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我比崇祯大一岁 > 第八十五章:众正盈朝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八十五章:众正盈朝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见耿公子要亲自带着家丁去找人,李维达连忙道:

    “那个壮士确实有几十上百骑兵,瞧上去杀气腾腾。

    只不过他们不在关内,都是在口外生活。

    如今天寒地冻,我不建议你们带上家丁出关找人。”

    看来那些首级也是在关外斩获,此时不是明初,关外大多数是蒙古人的地盘。

    出关去找人确实比较危险。

    耿章光、耿章华对视一眼。

    耿章光道:“唉家父不幸身陷囹圄,我们寝食难安,纵然出关找人比较危险,我们也必须试一试”

    耿章华道:“我们家也有些弓马娴熟的家丁,安全还是有把握的,只要耿兄能够告诉我们大致方位,我相信总能找到的。”

    李维达道:“你们先别急着出关,我家跟那位壮士有约定,说不定用不着去找,那壮士过个几日就主动来联络我家。”

    “哦原来兄台有联系方法”

    “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能不能联系上完全靠碰巧”

    接下来李维达把黄毅的“宝塔镇河妖”联系法当做笑话说了一遍。

    听得耿章光、耿章华兄弟俩哭笑不得。

    这种方法虽然儿戏,也比没办法强啊

    耿章光起身抱拳,要求李维达立刻安排人去写“宝塔镇河妖”,多多益善。

    这事儿容易,李维达当场答应当天就派至少十个家丁去办。

    耿章光、耿章华满腹心事,婉言拒绝了李维达设宴并且邀请几位大人来作陪的盛情,告辞回去了。

    不仅仅是耿家兄弟俩带着十七个家丁来到了张家口,还有从太原回原籍山东聊城的母亲,随行的还有姨娘、妹妹、丫鬟、婆子等等二十几人。

    一个以前得到耿如纪关照的张家口富商腾出别院借给耿家暂住。

    这个富商也姓耿,是耿如杞的族侄。

    他生意越做越大的根本原因不完是善于经营,更大原因是耿如杞当了山西巡抚。

    也是耿富商打听到了李家商号的那笔异常生意告知耿家,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耿章光、耿章华从李维达那儿回来后立刻把事情的经过告知母亲。

    耿如纪这种高官,门生故吏何其多也,同僚、同年、座师等等资源相当庞大。

    他们中有人明确告知耿家,五千山西勤王兵马溃散,一路劫掠逃亡造成的杀戮和破坏巨大,皇帝震怒,形势不容乐观。

    如果耿家不赶紧想方设法营救,耿如杞有可能会被判秋后问斩。

    如何营救

    使银子买通御史、给事中上奏本美言是一种办法。

    贿赂皇帝亲近的太监帮忙说几句好话也是一个办法。

    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当然是山西巡抚标兵营的耿家子弟为救家主跟建奴、鞑子血战,得到斩首功

    明朝末年,绝大多数巡抚都有巡抚标兵营,人马几百到一千余不等。

    标兵营的人数和战斗力取决于巡抚的能力、统御力和财力。

    一般情况下,巡抚标兵营的将领都是巡抚最信任的来担当,巡抚的家丁队也归属于标兵营发饷。

    由此可见,耿如纪的才能相比较卢象升,差了十万八千里。

    当然,此时的卢象升仅仅是大名府知府,比耿如杞的官儿小多了。

    耿如纪不知兵却主动带兵勤王,真是自寻烦恼、自己作死。

    巡抚标兵营在部队溃散之时没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耿如纪的统兵才能可见一斑。

    皇帝缉捕耿如纪和山西总兵张鸿功下狱论罪其实不是太冤枉。

    朝廷因为无粮可给,那些文官耍小聪明,把五千山西勤王兵马调来调去,几乎把北京周围转了一遍。

    那是大明朝的明文规定,客兵到达目的地的第二天才应该由当地给粮。

    因此那些官员就不让五千山西兵在京城外停留满一日。

    将士们没饭吃,饿着肚子还不断调防走冤枉路,必然怨声载道,只是不知道此时的耿如纪和张鸿功在干什么

    他们完全是有时间解决问题的,毕竟他们手里有五千战斗力还算过得去的山西边军。

    明末,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少得可怜

    骑兵,关宁铁骑当属第一,步兵,秦良玉领导的四川石柱白杆兵数一数二,恐怕只有卢象升训练的天雄军能够比得上。

    内地营兵、卫所军的战斗力仅仅能欺负流民而已。

    但是边军截然不同,山西边军经常跟鞑子开战,战斗力仅次于关宁军。

    五千山西边军溃散,将要有多少人马落草为寇,有多少人马成为流寇

    本就虚弱的大明简直是雪上加霜

    耿如杞罪莫大焉。

    唉史实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可考

    反正末世的大明那是千奇百怪般作死,否则怎么可能让野蛮、愚昧,简直是一无是处的满清得了江山。

    耿如杞和张鸿功下狱一年多,最后在崇祯四年秋决。

    他俩冤枉吗

    他们是好心办坏事,有一点点而已

    从破坏性分析,也可以说不冤枉。

    他们确实是被京城的官员坑了,但是如果他们有能力,善于解决问题,五千人马不至于断粮一两天就溃散了。

    那么多人“马”,办法总比困难多。

    恐怕耿如杞或者张鸿功当时都没有随军,否则下令卖马买粮食,或者直接杀马吃肉,肯定能熬过最危险的时刻。

    毕竟京畿之地的城池没有全部沦陷,耿如杞是文官,他不要求放兵马入城,仅仅求某个据城死守的知县、知府给些粮食,承诺用马匹交换。

    官大一级压死人,耿如杞是太仆寺卿、右佥都御史这样的高官,比知县、知府的官儿大多了,这种事情绝无可能办不到。

    卢象升的能力就截然不同,天雄军断粮三天,卢象升跟士卒同甘共苦,军队不但没有溃散,还打了打胜仗得到缴获度过粮食危机。

    然有些史料的看法让人贻笑大方。

    居然说是阉党余孽故意刁难、陷害耿如杞。

    崇祯一上台就搞掉魏忠贤,清算阉党,还扩大化,牵连了众多官宦。

    史书记载崇祯初年“众正盈朝”,怎么还有阉党能够给耿如杞这种封疆大吏下套

    况且耿如杞也是“众正盈朝”中的“一正”,哪能那么容易被谁下套

    恐怕是五千勤王军溃散之时,耿如杞这位大老爷根本不在军中。

    也或许“众正盈朝”大多数是一帮空谈误国之辈。

    他们没本事解决问题,却有本事玩文字游戏,利用法律的漏洞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我比崇祯大一岁》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我比崇祯大一岁》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我比崇祯大一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