阳,那接下来的战争,很可能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闻言,贾诩缓缓点了点头。
此战之后,董卓必然不会再出城与关东联军野战,那就只能据守雒阳八关。以西凉军的战力,雒阳年半载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之前袁术问策时,郭嘉和荀攸曾给出过两种不同的方案。
郭嘉建议一波a过去,事实证明这个战术相当成功,可等西凉军据城而守后,平a战术便失去了效果。
百里外的虎牢关就那么大点地方,一万人同时攻城,与一百万人同时攻城,并无太大区别。所以接下来,只能采用荀攸的微操战术。
若要施展这个战术,那关东联军便得分散开来,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进攻雒阳。
而一旦失去了刘备、袁术、孙坚这种积极讨董者的干预和影响,那些关东诸侯出于保存自身实力的考量,并不会拼命向雒阳进攻。
战事一旦僵持下来,很可能演变成经年累月的消耗战。
关于这点,林朝和贾诩都看得很清楚。
见贾诩点头,林朝继续开口道:“其次,沮公与早有书信传来,董卓欲裹挟天子,迁都长安。”
闻言,贾诩忍不住摇头笑道:“子初,这必然是李文优之计。”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