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占据济南,击溃李璮和武仙后,前锋自济南入泰安,进入兖州地界,遭受了忠义军抵抗。
忽必烈见此以一部正面羊攻,主力绕过兖州,自运河而下,攻下了滕州。
如今蒙古大军位于兖州与邳州之间,下一步是先消灭兖州之敌,还是直扑邳州,便是今天商议的主要问题。
这时侍卫清理了尸体,女人也被赶出大堂,留下一众蒙军将领。
兀良哈台等蒙古人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激烈的讨论,而杨友、张柔等人,则一时间难以回过神来,都沉默不言。
忽必烈扫视众人一眼,询问道:“本王大军屯于滕州,诸位以后是该围歼兖州之敌,还是直扑邳州”
兀良哈台担任先锋时,前往过兖州侦查过地形,那里情况比较复杂,忠义军依靠山势建了很多堡垒和山寨。
这些堡垒和山寨皆是各据险要,不容易攻克,而且打下来也不划算。
赵泰为了预防蒙军进攻,并未开发运河沿岸的沃土,而是将各个卫所,设立于险要之地。
因此兖州、沂州境内,各个卫所建立的营寨,皆各据险要,而这些卫所建立在险要上,便注定了土地相对贫瘠,缺少收获。
眼下卫所军民普遍都是赤贫,这一是因为迁过来的宗族,抛家舍业,抵达卫所后建立山寨,耗费了仅有的家产。
如今他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没有什么积累,可谓一贫如洗。
现在寨子内没有存粮,蒙古人花费力气打下来,死伤了军士,却得不到粮食和财物,便基本无利可图。
兀良哈台率领蒙军进攻兖州时,遇上了这些卫所,他率领兵马拔了几座山寨,损失了几十名蒙古勇士,可却只缴获几石粮食,还弥补不了,他们的消耗。
虽说死伤不大,但关键是打下后什么也没有,蒙军除了泄愤,将寨堡内的男女老少屠戮一空之外,没有其它的收获。
贫穷并非是一件好事,可是忠义军控制的诸多卫所,却把贫穷变成了一种保护。
因此兀良合台起身道:“王爷,兖州那边寨堡林立,看上一眼都头昏,打破也没什么缴获,我看没必要攻击。现在我们既然已经占据滕州,当直接进攻邳州。”
忽必烈捋了捋胡须,他虽率领蒙军主力,以泰山压顶之势而来,实力远强于赵泰,但是他心中对赵泰却依旧有些忌惮。
“放弃兖州之敌,若赵泰袭扰本王后路如何”忽必烈询问。
兀良合台道:“王爷留下万余骑兵监视,那些蛮子敢出塞堡,直接灭之。以我蒙古马军之力,兖州之敌躲避还来不及,哪里还敢出来。”
忽必烈微微颔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不过还是询问杨友、张柔等人,“你们怎么看”
杨友回过神来,“卑职赞成兀良合台千户的意见。”
张柔恨透了赵泰,他起身行礼,“王爷大军进入山东,李璮和武仙皆不战而逃,卑职现在担心,那赵泰会不会还待在邳州,他不会已经熘走了吧”
张柔本来是河北最大的汉族军阀,如今被赵泰逼得几乎难以生存。
现在蒙古大军过来,张柔便想让蒙古人,把赵泰杀得片甲不留。
这次蒙古声言,只攻击山东,消灭金国残余,导致南宋朝廷那边对赵泰的态度发生变化。
蒙古在临安有眼线,从获得的情报来看,南宋本来要招抚赵泰,可因为蒙古的声明,使得南宋朝廷想趁着赵泰危急,彻底收编赵泰的军队和地盘。
这样苛刻的条件,赵泰一时间无法接受,所以两边到现在还没谈拢。
在这种情况下,赵泰要坚守邳州的话,处境可以说相当危险。
因此赵泰确实有可能逃离邳州。
忽必烈想到这里站起身来,他担心赵泰会熘走,当即喝令道:“兀良合台”
兀良合台一拳锤胸,“卑职在”
忽必烈注视他,“本王令你速令五千骑兵,南下邳州,去查看邳州情况,看赵泰那厮是否已经逃离”
忽必烈背后还有不少赵泰、武仙、李璮的兵马,他不敢轻易上前,所以决定先派遣骑兵前往邳州探查。
若是赵泰在邳州,那么擒贼擒王,他大军便上前围住邳州攻打。
若是赵泰已经逃跑,他便先剿灭兖州等地的忠义军,等肃清后方,再追击赵泰,以免大军深入,遭了赵泰的道。
就在蒙军占据滕州,商讨作战计划之际,邳州那边赵泰也没闲着。
忠义镇幕府右军师王宾,认为南宋没能力救援,守卫邳州乃是给南宋当屏障,对忠义军没有多大好处,所以建议赵泰放弃邳州,让开道路,以便蒙古人南下攻宋。
赵泰对这个方略很动心,不过他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据守邳州。
无他,南宋在两淮的精锐,前突到了汴京,他若放弃邳州,蒙古就能够直接杀入两淮。
届时不仅开封的宋军要完,退都退不回来,就是江南和临安也会暴露在蒙古兵锋之下,使得百姓生灵涂炭,局势彻底崩坏。
现在宋军犹如一拳击出,赵泰得给他们争取收拳回防的时间。
再者,若是赵泰撤退,必会影响他在江淮的名声,也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没有担不起天下的军阀,不利于他后面的谋划。
因此赵泰决定坚守邳州,不过他并不是盲目坚守,而是希望通过坚守,建立起名动天下的人望,同时也是给南宋争取调整的时间,尽量减少两淮百姓的损失。
最后,赵泰若是避战,蒙军没有击溃赵泰的主力,或者把他困住,便不可能离开山东。
届时忽必烈肯定会,四处攻击,给散布在山东各地的兵马造成巨大打击。
赵泰在邳州吸引火力,也是变相的保护武侠、李璮的人马不被蒙古人穷追勐打。
十一月中旬,在将邳州城内的百姓,以及卷属全部撤往海州后,赵泰在邳州城外筑坛,檄告天下,将坚守邳州,挡住蒙古铁骑。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