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段剧情我写的很满意。
先说说朱见济。
朱见济,太子,九岁,从景泰四年末到景泰八年,读书,练武,没资格参与大朝会,太子党也仅有张鹏、朱永和朱骧,兴安算半个。
兵力只有一个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
朱见济不是历史研究生,对金刀案和夺门之变了解不多,知道金刀案的阮浪、王瑶,夺门之变中,出名的也就徐有贞、曹吉祥、石亨和张。
知道金刀出现后,确实可以利用朱祁钰将夺门之变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朱见济想杀石亨和堡宗,所以放金刀出宫,这一块的逻辑和剧情没问题
平乱夺门之变为何会有难度文網
三个原因。
一、兵力不足,需要借势。
卢忠的锦衣卫奉朱祁钰圣旨盯团营,他不是太子党,朱见济很难影响到卢忠的决策。
二、反派不是白痴。
本书不是反派弱智得被主角摧枯拉朽的小白文,比如兴安和朱永调兵入京畿后,如果将兵力提前拉进皇城,石亨会不知道走漏消息之后,前功尽弃。
三、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比如和石亨的最后博弈,朱见济从城楼上下来,跑,跑得赢石亨所以选择骑马,但九岁的娃娃能完美控制一匹战马
锦衣卫窝里横,到了沙场,比不过百战老卒很正常,何况石亨是大明军界第二人,正阳门之战,援兵没到时,陷入鏖战,合情合理。
总结:作为一个和平年代长大的人,朱见济让朱永、兴安调兵,派张鹏游说卢忠,提前勾兑御马监郝义,安排人手去杀堡宗和朱见浚,种种操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已经将智商拉满。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