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皇明皇太孙 > 090 远见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090 远见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不管是一些文武还是说那些个勋贵,这些人大概也是有着一些共识的。

    他们都很清楚如今的情况,知道如今的皇帝偏爱太子和太孙,是舍得放权的。很多朝代的那种父子相疑的事情,在老朱这里看不到,老朱是生怕自己的儿孙手里的班底不够厚实。

    只是这些聪明人想要投靠在太子、太孙门下,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太子和太孙也不是来者不拒的,他们不需要太多的养望或者礼贤下士,主要是皇帝太过偏爱。

    对于这样的偏宠,那些文武百官、勋贵们都知道,更何况朱雄英这样的当事人呢。从他小小年纪就可以插手水师可以看出来,从他可以坐镇北平、手握大军看出来。

    大朱这个太子更不用说了,几乎是从当太子开始,就和老朱用同一套班子,开国天子的御用班底。而且现在朝廷的大小事务都会参与,太子监国可不是形式上而已,是真的监国。

    老朱心情不错,不断的询问着朱雄英一些事情。哪怕锦衣卫或者朱雄英身边的一些大臣,包括朱雄英自己也会经常提起一些事情,说着工作、生活。但是老朱在意的不只是太孙的政务、军事,他更享受和大孙儿相处。

    “咱估摸着,冬天之前,咱的大军可以打下来那个甚釜山,东瀛的那个石见咱也能打下来。”老朱很自信,不过还是会担心,“咱想着,这冬日可不好过,咱知道高丽那地苦寒,咱的归德侯可就在那边。”

    归德侯陈理就是大汉皇帝陈友谅的次子,也曾经是当过皇帝的人。但是在洪武五年就被流放高丽了,生活一直比较艰苦的。那时候的高丽国王还是王颛,更何况陈理的身份不只是老朱忌讳,高丽国王也忌讳,肯定没有锦衣玉食。

    朱雄英也没有说什么善待亡国之君的,没有这个必要在这个时候展现自己的仁厚。

    亡国之君的待遇普遍都是这样,南宋的宗室少帝赵昺被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跳海,宗室要么死要么被杀,很少能逃掉。北宋的靖康之耻更不用说,皇族几乎被一锅端、被百般折辱。

    这样的事情不只是两宋,唐朝、隋朝等等,皇族在亡国后普遍都不会好过。若有朝一日大明亡了,大明的皇族也不会好过,这是很多人都心里有数的。

    看着老朱,朱雄英说道,“皇爷爷,孙儿觉得如今我大明地广人稀,咱们也不该只是种粮食。棉花也该种,北地用兵得需棉花,寻常百姓人家也该有棉花。”

    老朱叹了口气,对朱雄英说道,“咱也想啊,只是这都是饿过的人,家里有些地就种粮食了。咱知道,这老农民的都想着手里有粮就成。”

    这也是事实,填饱了肚子才能活下去,棉花什么的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奢侈。

    朱雄英则继续说道,“这些年咱大明也休养生息,人口和粮食都有了一些。开垦出来的田地也更多了,这些年看起来是大概的粮食不需要担心。皇爷爷,棉花也该纳入税银,给些奖免,要不然大家都在种粮。”

    大明现如今就是推行休养民生、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开垦荒地和屯田。也是相对来说的开放商业的发展,助推社会经济的复苏。

    大明如今主要财政收入就是田税,对待田赋,按亩征收,南北不同,通常是夏秋两季征收。按地亩分夏、秋两税进行征收,秋税粮,夏税纳木棉、布帛、丝绵等物。

    当然市税、关税和舶税,这也是有的。

    老朱皱眉,随即说道,“若是减免,那些乡绅、地主,倒是要钻空子。”

    “皇爷爷,咱们也没办法说让所有事情都那般顺、那般平,总有些人会得些好处。”朱雄英也有些无奈,他的皇爷爷有些仇富,“那些富户现下是得了些好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咱大明得了好处。”

    朱雄英继续劝说道,“富户、贫民,自然都是咱大明的子民。富户种棉,咱以后有的是银子,朝廷可以收购。而且到那时,布匹多了,也可以售卖给寻常百姓。”

    朱雄英开始努力的在给老朱说着生态链、产业链,棉花这个产业可以带动很多人。主要也是现在的大明缺少棉花,但是大明真的不缺少土地。

    其实大明的人口真的不算少,现如今的大明人口接近千万户。这还不算一些军户等等,大明的人口数超过五千万,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老朱还是没有被说动,他还是很固执的人,朱雄英说的这些没办法打动他。

    这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朱雄英也有这个觉悟,一开始就没打算说让老朱接受这些。慢慢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让手底下的人员做些调查、统计,到时候再说。

    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说,这也是朱雄英一开始就很在意的。

    “皇爷爷,如今我大明有铜钱、宝钞,只是很多人现如今不认宝钞。”朱雄英开口,说道,“这宝钞在很多百姓看来就是一张纸,这可不成。”

    老朱冷哼一声,没好气说道,“咱的宝钞,就是有用”

    看着在硬撑的老朱,朱雄英说道,“孙儿想着,若是大明打下来了银山,我大明的银子就多了。到时候皇爷爷也该允准宝钞可以兑换白银、黄金,到时候宝钞就值钱了”

    宝钞这样的纸币,要不是老朱推行,肯定是很难推行的。可是朱雄英也很清楚,现如今的宝钞不准兑换白银,起码官方是不认的,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老朱点头,随即说道,“咱自然是知道的,这些年不是缺银子、缺铜钱嘛,只能宝钞了。”

    “皇爷爷,这也就是孙儿担心的事情了。”朱雄英赶紧说道,“印制宝钞自然方便,比起铜钱、白银轻便。以后若是开放兑换,咱们国库里的银子也更多了。但是印制宝钞,咱们得有规章制度,不能随心所欲。”

    朱雄英开始认真的说着白银储备的意思,主要是大明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黄金,那就只能是白银了。白银储备足够,自然也是为了保障经济,稳定国有经济,保持币值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等等。

    朱雄英其实也挺无奈的,他不是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很多的事情也就是听说过,或者有着一个大概的概念。真的要做起来,说不定就是眼高手低了。

    而这些年的科生。经济学家这些自然也有,户部也不是说开玩笑的,还是有些专家。

    有着足够的白银储备,以后对于宝钞的实用性、流通性都有帮助,但是也需要小心一点,假如那个穷疯了的皇帝敞开了印宝钞,那也会造成金融混乱。

    说的就是历史上的朱棣,明初的大明宝钞虽然很多人不认,不过好歹也算是有一定的地位。而朱棣称帝后又是下西洋又是北伐的,哪一个不是耗费颇大,宝钞也是敞开了印。

    结果呢,自然也就是宝钞的价值不断的贬值,到后来就是更多的人不认。

    老朱点头,这个他知道,“这个咱知道,前元的交钞就是一张破纸。”

    这不只是要担心宝钞超发的事情,也是需要担心一些文官的腐化。元朝就是前车之鉴,纸币面额并不与金属货币挂钩,在金融体系和国家财政体系并不健全的古代,这么做有很大的风险。

    或许以后,还需要考虑银行之类的事情。毕竟银钱这些,也需要流通起来。

    不过现在也不需要着急,大明现在还不够富,还没有完全摆脱饥饿。更何况银山还没拿下来呢,大明的国库里没有多少白银。

    有些事情,现在没办法着急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皇明皇太孙》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皇明皇太孙》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皇明皇太孙》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皇明皇太孙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