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璮知道自己要争盟主,优势并不明显。
虽说三镇之中,他地盘最大,兵马最多,但是水分很大。
毕竟他是赵泰的手下败将,正面争取胜算很小,只能出奇招。
彭辉祖听了李璮的话语,微微颔首,“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去安排”
李璮摆摆手,待彭辉祖离开,他深吸一口气,准备硬着头皮去后院寻杨桂英。
济南西郊。
赵泰领着一群属下,站在旷野上等候,远远看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
“大帅武国公到了”王宾看着扬起的黄尘提醒道。
赵泰从马扎上站起来,果见一队骑兵,飞驰而来,片刻间就到身前。
“随本帅迎迎”赵泰微笑招呼一句,便领着属下出了长亭。
武仙纵马驰骋,看见赵泰一行,于是奔驰到跟前,勒住马缰绳,大笑道:“大帅”
赵泰满脸微笑,“兄长你可算来了”
武仙跳下马,将马鞭丢给属下,上前与赵泰互执双手。jujiáy
“大帅这一手,着实漂亮,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将蒙古人赶出了山东”武仙笑道:“此外还进入河北,又把张柔打一遍。现在山东全境在手,河北藩镇又遭重创,局势立时好转了。”
随着金国将灭,武仙十分担心自己和属下的前途,对于局势很忧虑。
现在赵泰用计策,逼反李璮,使得蒙古失去山东,同时又进入河北,破坏河北的战争潜力,便等于破局,有了一希望。
“虽说蒙古人退出山东,但眼下情况还不乐观。”赵泰道:“窝阔台攻下开封后,必定会重点进攻我们。因此我们必须在蒙古进攻前,完成山东内部的整合。届时蒙古来攻,我们三齐一心,才有可能击败蒙古”
武仙颔首,“大帅说得不错,是该早做准备。”
说道这里,两人又寒暄几句,武仙便直接进入正题,他将赵泰拉到一边,然后低声道:“大帅,蒙军攻破开封外城,移剌蒲阿出城求援,被我给拦下了”
赵泰明白武仙是一片好意,蒙古人已经攻破开封外城,他这个时候去救开封,纯粹是找死。
若是移剌蒲阿找到赵泰,赵泰不发兵救援,军中女真人,以及一些心怀金国的属下,便会对赵泰不满。
在金国灭亡后,他们认为赵泰见死不救,便不会投靠赵泰,甚至军中的女真人,也会离开赵泰。
因此武仙将移剌蒲阿拦下,便能避免赵泰被动,让赵泰无需立刻做出决定。
赵泰微微颔首,“兄长费心了”
武仙道:“你我兄弟,这都是应该的。不过,朝廷为了让你发兵,这次准备封你为王。”
赵泰眉头一挑,“封王”
武仙点头,“移剌蒲阿说,只要你发兵,便封你为忠王”
赵泰闻语,心中有些激动,不过很快就冷静下来。
这个“忠王”可不是那么好接受的,所谓“忠”王,便是对金国忠诚。
赵泰若是接受了封爵,却不进行救援,那么忠王不忠,便会影响他的名声,让他无法接受金国的遗产。
另外,赵泰若是接受金国册封的王爵,南宋朝廷必定会心生不快。
宋朝是老赵家欺负孤儿寡母建立起来的王朝,老赵家的人坐了江山,便十分害怕有人效仿。
因此从宋朝立国开始,宋朝就种下了猜忌武将的种子。
一般的朝代,在面临外敌入侵时,都会重用武臣,抗击外辱,而宋朝却是一个例外,他们在危险的时候,反而会加大对武将的限制,害怕武将因为战争做大。
五代十国,有太多这样的例子,而宋朝老赵家得位不正,拉拢的地主士绅,以及皇帝都担心武臣在战争中获得权力,从而威胁老赵家的江山,所以战时他们更加猜忌武臣。
想明白这些,就能够知道,北宋为何在挡住辽兵,主战派要求继续作战的情况下,宋真宗却要赔钱,匆匆议和,也就理解高宗要杀岳飞,理宗要撤掉孟珙。
宋朝对于外敌,倒是不算恐惧,相比之下,他们跟加恐惧武臣实力壮大。
毕竟在南宋灭亡之前,中原王朝就算被异族击败,也能偏安一隅,绝大多数朝廷,都是被内部叛乱所取代。
这也是宋朝不愿意打仗,喜欢花钱买平安的原因。
打仗就要重用武臣,重用武臣,就可能被武臣篡位,所以能用钱解决,就用钱解决,即便有时候已经有优势,也要媾和。
若是赵泰当了王,南宋肯定会忌惮,不过当王也有当王的好处。
现在山东三镇,缺少一个核心,赵泰若是称王,无疑有利益于他控制山东,接收金国的残部。
这让赵泰一时间难以抉择,需要仔细考虑,因此武仙将移剌蒲阿拦住,无疑是为赵泰争取到了时间。
“这件事情,我还需要考虑,要同军师商议一下。”赵泰沉声道:“移剌蒲阿就劳烦兄长招待了。”
武仙颔首,“举手之劳。对了,这次李璮邀请我们来济南,所谓何事”
赵泰道:“现在蒙古人被赶出山东,山东需要一位统帅来主持全局。我观李璮,怕是有做盟主之意。”
“哼”武仙冷哼一声,“那李璮不过是手下败将,他有什么资格做盟主。让我屈居他的手下,我第一个不服。这个盟主,我只认大帅,也只有大帅有能力,带领我们抗击蒙古。”
赵泰听武仙这么说,心中颇为高兴,“有兄长之言,泰信心大增啊。”
武仙道:“大帅谋划日久,才将蒙古驱除出山东。如今山东之地,虽为我们所有,但危机并未解除,蒙古随时可能反扑。那李璮有什么能力,他能够带领我们抗击蒙军吗他显然没有这个能力。现在局势危如累卵,必须有能人来统帅三齐。大帅该当仁不让,只有跟着大帅,我等才有信心啊否则,要是交给李璮,我看大家还是早些另谋出路吧。”
武仙毫不掩饰,瞧不上李璮,赵泰听后,觉得武仙之言在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