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朕即大宋 > 第六十三章正式确定收税数额,四亿贯!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六十三章正式确定收税数额,四亿贯!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杨时向赵桓说道:“自有税法以来,朝廷一直是量出为入。一旦度支不足,则加征赋税。转移到民间,则是各种苛捐杂税。例如为将士制作弓箭用的牛革筋角税,为缴纳岁币用的银绢,还有支移与脚钱、板帐钱、月桩钱、头子钱等等数不胜数。此外还有更赋钱、役钱等一系列徭役税收。”

    “凡此种种,都是因为朝廷税收轻佻、随意。可以巧立名目,繁琐疲民。所以臣以为官家若要改革税赋,应该以最坚决的利刃斩断一切琐碎。坚定立场,朝廷一年只征一次赋税任何官吏,敢复征者,立斩全家流放岭南,禁锢其三代不得出仕。”

    “以此改量出为入的度支传统为量入为出”

    封建社会对百姓毒害最大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各种苛捐杂税。

    无论孔子的苛政猛于虎,还是捕蛇者说,都对各种苛刻税收,痛心疾首。

    而如果在赵桓的改革下,大宋斩尽苛捐杂税,那无疑是千古以降最大的仁政。

    只是骤然要扭转数千年的积弊,改量出为入的传统为量入为出。赵桓眼前一片迷惘,问道:“那朝廷应该征收多少赋税才能够满足财政所需尤其如今国家刚平定叛乱,对局势掌控还不明确。这个数字该如何确定又该如何分配给百姓”

    杨时胸有成竹,说道:“我炎宋圣朝财富冠盖古今。巅峰时税收约为一亿六千万贯石匹两”

    “因为收实物为主,所以贯、石、匹、两分别为钱、粮、绢、白银,四者相加一亿六千万。”

    “如果全部折纳银钱,那么数字约在三亿贯至四亿贯之间。事实上纯银钱收入,我朝巅峰在太上政和年间,财政收入六七千万贯。”

    赵桓眼睛中有神采闪过,大概明白了杨时所言。一亿六千万贯石匹两,这是大宋所有苛捐杂税、国家正税、赋役徭役等全部税收收上来的财富。因为主要收实物,其中铜钱约为六千七千我贯,剩下的都是粮、绢、白银等。

    这是巅峰时期的税收,大宋没有比这个更高的税收数字了。将粮石、布匹、白银全部用铜钱计价,大宋一年能收到的税赋约为三亿贯到四亿贯之间。

    朝廷如果施行量入为出,那么一定会选择最巅峰时的数据为参考,从而为财政开支留下一定的冗余空间。

    杨时说道:“便设首年度支总额为四亿贯,将这四亿贯分给百姓,一次性征齐即刻。”

    “四亿贯”赵桓沉吟,这数字委实讲亘古未有,看起来似乎要将百姓敲骨吸髓。

    虽然知道这是将所有人头税、田税、更赋、徭役、以及历代以来积攒的苛捐杂税全部汇总,一次性征收的。

    赵桓还是有些心有余悸。实在是这个数字太震撼了。大宋要是能拿出四亿贯的财政支出,用钱堆也能轻松堆死一切强敌外患。

    “这个数字是否太多了一些”赵桓慎重的问道。

    杨时眉毛一挑,坚定的说道:“怎么会若真能如此征税,简直是中原百姓数千年以来修来的福分。自三代以降,没有比这更轻徭薄役的仁政了。”

    四亿贯四千亿钱还三代以降最轻徭薄役的仁政

    赵桓盯着杨时,我感觉你在吹牛x,只是找不到证据。

    见赵桓脸上布满质疑的神情,杨时笑着说道:“那臣为陛下算一笔账。国家施行方田均税法,计亩征银。这四亿贯钱均分到十亿亩良田上,每亩良田只需要缴纳四百钱。”

    “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47年年,明令诏告三司,以上等梗米每石为钱一千。而到了太上政和年间,由于战事不断,粮价涨至二千五到三千钱。”

    “意味着亩产两石,收入少则两千钱,多则六千钱。”

    “向者禁军薪酬之低堪称天下之最,以至于禁军大率贫窘,妻子赤露饥寒,甚至有禁军妻女不得不涂抹胭脂,倚门卖笑。可即便如此,禁军薪酬每月亦有一千两百钱。”

    “而东京普通百姓,一月收入往往在三贯以上。”

    赵桓神情一肃。合并赋税,计亩征银,这是大明一条鞭法的核心呀。

    如果杨时计算的没错,那他这套改革,真的对得起他的夸赞,是三代以降税赋最低的改革。

    杨时说道:“按圣朝土地十亿,人口一亿计算。每人才均分十亩地,全年要交四贯钱。四贯钱,百姓在东京劳作一月即能支付。若在乡下种田,按亩产两石最低标准,也只需要两亩地即可支付。”

    “税率不足什一”杨时做了个对比,说道:“汉室厥名三十税一,实十税五也,所以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至魏晋,则什税六七。我朝宋又赋、役几十倍于汉唐。如今降到十税一,可谓仁政。”

    赵桓微微颔首,已经有了几分相信,继续问道:“跟前代对比倒的确是如此。比之此前我朝税收,百姓压力如何”

    杨时严肃的说道:“汉代田税三十税一。我朝税重,田亩收一石,输官一斗。仅田税一项就高达十税一。”

    “臣再给官家举几项杂税。其中江南地区,生子不举,溺婴成风,这是因为江南丁赋极为苛刻。在浙江,丁钱至有三千五百者。”

    “再比如募役法所设免夫钱,百姓出钱免服徭役。以京东路为例,京东一路差夫一万六千人,为钱二十五万六千余贯。平均每名百姓仅交免夫钱就有十六贯之多。“

    “仅此两项就有近二十贯钱。除这两项外,我朝苛捐杂税还有曲钱、牛皮钱、盐钱、鞋钱、脚钱、公用钱等数十种。”

    赵桓脸色苍白的摆了摆手,只感觉心痛不已,知道封建百姓疾苦,只是没想到百姓被苛捐杂税压迫到如此地步。平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年终收获还交不起官府赋税,最终不得不卖儿鬻女,就是这么来的啊。

    杨时脸色凝重的说道:“若国家能合并赋税,计亩征银。那不仅为百姓省了丁赋,更减免了各种苛捐杂税。税赋从每人每年数十贯,骤降至数百钱。甚至贫民无家业者可以不缴纳任何赋税。”

    “臣断言,若官家能最终推行此仁政,必可超越尧舜等先王。三皇五帝以降,没有任何仁君能与陛下相提并论。我大宋将开辟新元,光明至德”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朕即大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朕即大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朕即大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朕即大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