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皇宫;
养心殿
礼部尚书,姜风联合了左都御史商周柞、右佥御史耿良,兵部左侍郎宋一鹤等人弹劾唐学志。
朱由检听后龙颜大怒,不过,他也是城府极深之人。
唐学志总领福建一省军务,势力盘踞海外。
手握重兵。
弹劾他的折子,从来都没有断过。
自湖广之战,唐学志因反对招安,导致君臣之间产生了裂缝。
他对唐学志也极为不信任。
但,朱由检没有在朝堂上发难。
而是将姜风、商周柞等人召到了养心殿,询问详情。
兵部尚书,杨嗣昌也随商周柞等人一齐入宫。
“姜爱卿,折子上所说,可是实情”朱由检将折子放在作案上,脸上没有一丝血色,深邃的眸子中泛着幽幽的蓝光。
心中怒火滔天。
“回皇上,臣敢拿性命担保,折子所言,句句属实,越国使者,还在京城,唐学志他这是犯了谋逆之罪啊,恳请皇上,派人捉拿此贼。”
姜风随后又列数了唐学志十八条罪状。
目无君父,强征暴敛,私通外敌,私造刀兵、私募重兵等等
“恳请皇上下旨,拿唐学志问罪。”
“臣附议”
“臣附议”
“”
兵部侍郎,宋一鹤,右佥都御史,耿良等人纷纷上前附议。
杨嗣昌此刻,也如坐针毡。
湖广之战,唐学志几次救他于危难。
事情的原委,他最清楚。
当初,如果没有唐学志,或许,湖广之战也许将一败涂地。
只因招安之事,才有自己产生了一些分歧。
但,这并不代表,杨嗣昌不喜欢唐学志这个人。
“皇上,臣有话说。”对于唐学志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今天皇帝召见,杨嗣昌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却没想到,姜风等人,将唐学志描绘成了十恶不赦的大反贼,杨嗣昌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此前,因为招安的事情,就因为他替唐学志说过几句话,有些人,还将唐学志列为了杨党。
若是唐学志真被定性为谋反,岂不是他杨嗣昌也成了逆臣
“你还想维护他”朱由检看了杨嗣昌一眼:“哎,有什么话,就说吧,我倒要看看,你今天还怎么为他辩护。”
“皇上,姜大人的话,臣不敢苟同。”
杨嗣昌上前,看了姜风一眼,继续道:
“臣和唐学志交集不多,但此人不喜名利,就拿襄阳之战来说,他的人首破敌军,战功却不争不抢,你们可见过,他有像朝廷发过一句牢骚,催要过一担粮饷”
“反观某些地方兵马,杀良冒功,谎报敌情,克扣兵饷,与之一比,唐学志难道连他们都不如吗”
“据臣所知,占城不过边陲小国,人口不过几十万,只当我大明一个州县大小,唐学志岂会为一个并将王的虚名胁迫占城国王呢。”
“臣倒是觉得,肯定是有人别有用心。”
朱由检听后,觉得要想也有些道理。
商周柞却不认同杨嗣昌的话。“皇上,臣不认同,杨大人的话。”
他稍顿一下后,道:“作为臣子,他理应替皇上分忧,湖广之战时,他却因为一己私欲,阻扰朝廷招安,现在张献忠在谷城,削减兵马,安分守己,连门都极少出来,不是很好吗”
“试想,若是没有招安之策,洪承畴又怎能破李自成于潼关,现在李贼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将其剿灭指日可待了,若是没有皇上的招安之策,岂会有今天的胜局。”
“再者,杨大人说唐学志不图名利,不谋钱财,这才是危险的讯号。”
“据说,唐学志盘踞海外,手握重兵,麾下战船百艘,你说,他啥都不图,那图的又是什么”
说到最后几个字时,商周柞特意加重了语气。
图的是什么
朱由检心神一颤,猛地打了个冷噤。
对啊。
他什么都不图,那图的又是什么呢。
不就是朕的大明江山吗。
“皇上”
杨嗣昌听得瑟瑟发抖,还想为唐学志说几句好话,却被朱由检打断了。
“行了,杨大人,此事,你就别管了,唐学志之事,朕自有打算。”
朱由检脸色煞白如纸,狠狠的瞪了杨嗣昌一眼后,目光停留在了商周柞身上:
“商爱卿,你需加派人手,盯着唐学志,一旦他有什么异动,立即来报。”
“臣遵旨”
商周柞上前领旨后,朝着杨嗣昌藐视一笑。
“姜风,越国使者,你需好生安抚,告诉他,如若唐学志对越国有所图,立即通报。”
“臣领旨”
就在此时,殿外仓促的脚步声传来。
王承恩和小卓子二人,急匆匆的进来了。
承恩手上,拿着一份军报。
“皇上,边关急报”
“六百里加急。”
听到六百里加急几个字时,众臣心神一颤,目光不约而同的朝着王承恩手上的边报望去。
通常,只有非常紧急的军务,才会用六百里加急。
杨嗣昌也浑身一愣。
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哪里的边报。”朱由检内心如火,止不住的颤抖了一下。
李自成在潼关大败,现正向南源逃窜,按理说,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
张献忠在谷城,非常安分。
其他几路人马,譬如罗汝才、曹威等人,也都纷纷投降,再有战事,或许就是辽东了。
“是鞑子,黄台极令多尔衮挂帅,越过了长城,兵峰直指高阳。”王承恩气喘吁吁的回道。
高阳,孙承宗的家乡。
平贼刚刚有些起色,边关又起战端。
鞑子大军,来势汹汹。
朱由检一下子陷入了深思。
想了一下后:“拟旨,让宣、大、山西三总兵入卫京师,卢象升尚方剑令督天下援兵。”
王承恩立即拟旨。
“皇,皇上,鞑子兵分两路,右路大军,由杜度统领,似乎有进山东的迹象,山东兵力空虚,恐怕无法能抵挡啊。”
兵部侍郎宋一鹤得知,鞑子兵分两路后开始为山东担忧起来了。
“山东,告诉卢象升、孙传庭,一定要将鞑子,挡在通州以北。”朱由检有些束手无策。
山东经历了吴桥兵败后,实力大损,自从东江落入鞑子之手后,山东已经不再是支辽前线。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