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终宋 > 第825章 吾心独无主乎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825章 吾心独无主乎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许衡的一番话,冲淡了杨大渊之死带来的悲恸。

    杨家叔侄三人眼底似有什么被点燃了,皆有些昂扬起来。

    “国号国号是什么”

    “本朝疆域之广,历古所无,陛下认为,若似汉唐那般以初起之邑为名,不足以彰盛大。故有意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为”

    许衡愈发郑重,缓缓吐出了两个字。

    “大元。”

    堂上安静了一会,杨大楫重复道:“大元。”

    他咀嚼着这个国号,过了一会,又低声念叨道:“这里历古所无的国号啊。”

    座中四人放缓了谈话的节奏,各自思量,体会这件事背后的意义。

    定下国号,当然不只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的事改变的是整个政权,是变夷为汉的最重要的一步。

    与他们这些人切身相关的利益便有许多。

    如官职、爵位、青史留名,且这些是确定了名份的。

    确定名份是何意

    一個谋士追随一个主公打天下,鞍前马后,出生入死,最后能得到怎么样的封赏未知的。

    而现在,杨家助大元朝开国,这已是实实在在的功劳

    一念至此,杨大楫嚎啕大哭。

    “二哥二哥啊”

    “二哥你为何要去见李瑕那阴险小人为何啊”

    可想而知,若杨大渊未死,这次忽必烈开统建国,必定会有封赏。

    如今陕北这局势正是要靠杨家对抗李瑕,而中原人心不稳,正要靠杨家来起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

    偏偏,杨大渊死在这将要得到重赏的前夕,何等可惜啊。

    杨大楫捶胸顿足,愈发伤心了。

    许衡原本还有话想说,见杨大楫如此,一时却不好开口,好在并不急在今夜,他遂转向杨文安,道:“先为杨元帅治丧吧,旁的,明日再谈。”

    “晚辈送鲁斋先生。”杨文安道。

    杨大楫止住了哭,道:“我送鲁斋先生。”

    许衡没有拒绝,在杨大楫的引导下先去休息。

    剩下杨文仲、杨文安两兄弟坐在堂上。

    杨文仲疲惫地往后一倚,揉了揉额头,问道:“叔父明显是李瑕所杀,二弟今夜在追问什么”

    “问清楚总是好的。”

    杨文仲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能对叔父下手的,只有两个人,一是李瑕,二是”

    他话到这里,他指尖往天上一指,指的是忽必烈。

    这次,许衡代表忽必烈前来,时间又来得这么凑巧,众人嘴上不说,难保没人怀疑。

    杨文安道:“我并非怀疑鲁斋先生。今日我听了一件轶事当年战乱时,鲁斋先生曾在盛夏往河阳避难,口渴难耐,正遇路边有棵梨树,旁人纷纷去摘,惟独他端坐树下不动。”

    “因梨树有主人”

    “有人告诉鲁斋先生,时值乱世,梨树便是有主人也跑了。他答。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杨文安话到这里,摇了摇头,道:“这样一个人,该不会刺杀叔父。”

    杨文仲问道:“二弟若不是怀疑鲁斋先生该不是怀疑我吧就因为当时只有我随在叔父身旁”

    杨文安看向兄长,脸色平静,淡淡道:“说了,问清楚为好,以免旁人嚼舌。”

    杨文仲喉头微微有些滚动,偏过头,有些怅惘、不安。

    “二弟,信我,我没有害叔父叔父一定要过河,我没拦住,也没保护好他,我以为李瑕不会杀他,没想到会这样。”

    “我知道。”杨文安道。

    “是我疏忽了,李瑕向来擅长刺杀,他那人便是刺杀起家的。”

    “不错,他执于刺杀小道,为天下人不耻。”

    不一会儿,杨大楫回来,脸色犹带着沉痛之色,在上首的位置坐下,道:“方才鲁斋先生说上书请陛下追封二哥爵位。”

    杨文仲抬起头,有些疑惑。

    “该能追封郡公,但不知能否承袭。”杨大楫道:“不过,可确定的是依大蒙古国依大元惯例,文粲可承袭二哥的都元帅一职。”

    “应有之意。”

    “是,应有之意。”

    “鲁斋先生又言,观文粲为人,过于文弱了。他欲启奏陛下,效巩昌汪家设总帅府,再于杨家中推举出一名能服众之人,赐佩金虎符,任川陕安抚使、军民总管都元帅、相总帅府事。”

    这是大蒙古国的优待世侯的特色了。

    就像汪家有个总帅汪惟正,但汪忠臣、汪良臣等人各个也是都元帅,既辅佐汪惟正,也有各自的食邑、前途。

    简单而言,杨大渊的职位由杨文粲继承,而兵权由杨家其他人继承。

    历古以来,就没有那个王朝能比得上大蒙古国宽待诸侯。

    杨大楫说着,有些掩不住眼里的向往之意。

    他转头看向两个侄子,道:“如今李瑕就在延州城,虎视眈眈,明日我等便召集诸将推举,如何”

    杨文仲略略犹豫。

    今日唯他与杨大渊同往延河边见李瑕,最后没能保护好杨大渊,又不能挥兵报仇,暂时已无资格相争。

    他干脆便应道:“何必推举自该由三叔主事。”

    杨大楫很满意,有看向杨文安。

    论军功,当年杨文安曾击退吕家军,甚至一箭射德,但他毕竟还年轻,杨大楫希望侄子这次能够想让。

    杨文安面露悲痛,道:“侄儿先去为叔父守灵了。”

    他径直起身离开,到灵堂跪下,接过一沓纸钱,为

    杨大渊烧纸。

    黄纸落在在盆中,腾起轻烟袅袅

    延州城。

    好像上次在成都外见面时一样,张珏坐在火炉边暖着酒,李瑕则坐在他对面。

    “忽必烈派人来杀了杨大渊吗”张珏问道,“比如他军中有忽必烈的人。”

    “这种眼线必然是有,但忽必烈不至于做这种事,他是君主,想比于暗杀一个还未反叛的大将,他的威望更为重要。”

    李瑕说着,张珏抬起酒壶示意着问他是不是喝一杯,他摇了摇头。

    “君主暗杀臣子,尤其是在我这个敌人面前,一旦被我证实,必大损他的威望。你看他对付李璮便知,直到李璮举旗反叛,他才动手。”

    张珏问道:“那我们就证实忽必烈杀了杨大渊”文網

    “证实不了,既无证据,苦主又不认。”李瑕摇了摇头,之后道:“不过,可以放出些风声,争取些舆论。”

    “为何没证据你认为不是忽必烈派人动的手不可能。”张珏道:“否则还能是谁”

    “我也在想你看,杨大渊有心投降,但还没定下。在今天,暂时还没影响到我与忽必烈之间的形势。”

    “最受影响的是什么”张珏沉吟道:“万一杨大渊投降,你能给他的权力少了”

    “若是忽必烈为了安抚人心,给了杨家更多的权力,使得杨大渊亲族或部下中有人坚定决心效忠忽必烈到底”

    此时,杨大渊一见你,就已经耽误了他的前程”

    “对韩城一战时我便注意到了,忽必烈如今正提拔世侯中年轻一辈,以新代旧,掌握世侯兵权。”李瑕道:“我疑惑的是,到底是给了多大好处,能让这人如此果断地动手杀杨大渊。”

    “你又给不了,你就是一个郡王,还能给人封官许爵不成”张珏拿酒杯碰了碰李瑕的水杯,道“打个赌,你觉得谁动的手”

    “我不如你了解杨家形势。”

    “那我先猜,若不是忽必烈派人动手,那就是杨大楫。记住,若是忽必烈的人动的手也算我赢。”

    李瑕反问道:“杨家这些人,你最不愿与谁对战”

    张珏一愣,放下酒杯沉吟了一会。

    “我换一个答案”

    次日。

    塞门寨中三军缟素。

    杨大楫一夜未睡,已准备接手兄长的兵权。

    他久随杨大渊在军中,威望足够,本就是最适合掌兵的人选。

    眼下这陕北局势,继续奉行杨大渊留下的“以城攻城”之法,缓缓推进战线,再立些功劳,几年内再谋一个公侯之爵,应该不是难事。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今日并非是他所想的那般,把诸将召集在一起进行推举。

    许衡竟是一个一个召见了军中将领,说是问询几句,将诸将的言辞记录给陛下。

    这让杨大楫有些失望。

    好在只是推举的方式不同,在他想来,结果是不会变的

    第一个去见许衡的是行军万户张大悦。

    张大悦曾经是运山城守将,受杨大渊招降,投降蒙古之后他便唯杨大渊马首是瞻。

    许衡先是问他可有信心掌兵,张大悦连忙推辞了,他在军中势力远不如杨家,自问根本没能耐从杨家手上夺权。

    许衡又问谁可掌兵。

    张大悦略有些迟疑,应道:“若说资历,该是杨三哥适合,可若说领兵之能文安才是最出色的那个。”

    许衡并不惊讶,抚须道:“原来如此。”

    张大悦的表态,似乎已将事情定下来了。

    之后,许衡又见了许多将领,若有人说杨大楫、杨文仲的好话,许衡便会反问对方觉得杨文安如何。

    大部分将领都对杨文安服气。

    坐在一旁的还有许衡的学生吕端善,负责记录。

    末了,吕端善忍不住抛出心中的疑惑。

    “老师似乎瞩意杨文安”

    许衡抚须,玩笑般道:“不帮他一把,万一他指责老夫派人暗杀杨大渊,如何是好”

    吕端善一愣。

    此地都是杨大渊的旧部,若谁被指为杀杨大渊的凶手,那些将士还真敢报仇。

    作夜一直在利用这点、且能让人感受到威胁的,只有杨文安。

    “他会这么做吗”

    “杨大渊死时面朝东面朝西谁说了算”

    吕端善悚然而惊,道:“可我们没有。杨大渊绝非老师派人暗杀,该是李瑕所为。”

    “杨文安当然明白,他怎会不明白”

    许衡似乎对杨文安很欣赏,又道:“他还很明白他所求为何,且示意得很明白,他心中有主,满足他,他既可坚定效忠于陛下效忠于大元”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终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终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终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终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