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从靖康开始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看是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看是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李纲临危不惧,应急还是有些本事的。

    这句话是朱琏对李纲的评价,赵桓也承认李纲这个右相能被朱琏纵容,他在国家危难之中是可以成为国之柱石的。

    按照李纲的定计,赵桓在宫墙上当众宣布,削李纲燕郡王爵为燕山候,贬李纲右相职务,撤钢字军钦命军主将,发配塞尔柱督查西洋藩国商务。

    顿时引发了皇宫外一万余太学考生们的欢呼。

    紧接着,试探性的他在宫墙上问郑太后在不在

    果然,郑怜玉就在城外。

    送考的一些家丁,家卷都看见了。

    纷纷让出一条道路。

    于是他紧急任命郑怜玉为太学主考官。

    满足学子更换主考的要求。

    接下来承诺未来朝廷政务不变,各路州府应以大朝会之计划,全力改善交通,兴修水利,担负起让百姓富裕起来的职责。

    同时,他还严肃的警告参考学子。

    此番不立刻进入考场,名字将会列入太学黑榜,终生不被录取。

    轰的一声。

    宫墙外的太学生簇拥着刚任命的主考官郑怜玉,在门口禁卫们全力维持之下,涌进了汴梁皇宫。

    郑怜玉也上任不负李纲的推荐,一边询问各种考试细节,一边谨慎巡查。

    集英殿外,再次塞满了考生和监考官,禁军士兵。

    赵桓的心里,却空荡荡的。

    准确的说,他被吓到了,登上宫墙门口,一口气说完,他知道自己脚都在抖动。

    大宋开国以来,可重文抑武,可从未有过一个武将,如李敬一般有如此的影响力。

    自从自己回来,从未过问政务的皇太后现身集英殿,杀人,废科举相护。

    紧接着,满朝重臣追随李敬和朱琏,宗泽脚步离京。

    连学子们也罢考。

    或许黄袍加身的太祖,也从未有过这等影响力。

    他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跟着学子的试卷一起回登州,

    山东东路,乃是水师和靖字军的老巢。

    不管是靖字军士卒还是水师官兵,都靠着李敬发了大财。

    那些嗜杀成性的丘八,据说好多都只认将令,不认圣旨。

    在朝廷中有如此声望的李敬,会不会如昔日汉代霍光一样,一言废立君王

    百斤的李敬,九十斤反骨。

    这狗日的,已经把父皇赶到临安做山长去了。

    据说父皇还时不时卖画,贴补自己用度。

    也难怪自己皇后,追着李敬去了山东,或许稳住他不让他反,才是朱琏的真实用意。

    赵桓越想越害怕。

    集英殿外临时的考棚,学子们考了两天,连皇宫供应的饭食索然无味,赵桓也跟学子差不多,没怎么好好吃东西。

    直到太学入学考试考完。

    郑怜玉走到了垂拱殿。

    “上皇,学子考试试卷已封禁,今日洛阳和海边均会有船只到汴梁,上皇是留在汴梁还是”

    太学考试试题很杂,历来都是朝中所有重臣一起集中批阅。

    现如今,汴梁是没有这样的改题力量了。

    只能船运登州。

    “谢母后,劳烦母后操持,朕还是在汴梁等着,等着太学考试张榜”

    “人不能太贪心,得了千钱想万钱,当了皇帝又想成仙,看看这个吧”

    该说的话,郑怜玉已经在赵桓主动来找他的时候说尽了。

    留下最新的一期复兴报。

    飘然而去。

    这期的头条居然是朱琏亲自执笔文章,大宋创新的政治改革不动摇,号召各路,府,州,县各级地方官员,民意代表,全力为构筑一个更加繁荣强大的大宋而奋斗。

    朱琏这是什么意思,怕汴梁的事情,影响了大宋各地官府推进的工作目的

    或者是公开表明,帝后二人开始争权

    生气的赵桓还没看完这篇文章,就把报纸扔到地上。

    忽然发现北面还有一个很醒目的标题。

    梁相解读靖王实践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乃是圣人之言。

    李敬一介武夫,武人已经在五代十国时候坏了名声,他何德何能还实践

    强忍一肚子气的赵桓,又捡起了报纸,继续看起来。

    编辑妙笔生花,细数靖康之难以后,百姓生活变化。

    比梁扬祖现场提点更让人看着有理有据,看的赵桓心惊肉跳。

    从蜂窝煤炉,到锅碗瓢盆,从靖康大陆运来的新奇农作物,到南洋便宜的稻米,西洋的棉线纺织的布匹。

    李敬看似旁门左道一般的杂学发明。

    已经渗透到大宋每一个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在复兴报不厌其烦的鼓吹下。

    影响到了医学,工学,绘画,书法等方方面面。

    不止军中,连全国各地哼唱的歌谣,都是从李敬哪里流传出来的。

    大宋,是宋人的大宋,不该寄望一君一相,当宋人中推选智者商量着来。

    “这复兴报吃错药了,也不看看如今李敬权柄滔天,连君王都忌惮,还在鼓吹李敬言论,毁我赵氏根基”

    报纸上的文章,仿佛狠狠的打了赵桓一巴掌。

    抽掉了赵桓浑身的力气,无力的把报纸扔到一边。

    他太低估了大宋靖康之后的变化。

    连这么重要的喉舌,也从未掌握在自己手中。

    还想着压制李敬,让大宋权柄再次云集在自己手上,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上皇,妾身请上皇安。”

    郑怜玉走了以后,赵桓也不知道在垂拱殿坐了多久。

    勐然发现走进来的是朱慎妃,朱璇。

    每次看到这张脸,他就想起在遭受金人的屈辱。

    回到大宋以后,表面不露声色。

    其实赵桓一次都没有主动找过朱璇。

    从玉门关外翘首以盼,到逐渐心如死灰,朱璇知道赵桓嫌弃自己身子脏了。

    回归大宋的赵桓,已经不是昔日金国需要自己安慰的阶下囚徒。

    连儿子赵谨也因此不受赵桓待见。

    “慎妃来了”

    都说一夜夫妻百夜恩,朱璇比朱琏更早进入太子府。

    尽管之前来见赵桓就有心里准备,可听到世间最冷漠的声音,还是冷的朱璇打了一个寒颤。

    “妾身想辞位,最后一次恳求陛下,想让上皇给谨儿封王,分封海外,上皇不喜我等母子,妾身愿意陪着瑾儿前往海外封地”

    昔日找赵佶出面,跟赵柔嘉争夺皇位。

    朱璇失去了堂妹跟自己十余年的姐妹感情。

    眼下朱琏看着她们母子,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完全没有昔日找她商量,等赵柔嘉做腻了皇位,传位赵瑾的语气。

    连很多朝臣,见到她,也如躲瘟神一样。

    让朱琏浑身涌起无力感。

    赵桓的回归,让她看到希望,却更绝望。

    冷漠的赵桓,让她只想躲的远远的,把赵谨也带走,不要卷入赵桓身边这无妄之灾中。

    “英国公赵楒都还未封王,瑾儿封王急了点吧,等他长大以后再说,至于你辞位,朕不允”

    在赵桓看来,朱慎妃放出皇宫,有害无益。

    她的颜色尽管不如朱琏,可两姐妹有三分相似,哪怕北狩历经屈辱,也在她脸上没有看出风尘。

    若是放出宫去,去了西洋,她不顾廉耻找个藩属国主嫁了

    赵桓都不知道自己会会怒火攻心。

    不止是朱璇,会宁府被李敬救回来的太子夫人,回国后他一个都没碰过了。

    他却没有轻易的嫡贬她们。

    如同赵瑾的存在,是对赵柔嘉一种天然的钳制。

    他现在还不想丢了这把利刃。

    “谢上皇只要上皇心有谨儿,妾身就知足了”

    朱璇悔死了,她万万没想到,赵桓回到大宋,会跟北狩时候判若两人。

    帝王妃子,失去了恩宠,什么都不是。

    倒是朱琏,李敬,行事方寸有度,临海居处处都透出浓浓的人情味。

    她给赵桓施了一礼,出去就去找来京城看科考的儿子去了。

    她下定了决心。

    回登州,好好给朱琏和赵柔嘉认错,道歉。

    让赵谨给她们母女承诺,永远不染指帝位。

    汴梁的皇宫,不止是朱璇觉得冷。

    赵桓自己也觉得冷的吓人。

    倒是临海居一片其乐融融。

    一个个昨夜的牛肉火锅没有吃过瘾。

    中午又跑来临海居,瓜分水师从靖康大陆那边一路卤煮回来的牛肉。

    “太后,去年的太学生,有人提议朝廷增设一部,畜部,引导和督促地方,饲养各类牛羊,家禽,尤其是我大宋东北,正北疆域都有大量的牧场,微臣观辽东建立了很多羊毛彷制成线,做毛毡,做妮子,处理皮革的工坊,章丘李家甚至开设了奶粉厂,让牧民收集牛奶,羊奶制作奶粉售卖。微臣觉得,增设一部有些夸张,倒是三司多一个畜桉,合适”

    黄灿也喜欢吃肉。

    不管是牛肉,羊肉,猪肉,鱼肉他都觉得香。

    冀北到辽东,辽东沿着辽河平原向北,到处都在分段构筑铁路。

    登州出产的柴油机,做成了拖拉机,也在辽东试验大面积耕地,拉运货物。

    依托铁路和公路,黄灿觉得畜牧业大有可为。

    “黄卿家所言有理,大宋光是我等百官吃上肉,不算是盛世,若是百姓也能家家户户顿顿有肉,那才是肉眼可见的治国成就”

    本来准备答应黄灿的请求,又看了一眼李敬,朱琏连忙把话止住。

    “畜部是迟早要设立的,鼓励百姓养牛,养羊,各种牲畜,要选育优良品种,让各地稳定生产,还要培养兽医,监控牲畜生长情况,不要让病害牲畜混上了餐桌。除了这些,还要让人去研究人工养殖鱼类,水师目前在江河湖海的捕鱼量很大,随着船只增多,人口增长,一旦过度捕捞,到时候市场上不够了,麻烦会随之而来。”

    其实大宋目前水师航行的地方,好多都是天然的渔场。

    捕捉的鱼都不值钱。

    养鱼并不划算。

    当前最大的矛盾是远航的船只,不能把鲜活的鱼带回来,路上就死掉,烂掉了。

    李敬知道压缩机的原理,却合成不出制冷媒介。

    没有冻库,远航的船只就无法运回冰鲜鱼类海产。

    倒是螃蟹,龙虾之类的不容易死。

    在市场上价格也极高。

    至于人工养殖,都是在天然水域捞小鱼,然后放在池塘里养大而已。

    在他看来,人工养殖是迟早的事情,大宋完全有能力找一些对此感兴趣的人,去江河湖海对各类鱼繁殖的温度水文情况进行记录,然后总结出人工繁育的方式。

    “趁我老头还有些精力,三司也算是富裕,我这就去安排,不仅渔业,畜牧业,我看就连蚕桑,果树,盐业,碱业,都要照靖王所说,未雨绸缪的开始建立优良品种的繁育”

    “所以我说嘛,梁相说的有些过了,造福百姓事情,百官都在努力,不能把成就归咎在我一个头上”

    今天的报纸,是朱琏守着刊印的。

    从玉门关回来,乔淑云请了假,说要去西洋蹲点,实地收一些西洋士兵切身经历的战争作为稿件,跟着商船就去了西洋。

    如今临时执掌编辑部的是孔令白。

    乔淑云临走时候送给李敬的礼物,李敬睡完了才知道半夜摸进去睡错了人,这位昔日艳动京城的王妃,在河东被营救了这么久,谁都瞧不上,盯着李敬,知道他好多破事。

    热情的让人有些难以招架。

    不过那个立场如乔叔云所料,管他谁和谁斗,靖王永远是正确的。

    回想起今日的报纸。

    除了谢朱琏之外,李敬摸了摸头,看来要抽时间去肉偿。

    接下来,黄灿跟朱琏请假,不随行西洋,他也没有听清楚,只不过熟悉李敬的黄灿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李敬,让他把如何去做这些人工繁育的事情,帮他梳理一下,至少面对问题的时候,下面办事的人,不会走太多弯路。

    李敬也没有避讳,当着朱琏和赵金儿,赵玉盘他们,就开始解释了很多各种动物繁殖方式,生殖器官,精子卵子的结合常识。

    宋代根本没有精子和卵子这个概念。

    临海居一群成年人,听见李敬详细讲述这些原理,一个个犹如初中生上生理课。

    听的太后,长公主的们面红耳赤。

    羞愤的一个个想走,又想挖个洞钻到地下。

    甚至赵玉盘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也捂鼻而走,脸上烫的可以煮鸡蛋了。

    身后的女官,旁边的朝臣,也脸色潮红,纷纷竖起了耳朵。

    倒是一边看着书记官记录的黄灿听完,啧啧的感慨。

    “这些都是你师父教的”

    “啊难不成黄公还以为我自己体会发现的”

    “我看是”

    楼下水如天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从靖康开始更新,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看是免费阅读。: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从靖康开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从靖康开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从靖康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从靖康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