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拜见伯安公”

    府衙门前,林朝恭恭敬敬的对刘虞施了一个晚辈礼。

    而且林朝没用使君称呼刘虞,反而用了伯安公三个字,明显有拉进关系的意图。

    刘虞如何听不出林朝的意思,当即脸上的笑容更盛,连忙扶起了林朝,开口笑道:“子初远道而来,甚是辛苦,快随某入内就坐。”

    嗯,老刘家的传统艺能把臂同游,发动

    别看刘焉年老体衰,但这股子力量,还真不是林朝能挣脱开的。不过就算林朝能挣脱,此时也不能推拒刘虞的好意。

    但为了能更一步拉近关系,林朝便又笑道:“伯安公当面,在下不敢相瞒,其实在下清晨时便已抵达城门前,只是碍于公孙将军盛情相邀,才耽搁了一些时间,害得伯安公苦等许久,此皆朝之罪也”

    拱火带师林子初,再次强势归来

    这句话说得很明白,我一直是站在伯安公您这边的,就算公孙瓒在城门口阻拦,我还是找个借口打发了他,专程赶过来拜会您。

    果然,闻言后刘虞脸上笑得更开心了,连忙开口道:“子初这是说得哪里话,某与你主皆为宗室,乃是手足兄弟。如今更该守望相助才对,走,且入府共饮。”

    其实以刘虞的年纪,做刘备的父亲都绰绰有余了。

    但架不住刘备如今方才而立之年,却已经成了三公之首。

    若刘备未崛起时,刘虞称其一声贤侄是关爱,是看重。可如今他要敢再称乎刘备为贤侄,那就是骂人了。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称一声贤弟。好在以刘备的身份地位,完全也能够当得起。

    “多谢伯安公体谅”

    刘虞平日里生活简谱,但他终究不是双标之人,此次用来招待林朝的宴席,也是有酒有肉。

    席间,刘虞更是为林朝引荐了诸多燕赵之地的名士,诸如魏攸、鲜于辅、鲜于银、阎柔、尾敦等人人

    刘虞不同于公孙瓒,林朝这还是第一次与其接触。想要与其拉近关系,使劲攀亲的同时,也得亮出点干货。

    不过林朝早有准备,就在宴席吃到尾声的时候,林朝借探讨的名义,直接提出了自己在徐州施行的一贯方针大略抚民以生。

    之所以选择这一条,主要是因为刘虞素来善待百姓,注重民生,甚至开边地之市,使边民与异族互通有无。

    在这种人面前,谈什么争霸天下,什么远大志向,都不如谈论如何治理民生来得靠谱。

    果然,听到这四個字后,刘虞惊喜到两眼放光,以至于情不自禁端起酒樽敬了林朝一杯。

    “子初之言,如丝竹之音般悦耳动听。徐州新政如此施行,将来必大有可为。”刘虞捋须笑道,“久闻子初有张良、萧何之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单单抚民以生四个字,当浮一大白也”

    林朝微微一笑,拱手道:“伯安公谬赞了,在下万不敢与先贤相提并论。只愿以微薄之才,为天下百姓略进绵薄之力”

    “好,好,子初能有如此志向,日后必为世之良佐”

    刘虞脸上已有醉意,心中更是高兴,借着酒意给林朝定了一个很高标准的雅号。

    闻言,林朝脸上露出笑容,心中既高兴,又有些惭愧。

    高兴的是,作为清议界上一代的扛把子级别的人物,刘虞今日这四个字的评价,必然会广为流传,也算稍稍能洗刷一下自己那个天下无寡的恶名。

    惭愧的是,自己终究不是什么清正君子,反而是个心口不一的投机小人。受如此评价,终究是名不副实。

    面对公孙瓒,林朝使劲谈论他与刘备的兄弟义气。

    面对刘虞,林朝又大谈注重民生的施政策略。

    这种行为,几乎就和昔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战国策士如出一辙。

    遇到林冲,掏出枪棒;遇到鲁达,掏出禅杖;遇到李逵,掏出板斧。

    遇到宋江,林朝肯定纳头便拜,顺便再谈谈兄弟义气

    不过不明就里的刘虞,此时却有种想把林朝引为知己的冲动。

    方今天下战乱,一众诸侯都在争名夺利,能有如此仁心对待百姓者,早已不可多得。刘虞本以为除了自己之外,天下间再无有这等远见者。

    不曾想,今日居然还能见到同道中人,如何能不欣喜

    兴致高涨,刘虞便多喝了几杯,最后实在不胜酒力,直接倒在了案牍之上。

    鲜于辅等人一面向林朝告罪,一面命人将刘虞扶下去休息。

    而林朝也趁势辞行出来,离开了蓟县府衙。

    走在蓟县大街上,林朝也已经有了三分醉意,就这还是方才席间多有推让的结果,不然自己早就和刘虞一样躺尸了。

    一想到接下来还有一顿酒席,林朝就不禁露出了苦笑。

    但不去是万万不行的,当下林朝便不再停留,便赶往下半场,直奔公孙瓒府邸而去。

    公孙瓒也是个实在人,他听林朝说自己拜会过刘虞后马上就来,回家后便准备好了酒席,苦等半晌后,终于等到了林朝。

    “子初果然信人也”

    公孙瓒大笑道,随后便拉着林朝进入府中,开始新一轮的吃席。

    林朝现在看见酒就有些怕,便借口在刘虞处喝得太多,不能再饮。

    公孙瓒也不强求,只是嘀咕了一句,大概意思是刘虞不够意思,灌了子初一顿,致使现在自己只能独饮。

    公孙瓒的这番款待更像是家宴,并没有旁人在场,大概也跟上午林朝说有大事相商有点关系。

    两人边吃边聊,眼看日头渐低,公孙瓒便一挥手,令守在一旁的家奴退去,继而开口道:“子初,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上午说有要事相商,不知是否跟此次曹袁联盟进攻徐州有关”

    作为一方诸侯,公孙瓒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更何况这事现在闹得沸沸扬扬,可以说天下人皆知。

    林朝笑着答道:“将军慧眼,一言即中,在下佩服”

    “行了行了,这算什么本事。”公孙瓒摆手道,“据某所知,曹袁结盟之时,声势无比浩大,麾下兖州诸侯景从,声势堪比去岁讨董之时。不知玄德贤弟那边,可需要某发兵增援”

    见公孙瓒如此热情,甚至主动提及此事,林朝不禁大为意外。不过当他看到公孙瓒脸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时,整个人才反应过来。

    能成为一方诸侯的人,哪有什么傻子

    公孙瓒之所以主动提及,就是不想林朝再扯东扯西,最后扯得他不好开口要报酬。

    兄弟情义是一回事,但想要白嫖我公孙瓒麾下的军队,门都没有

    想明白了这层之后,林朝摇头笑道:“将军之言是也,在下此来的确与此事有关,不过也与将军有关。”

    公孙瓒立马跟着摇头道:“子初,你足智多谋,能说会道,某是万万说不过你的。可就算某与玄德贤弟情同手足,可麾下数万将士也不能不吃不喝空着肚子作战。某所求不多,只要玄德贤弟供应此次出征之粮草,某便率军南下,替玄德贤弟阻击曹袁,子初以为如何”

    废话少说,只要钱到位,啥姿势我都会

    尽管公孙瓒开价的确不高,但林朝还是摇了摇头,因为他只想白嫖。

    再说了,要是有足够的粮草,徐州自己就能收拾了曹袁,又何必来找你公孙瓒。

    “将军此言,在下却是万万不敢苟同。”林朝摊手笑道,“在下只有一言奉上,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又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闻言,公孙瓒不禁皱起了眉头。

    自己都已经把话说得如此明白了,林子初不可能听不懂,为何还要继续玩弄唇舌

    “子初此言何意”

    林朝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随后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地图铺在公孙瓒面前。

    “将军以为,此乃何物”

    公孙瓒哂笑道:“子初,某可是实在人,你莫故弄玄虚,这不过就是一张行军地图而已,有甚稀奇之处”

    “不,将军此言大错”

    林朝一把摁住地图,面色严肃道:“将军言此物是行军地图,但在下以为,这便是整个天下”

    还说伱不是在故弄玄虚

    公孙瓒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但是林朝的下一句话,却让公孙瓒也认真了起来。

    “将军,此战曹袁等人的目的是进攻徐州。如此一来,冀州后方必然空虚,将军此时若趁势率精兵袭之,必然可得大半个冀州。

    袁本初不过一庸碌之人,比之将军不如远矣,不过仗着祖上萌荫,有何资格窃居河北之地

    再者,将军如今麾下虽兵强马壮,却仍旧受制于人,难道将军就不想摆脱此困境”

    公孙瓒闻言,面色顿时大变,双目放光道:“子初此言何意”

    林朝正了正脸色,极为郑重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将军既有疑问,那在下便直说了吧。

    临行之前,我主曾有言,若将军能拿下冀州之地,那我主必然上奏天子,表将军为冀州牧,镇守一方”

    林朝这番话,已经将利弊分析的很明白了。

    徐州正面顶住曹袁,你公孙瓒尽可在后方占便宜。

    你能打下多少土地城池,徐州就可以让你名正言顺的坐拥这些地方。

    若你能将整个冀州拿下来,那下一任冀州牧,就是你公孙瓒

    这不比你在刘虞麾下受气来得痛快

    一切,全凭实力说话

    想吃肉,就出兵南下。

    但是要记住,你并不是看在兄弟情义的份上救援徐州,而是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徐州不欠你什么,反倒因为徐州顶住了曹袁的压力,你还得感谢徐州。

    所以,供应粮草什么的,想都别想

    能将求援说得这么清新脱俗,林朝也算是天下独一份了。

    反观公孙瓒,听完林朝的话后,脸上也不见了笑容,反而开始皱眉苦思了起来。

    见此,林朝微微一笑,并不召集,甚至端起酒樽喝了一口,静静等待着公孙瓒的回复。

    说实话,如果公孙瓒一口答应下来,林朝反而不信。可现在他皱眉苦思,就代表基本上是有戏的。

    没有人会对一个自己不可能答应的提议,而进行认真思索。

    半晌后,林朝见公孙瓒还是迟迟不能下决定,遂决定再加把火。

    只见林朝不动声色道:“将军,今日中午在伯安公府上做客,伯安公一再对在下强调,他与玄德公皆汉室宗亲,又同为州牧,理当守望相助,如此方不负天子之恩。”

    这话别人听起来也许平常,但在公孙瓒的耳中,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

    不管说者有没有意,反正听者的确是多心了,并且还对号入座了。

    刘伯安这是在宣示主权,同时也是借林子初之口敲打自己。

    想我公孙瓒英明一世,多次远征塞外,打得羌胡望风逃窜,凶名可止异族小儿夜啼。也曾随关东诸侯一同征讨国贼董卓,每战身先士卒,屡有功勋

    征战沙场十余载,却不想如今还是被一个迂腐之人钳制,一身勇武不得施展。

    林子初说得对,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又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这一票,我公孙瓒干了

    想着,公孙瓒眼中不再有任何犹豫之色,眉头也舒展开来,原本患得患失的情绪顿时变得踌躇满志。

    “子初,某与玄德贤弟之情谊,自然不必多言,如今又岂能坐视曹袁等贼袭击徐州。”

    公孙瓒用他那锐利的目光,直勾勾得顶着林朝,似乎要将林朝整个人看穿一般。

    “只是某若侥幸拿下了冀州,玄德贤弟真肯表某为冀州牧”

    林朝立即正色答道:“若将军不信,在下可以向天起誓,若事后毁约,愿受千刀万剐,生生世世不得好死”

    “只是”

    林朝话锋一转,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笑容道:“等将军真的拿下了冀州,何人上表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将军可自为之。”

    地盘都在你手里了,找个人帮你上表很难吗

    “哈哈哈哈”

    林朝这话虽然有些大逆不道,却无比坦诚,顿时听得公孙瓒大笑不止。

    “子初真妙人也好,且容某准备数日,便率军南下,兵伐冀州”

    见公孙瓒心意已决,林朝也笑了,继而拱手道:

    “在下提前预祝将军旗开得胜”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这个三国很核理》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这个三国很核理》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这个三国很核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这个三国很核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