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黄台吉已经带着马队退回了耀州。
大营内,众将领,济济一堂。
中间一只巨大的火炉,烧的非常旺盛,火炉上方,吊着一只水壶。
营房中,没有人说话,只有那壶烧开的水,一直在霹雳破了冒着热气。
众人的脸色非常难看,尤其是多尔衮,几乎是一张铁青的脸,如果眼力好的人,能看到他的手都在微微的发抖。
黄台吉满脸的疲敝,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
整个人精神大不如前,浑身上下甚至连那皇者之气都已然不见,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咳咳咳
咳嗽两声后,身后的太监,连忙帮他捶捶背。
黄台吉却挥手,让太监退下后,才徐徐道来:“这一仗,不怪你们,是朕轻敌了,没想到唐学志的炮舰如此犀利,短短几年,此人已经成为了大清国的劲敌。”
“都来说说,后面该怎么办吧”
咳咳咳
“皇兄,唐学志不过是仗着几门大炮,咱们八旗铁骑也不是吃素的,不如,让臣弟带兵,连夜杀回去,趁着他们还没回过神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阿济格脸色同样是很难看。
今天死的大部分都是他的人。
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旗兵被人打成这个样子,如果不能挽回败局,后果不堪设想。
“皇阿玛,唐学志重兵全部集结再盖州,不如让儿臣带兵突袭复洲和永宁,到时候他们肯定会方寸大乱。”豪格站出来请战。
唐学志不是想决战吗
你不就是依仗炮舰吗,那好,我现在突袭远离海港的复洲和永宁,吸引你的主力出来决战。
到时候,看谁能耗得过谁。
黄台吉心神猛地一愣,似乎明白了什么。
不过,这一仗已经耗费了八旗铁骑大多的精力,代善带着几万人去了镇江。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还有几万大军在锦州。
分散了他们的力量。
更重要的一点,唐学志得到了广宁粮草的补充,此前又攻下了盛京。
反观自己,损兵折将,粮草都被丢的差不多了。
锦州之战,打了一年多,补给已经非常困难了,如果再跟唐学志决战,就算
黄台吉此刻已经精力不济,不由将目光看向多尔衮:“十三弟,这一仗,你怎么看”
多尔衮心中轻叹一声,目光朝众人看去:“皇上,诸位将军,其实我在想,咱们不仅不应该再进攻,而是应该尽早结束这场仗。”
从盖州回来的路上,多尔衮也在不断的反思。从锦州之战开始,所有对唐学志的战争,他们都没有占到便宜。
粗略计算,仅仅在对唐学志的战争中,满蒙汉万多精锐,这还不算草原各部的损失。
反而唐学志和王延臣等人,越战越勇,士气高涨。
今天盖州城下那一仗,更是颠覆了他对火器的认知。
此时多尔衮还没达到历史上,入关以后那样有着雄霸天下的野心。
甚至再过几天,等到朱由检吊死煤山,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山海关时,多尔衮都没想过,要入主中原。
他们充其量只不过是带着兵马抢点人畜粮草回去罢了,这个时期多尔衮、黄台吉和历史上,那些草原民族,带着铁骑越过长城劫掠,没有什么分别。
也就是为了抢口粮食,何必跟人家拼命呢
“啊,十三弟,如果真的结束战争,我们那么多勇士不是白死了吗,八旗铁骑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不如让我和豪格各带一万骑兵,先突袭了复洲和永宁,跟唐学志打一仗,在撤退。”阿济格听多尔衮提议撤退,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堂堂点挫折就撤兵呢
传扬出去,大清国的颜面何在
草原诸部,将会怎么看待他们
“对啊,亲王殿下,皇上,可不能退啊,咱们就这么退了,明人还以为咱们怕了他们呢。”
“那些该死的尼康,根本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他们只不过依仗着大炮而已,皇上,让我们跟随豪格贝勒一起去复洲吧,一定要让唐学志血战血偿。”
“明国人打仗不怎样,只是依仗火器优势,去复洲,他们的火器绝对发挥不了作用,皇上,您就下令吧。”
阿济格此话一出,遏必隆、阿图多等人纷纷请战。
黄台吉叹息一声,从椅子上站起来,伸手在火炉上方烤了烤,等稍微温暖一些后,才开口。
“去复洲的却是避开那些大船的好办法,可是,哪怕唐学志没有战船,他的人马依然不容小觑。”
黄台吉咳嗽两声,继续道:“你们忘了,乳峰山下,他曾经以一万多人,抵挡了我们个时辰。”
“后来,火力突然不济,朕认为,那只是唐学志的炮弹被打光了,如今,他们跟战船会合,肯定得到了补充,而我们这边,马队经过长途奔袭,早已疲敝不堪,我们不能拿疲敝之师,去和唐学志硬碰硬。”
“因为,就算打赢了,大清铁骑也将遭受重创,朕已决定,答应唐学志的要求。”
什么
答应他的要求
“皇上,不可呀,辽河以西,可是太祖亲手打下来的,如果拱手送给明国人,对不起祖宗啊。”
“皇阿玛,辽河以西可是沟通咱们和草原之间的重要通道,可不能拱手送人啊,让孩儿带兵去吧,一定能将希福大人他们抢回来。”
黄台吉想答应唐学志的要求,众将感觉天都快塌了。
他们和明国征战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多少勇士埋骨他乡,多少忠魂战死沙场。
谁都不愿意看到,祖辈打下来的基业,就这么送回去了。
咳咳咳
黄台吉抬手,示意众人平静下来:“朕说的答应唐学志的要求,并非答应将辽河以西全部还给他们,而是有底线的,孟爱卿,还得你再跑一次盖州,亲面唐学志。”
辽河以西,肯定是可以谈的。
只有先稳住唐学志,将人换回来,丢掉的领土,还开再拿回来。
黄台吉觉得,现在最主要是先平息战事。
今夜,对于遏必隆等人来说,注定是个难眠的夜晚。
另一边,上千马队,护送着唐学志和王延臣等人,来到了盖州港口。
马队中,几辆豪华的马车尤其的显眼。
最前面的一辆马车内,坐着一个端庄秀气的女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