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我要做太孙 > 第492章 小朝会的争执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492章 小朝会的争执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陛下,开封也是一块好地方,北宋时期的都城汴梁,人杰地灵,朝廷若是迁都,可谓上上之选”

    坐在一旁的周王朱橚也说道,他的封地就在开封。

    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其九子为王,建藩于各战略要地,让他们“夹辅王室”,镇摄四方。

    朱橚被封为吴王,后来朱元璋认为吴地乃国家财赋之地,不适宜建藩,于洪武十一年,将朱橚改封为周王,与燕王朱棣、楚王朱桢、齐王朱榑驻凤阳。

    洪武十四年,才命朱橚就藩于开封。

    洪武二十二年冬,朱橚因为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朱元璋下令迁往云南,不久又改变决定,在洪武二十四年获准返回封地,重新回到开封。

    朱允熥笑呵呵的说道:“听说五叔正在编撰医书药方,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编撰完成也好让侄儿看看开开眼界,皇族有武术这种人才,实在是宗氏子弟效法的楷模”

    周王在返回开封之后,直到他离世之前的十多年时间,就组织编著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

    对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直到现在许多方子还有很大的作用。

    一谈到医学,周王脸上乐开了花:“陛下喜欢看,那我稍后就是送上来,现在编撰了袖珍方,正在编保生余录估计再有一年就差不多了”

    朱允熥点点头道:“五叔有需要协助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命人让宫里的太医辅助,这是一件惠及天下民生的好事,应该支持才是”

    “有陛下这话,臣就放心了如果陛下能够让”

    周王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晋王打断了,“五弟,现在谈的是迁都的事宜,你别打岔”

    周王一拍脑门儿,赶紧说道:“你看我,一说起医术来就忘了正事

    陛下,开封地处中原,位置极其重要,朝廷若是迁都于此,必然大有裨益”

    对于燕王朱棣和周王主动让出自己的封地,以供朝廷迁都,朱允熥并不意外。

    因为无论是北平还是开封,都是监督的备选之地。

    作为此间的主人,不然要表明态度。

    否则,若是低头不语,那岂不是告诉众人自己不同意让出封地

    对于诸位藩王来说,没了这块儿封地,朝廷也会给他们换一块儿其他的封地,总不至于让他们吃亏。

    朱允熥吃了一瓣儿柑橘,“二位王叔如此高风亮节,实在让人佩服,不过皇爷爷年岁也高,不宜在多劳累奔波,因此迁都之事,还需要仔细斟酌,不急于一时。”

    李福来到朱允熥身侧,躬身行礼道:“陛下,家宴已经准备好了,不知现在是否开宴。”

    “诸位王叔想必都已经饿了,现在开宴吧。”

    “是,奴婢遵命”

    朱允熥将手中吃剩下的柑橘放在面前的盘子里面,起身道:“诸位王叔,咱们去吃饭。”

    “是,臣等遵命”

    在朱允熥的带领下,一行人按照顺序,坚守着礼仪,来到大殿用饭。

    大年初六,举行了宣武元年第一次的大朝会。

    朱允熥身穿龙袍,一步步登上台阶,坐在龙椅上。

    望着下面行礼的衮衮诸公,正式开始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执政

    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重点在于朝廷各部禀报一些事务和安排,这都是早就拟定好的,并没有什么新奇。

    大朝会结束之后,朱允熥又在谨身殿的偏殿里面举行了小朝会。

    这才是真正能讨论议事的地方。

    陛下还没有到,几位大臣便聚在一起聊一聊。

    “练大人,恭喜恭喜,晋升成为副都御史,往后还请多多关照”

    铁铉笑道:“练大人的关照就是弹劾,让咱们时时警醒,免得误入歧途,虽然是好意,可滋味儿却不好受啊”

    练子宁笑道:“知我者,铁铉大人也景清不也升为了吗,署理佥都御史

    本官身为御史,对诸位同僚的爱意,就是个景清一起敦促提点,免得有人行为不端落了下乘”

    景清急忙说道:“练大人您别带上我咋,咱们干的事儿就够招人记恨了,再这么说,那还不捅了马蜂窝呀”

    几人在一起笑了笑,暴昭道:“升职的可不止他们二位,恭喜任大人,从侍郎成为尚书,一部的部堂,可真是让人羡慕”

    “哪里哪里”

    任亨泰满脸笑容的拱了拱手,“各位都受了陛下的恩泽,应当一同报效朝廷才是”

    “还有齐大人,现在擢升为吏部侍郎,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怎么也得摆上两桌酒席吧”

    齐泰谦虚的说道:“都是陛下的恩典,在下也是受之有愧呀,以后还望诸位同僚多多帮助,共同为陛下效忠”

    一人得道,鸡犬必然升天

    朱允熥登基之后,就下了一道旨意,提升礼部侍郎任亨泰为尚书,提升齐泰为吏部侍郎。

    练子宁为督察院副都御史,景清署理佥都御史,他的品级还不够,因此只是署理。

    其他人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升职,可他们的品级都有提升,

    就算是原本就担任尚书的杨靖、秦逵、茹瑺也受了赏赐。

    这全是新君的恩惠。

    “陛下驾到”太监高声提醒道。

    众人赶紧止住说笑,躬身行礼,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诸位爱卿平身,来人,赐座”

    朱允熥径直坐到了椅子上,待众人落座之后。

    笑着说道:“正在外面就听到你们的笑声,看来诸位新年过得都挺好不过现在年也过完了,现在要集中精力处理朝廷大事了”

    铁铉道:“启禀陛下,臣等都在赞扬陛下的恩典,想着怎么为陛下效忠呢,没成心情太过高昂,声调就高了”

    朱允熥问道:“能笑得出来是好事难道朕还能管住不让你们高兴不成好了,现在开始议事

    铁铉,就从你开始吧”

    “是,陛下”

    铁铉道:“微臣奉命会同鸿胪寺少卿接见倭奴国使臣大内义弘,将陛下的旨意告诉了他,朝贡按照個个藩属国的定例,照常进行,通商就算了,这种恩惠怎么能给他们呢

    臣见了大内义弘以后,倭奴国南朝大臣龟山私下来见微臣,答应今年在,倭奴国内,誓必夺回神器,铲除奸佞,处置乱臣贼子,使倭奴国的政局回归正统”

    对于朱允熥对倭奴国的态度,以及在那里的筹划,几位心腹也都有所耳闻,只不过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罢了。

    朱允熥点点头,“好,那就再等等吧,大明可以给予他们支持,但是他们若是没了血气,颠倒正义,与那些奸佞之徒同流合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微臣明白,请陛下放心。”

    朱允熥回头,对侍立在一旁的太监王忠道:“王忠,今年你弟弟王义回来过年了吗有没有见到他。”

    王忠陪着笑脸,行了一礼回答说道:“回陛下的话,他今年没有回来,奴婢的弟弟没什么才能,再不勤奋一点儿那怎么能行。”

    朱允熥颔首,对铁铉吩咐道:“让他做事的小心一点,现在倭奴国的足利义满已经知道他和南朝的贸易,难保不会铤而走险,切断南朝和大明的联系。”

    “是,微臣遵命。”铁铉领命道。

    “多谢陛下恩典”

    王忠跪倒在地上谢恩,陛下这么说,就是在提醒自己的弟弟,避免危险

    礼部尚书任亨泰道:“陛下,之前陛下说让礼部筹划编纂女书,不知道”

    这件事因为朱元璋希望在新君继位之后再实行,也好给新君增加威望,因此之前就没有再推行。

    但是无论是礼部,还是朱允熥,都一直在考量之前是该如何做。

    现在朱允熥已经登上了皇位,也到了实行的时候了。

    所以便说道:“来人,把书籍和目录拿来”

    不过几息功夫,王忠就抱来一个小木箱子,里面是大明的女子经常诵读的书籍,有女诫、女论语、女孝经、列女传等。

    朱允熥道:“这些书朕已经做了批注,有些需要删减,有些需要改正,这里是一份清单,作为编撰女书的纲领。”

    这份清单传了下去,几人便轮流观看了起来。

    众人的脸上露出难以名状的面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如何说。

    陛下已经说过这是编撰女书的纲领,那就是以此为准,断然不会轻易更改的

    可上面的东西,却与这个时代略微有些不同。

    任亨泰斟酌了一下说道:“陛下,这位黄老婆曾经向黎族妇人学习棉纺织技艺,并且加以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

    回到家乡后,看到家乡的棉纺织技术十分落后,就根据当地棉纺织生产的需要,总结出融合黎族棉纺织技术与当地纺织工艺为一体的完整新工艺,并且将这套技术广传于人,使百姓大众普遍受惠。

    从这点上来看,黄道婆确实有功”

    “既然有功,那你还担忧什么”铁铉问道。

    任亨泰道:“诸位大人,南宋末年,黄道婆出生于松江府乌泥泾,早年为生活所逼,十二三岁被卖当童养媳,其后,听说是不堪公婆的虐待而流落崖州

    直到年纪老迈才返回家乡,如此违背丈夫,放弃赡养公婆,不在家中尽孝,反而去往他处,女子讲究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

    她在丈夫还活着的时候就离开夫家,三从四德从何说起如果把她加入女书,作为女子效仿的楷模,那么天下女子人人效法可怎么办”

    铁铉反驳说道:“任部堂,黄道婆的功绩你我有目共睹,天下人人都知道像这样的人物为何就不能著书立传如何不能成为女子标榜

    她所改进的织造技术,就是一个男儿家也做不到,也正是因为她,乌泥泾和松江一带百姓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

    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五光十色,呈现空前盛况,直到现在松江府周围还是纺织兴盛,有衣被天下之称,这些都是黄道婆的功劳”

    铁铉继续说道:“如果仅仅拿她逃离夫家来说事,也太有失公允了如果家中真的公婆礼待,夫唱妇随,没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没有凌辱虐待,

    哪个女子会冒着性命危险远走他乡

    并且黄道婆去世之后,松江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至元二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如果她的德行真的有亏,又岂会如此”

    任亨泰道:“我并不否认她的功劳,和对天下百姓的贡献,但是她逃离夫家也确实是个事实,这总不能加以否认吧”

    “是,她是逃离了夫家,可这就能抹杀她对天下的功劳吗”

    任亨泰寸步不让,“本官只是就事论事,只有一个恩惠百姓的黄道婆,可天下有无数个闺中女子啊,

    她们并没有造福百姓的本事,如果也学会逃离夫家,大明风气何在伦理纲常何在”

    “任部堂有些多虑了吧,松江府周围那么多的女子,也没有见有什么坏的影响”

    “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一旦黄道婆的楷模树立起来,谁知道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我等做事,岂能只凭猜想”

    “咚咚咚”

    朱允熥敲了敲面前的作案,一脸不悦的道:“让你们论事,没让你们争吵有理不在声高,如此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也不怕被人笑话”

    “臣等之罪,请陛下责罚”二人行礼请罪道。

    朱允熥没理他们,自顾自的对其他人说道:“他们放下的争论,你们也都听在耳中,黄道婆的功绩大家都认同,这一点不必再议了。”

    ”唯一争执的就是她的德行,对于此事,你们怎么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我要做太孙》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我要做太孙》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我要做太孙》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我要做太孙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