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掌控幼军,此事有祖宗前例可循,陛下的要求合情合理,轮得着你们这些妖怪来反对。
反对不了幼军的重立。
可以制约幼军的数量。
兵部郎中陈汝言出列,“陛下,瓦剌南侵虽已八年,我大明在陛下的仁政下休养生息,国力得以升腾,但当年重创着实深远,八年来又多次平乱地方,战损不小,如今团营和亲军二十六卫依然未能满编,无法抽调足够人手组建幼军。”
朱祁钰看了一眼陈汝言,问于谦,“于少保,无人乎”
于谦被点名,不得不出列,道:“确实捉襟见肘,而且平添一万人马,军械盔甲及军饷开支,是由户部出,还是陛下的库房出”
前者,国家财政。
后者,自掏腰包。
于谦抛出这个问题,就是把难题还给朱祁钰。
人,我可以勉强给你凑。
但钱嘛
你得问户部尚书陈循。
朱祁钰看向陈循。
陈循无奈出列,“要一下子拿出一万人的军饷、军械装备,确实有点难,主要近年多水患,要预留治水经费,且湖广、四川等地的平叛耗费巨大,战后安抚也需大量粮食,陛下,不如降低幼军属员名额”
可惜治水能臣徐有贞死了。
陈循都这么说,朱祁钰知道户部是真没钱。
看向朱见济。
眼里意思,儿子你看怎么办。
朱见济一直在听,面对全国最精英的仕途老油条,他的经验尚显不足,有点辩不出这些人说话的真假,不过陈循的话应该可信,景泰口气。
起身,问陈循,“陈尚书,户部能否拨出一笔三千人的军械款项”
陈循想了又想,嘴里默默算着,许久,才长出了口气,“回殿下的话,如果抽调兵力组建三千人幼军,允许从原来卫所带走军械,只需要补齐部分军械盔甲的话,可以。”
朱见济点点头,看向于谦,“于少保,三百人有否”
于谦愣了下,“三百”
何止于谦,所有人都有点懵逼,太子殿下不是说要三千人的军械费用吗,怎么又只要三百人,三千人的军械费用来装备三百人,什么部队这么烧钱
朱见济点头,“孤只要三百。”
于谦虽然疑惑,但没有犹豫,“可以给殿下五百,从团营抽调。”
三百幼军,太不像话。
朱见济摇头,“团营是拱卫大明的中坚力量,既要防御漠北,又要四处平乱,不能擅动,从亲军二十六卫抽调吧。”
这些年的大明国际形势说惨吧,又还行,漠北瓦剌崩解了。
说行吧,女真又强大了起来。
而且国内起义不断。
景泰年没有叛乱。
究其原因,还是土木堡之变后国力腰斩,精锐损失殆尽,为了强大团营,国家赋税抽得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最终还是底层百姓承受了重量。
日子过不下去,不反才怪。
平乱、镇北都需要精锐。
所以团营重任在肩,能不动就不动。
人员只要三百,军费只需三千人的配额,太子殿下退让到这个地步,如果大家还不支持,这父子俩肯定要掀桌子。
于谦道:“微臣会让亲军二十六卫全力配合殿下”
亲军二十六除锦衣卫和腾骧、武骧四卫,其余各卫的官员除拜、军马调发、军饷拨发权,都在兵部
为何石亨动乱之前朱祁钰压力那么大,原因就在这里。
武将各有算盘。
文臣大权在握。
他这个皇帝,能指挥得动的竟然只有锦衣卫的几万人,换谁也要夙夜难寐。
陈循也立即道:“户部会尽快着人来东宫和太子殿下交接事宜。”
朱见济嗯了声,坐下。
搞定
今天老朱给自己送了个大礼,没料到他闷声不响的,竟然想给自己组建一支幼军,这便宜老爹硬是要得。
也不枉费自己苦心积虑不让他玩女人了。
话说,石亨动乱,老朱心态崩了之后,思维和做事方式反而更上层楼,如果什么时候重拾心态,再把兵权拿到手,搞不好真能弄个景泰盛世出来。
也很爽。
老子当个八十年太子,躺平啃老依然很香。
众臣看太子坐下,心里还在犯嘀咕。
怎么他就只要三百人呢
是愚蠢么
其实太子殿下如果坚持,就算弄不了一万人的幼军,弄个五千人或者三千人的亲卫军,在陛下的配合下,有难度但能做到。
结果不安套路出牌,上来就亮底牌,只要三百人。
搞不明白。
这不像是那个运筹帷幄将武清侯石亨斩于正阳门前的妖孽太子啊。
但有一说一,太子在奉天殿的表现可圈可点。
成熟、稳重、老成。
而且知分寸
一点也不像十岁孩子,更像经历了风霜的成年人。
朱祁钰也大感意外,兔崽子什么状况,怎么退让如此之大,三百人能搞什么事,还不够别人一口吞,既然有三千的军费,就该要三千人才是。
不过儿子已经同意,朱祁钰不好再说什么。
得让他树立太子威严。
从有了禅位想法后,朱祁钰就一直这么做,只要儿子决定了的事,不论对错,从不驳斥。
咳嗽一声,“诸卿可还有事”
陆续有臣子上奏。
出乎大家意料,陛下决口没提给太子选妃的事情。
今日大朝会耗时极久。
等退朝时,已近晌午。
朱祁钰喊了朱见济一起回乾清殿,在路上,朱祁钰问道:“见济,你为何只要三百人,没看明白么,陈循同意了三千人的军费,于谦那边就会给你三千人。”
朱见济笑了笑,“老朱你这就不懂了,兵在精而不在多。”
朱祁钰没好气的道:“说人话”
儿子肯定有想法。
朱见济道:“工部尚书江渊是个老滑头,老朱有空点一下他,既然要组建三百人的幼军,接下来我要大肆动用军器监。”
朱祁钰猛然醒悟,“你想重新打造神机营”
朱见济哈哈一笑,“神机营”
想多了。
我要打造一支特种部队,专门斩首的那种。
当然,火器是主力。
三百人,人手一支东风狙击枪不现实。
让军器监加班加点,先解决弹簧钢的难题,同时提升炼钢法和子弹壳的锻造工艺,再改进火药,三年左右,人手一支入门级步枪,不难吧
有钱了,可以任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