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九月初十。
刘备率大军抵达雒阳,公孙瓒与张燕亦率军跟随其后。
不过此时的雒阳,早已人去楼空,见不到半个西凉军的影子。
九月初场大火,除了把蔡府烧了之外,并没有对雒阳城造成丝毫的损伤。而董卓死后,李儒便按照林朝的意思站了出来,立刻就稳住了场面。
群龙无首的西凉军见了李儒,就跟见了亲人一样,马上就投入了他的怀抱,赶都赶不走的那种。当然,对外名义上是以张济为首。
据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监军传出来的消息,朝廷校尉张济乃大汉忠良,因不满国贼董卓擅权专政,荼毒苍生,所以联合了一代大儒蔡邕,准备为国除贼。
而蔡邕膝下二女虽是女儿身,但巾帼不让须眉,情愿以身饲虎,下嫁于国贼董卓,只为找到铲除国贼的机会。
天可怜见,终于在成婚当晚,万恶的董贼放松了戒备。
于是乎,大汉忠良张济与大儒蔡邕定计火烧自家宅邸,情愿与董贼同归于尽,以身殉国。而蔡家的两位贵女更是手刃国贼,为苍生除害
幸而苍天有眼,不绝忠良。董贼及一众党羽全都被大火烧死,唯蔡邕与张济二人侥幸活了下来。
如今国贼已死,身为大汉忠良的张济将军自然该率军西进,迎奉天子。
所以,当刘备抵达雒阳时,整个雒阳城虽依旧如昔,但城中的西凉军团早已消失不见。
当然,还有一件事却很巧合的发生了。
之前被董卓征调的十万民夫,竟然全部聚集到了城门口,准备向长安进发。这些人还带着董卓在雒阳搜刮的粮食,金银,准备一路运往长安。
而负责押送的人,正是张绣。
林朝的计划,赵云此次回到孟津关的时候,便已经汇报给了刘备。此时见到张绣,刘备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于是,正义使者刘使君一声怒喝,顿时吓得张绣心惊胆颤,纳头便拜。
随后,刘使君大声怒斥一番董卓这种草菅人命的行为,并要求张绣当场释放这十万民夫。
张绣不敢不从,只得下令民夫各回各家。
于是,十万民夫纷纷跪地叩首,感谢刘使君的仁义善举
此情此景,与当年汉高祖刘邦入关时,与秦地民众约法三章的场景是何其相似。
同样的仁心仁德,同样的万民欢呼,同样的万众归心。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安抚了民众之后,刘备更是将董卓搜刮而来的粮食分发了一大部分,使那些饥不敢食的百姓有了活路。
做完这一切之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
由于未有诏令,又怕军队扰民和为旁人诟病,刘备并没有让大军进城,反倒是驻扎在了城外不远处。
大营臣武将,开始升帐议事。
此刻的军营中,却多了两个新面孔,徐荣与张绣。
早在赵云赶到孟津关,只身入关见到徐荣,并且将董卓已死的消息告诉他时,徐荣就选择了乖乖投降,根本不用赵云恐吓。
正如林朝预料的那样,徐荣宦海沉浮多年,如今的他非常识时务,宛若一颗坚定的墙头草。
随后,徐荣大开关隘,并亲自派出战船迎接刘备入关,把姿态放得很低。
谷tspangt刘备当然很满意,当着全军的面大声夸奖了徐荣一番。
但无论是把臂同游和抵足而眠,这两种高级待遇徐荣却没有享受到。
相比之下,还不如张绣。好歹张绣在城门口投诚时,刘备还亲自把他扶了起来。
众人到齐后,林夕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了出来,捧着董卓首级献给了刘备。
此时距离董卓身死已经过去了两天时间,为防首级腐烂变形,林夕特地命人将首级腌制了一番,但足以辨认出面部轮廓。
“哈哈哈董贼,你霍乱朝纲,鸩杀天子,早该有此下场”
望着董卓首级,刘备仰天大笑道,心情都舒畅了许多。
自从得知董卓毒杀了天子之后,刘备胸中就憋了一股怨气,直到此时亲眼看到董卓首级,这口气才顺畅了,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
不过提起了毒杀天子,刘备又想起了一个人,便开口问道:“那亲手残害天子的李儒何在,为何不见其人首级”
作为弑君者,李儒的罪可不比董卓小多少。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把目光放到了赵云和典韦身上。
典韦依旧抱着木盒,面无表情,且一言不发。
倒是赵云,见刘备的目光看向自己,心中又想起了林朝对自己讲述的计划,以及那番宏图伟业,他内心挣扎了好一会,才拱手道:
“回主公,监军入雒本就是冒险之举,当时只顾着诛杀董贼,等反应过来时,李儒已不知所踪,想来应该是死在了乱军之中。”
“哼”
闻言,刘备犹觉愤愤不平道:“那倒是便宜此贼了”
说着刘备又看了一眼董卓首级,心中感慨万千。
能有今日之功,全赖子初不避生死,亲涉险地啊
可惜为了不引起关东诸侯的忌惮,此功却无法宣之于众,是某对不住子初啊
正因此功无法令世人知晓,某才要更加奖赏子初一番,可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刘备心中打定主意后,便一挥袖,命令道:“来人,将董贼头颅挂在城门楼上悬示四海,昭示世人,这便是国贼的下场”
“唯”
话音落下,马上有人走向前,拿起董卓首级走了出去。
到了这时候,刘备才开口向典韦问道:“君明,为何不见子初与子义前来”
“主公,监军一日前便带着子义向西进发,去迎奉天子去了。”典韦说着,走上前将木盒呈上,“监军临行前,特命某将此物献给主公,并言此物何去何从,请主公定夺”
刘备端着木盒看了看,又开口问道:“这是何物,居然连子初都拿不定主意”
“禀主公,此乃传国玉玺。”
典韦的声音不大,甚至一如既往的低沉,但听在刘备和众人的耳中,却宛若惊雷一般。
“什么,竟是传国玉玺”
刘备惊呼一声,他万万没想到,林朝留给他的,居然是此等神物。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