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隋说书人 > 406.乘兴而来,意兴阑珊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406.乘兴而来,意兴阑珊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其实这也就是杜如晦。

    你要换个信佛的人,或者心有虔诚之人和李老道这么聊天,一听他不管是对佛陀也好还是三清也罢,说的那些不是人的话指不定一拳就招呼上来了。

    对神佛仙人大不敬,亏你还是个道士呢。

    但杜如晦却懂,懂道长说的意思。

    并且深以为然。

    因为确确实实是这样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这话是什么意思浅白一点说,就是韦杜两家,距离天空,只有一尺半的距离。。

    能被人如此说,可见韦杜两家的能耐。

    也确实,如果纵观历史,这两家出了不知道多少宰相。单不以朝代划分的话:韦弘敏、韦承庆、韦巨源、韦安石、韦温、韦见素、韦处厚、杜如晦、杜淹、杜佑、杜元颖、杜审权、杜正伦这些人最后可都到了那位极人臣的位置上面。

    而韦杜两家最出名的是什么

    其一、刚正清廉。

    其二,德学并举。

    其三,敢担大任。

    最关键的是,这两家还是世代姻亲。

    通家之好。

    两个价值观世界观乃至门风都一样的家族,强强联合,韦杜两家盛名之下的底蕴可想而知。

    在这股家风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读书明理对他们而言,就如同吃饭饮水一般。平日里观察也好,效仿也罢,面对那些德行兼备的长辈,他们会快速完成人生中的积累,进而生出自己对这個世界的看法。

    而对于杜如晦来讲,这个从小便愿以律法而正天下的书生,在看了无数县志、走了许多人家,秉持着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的个人信条,从一片祥和的文帝大治,到现如今才几年的光景,就已经天下大乱的社稷飘摇他自然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

    只是有了看法,但真正要想明白,还需要时间。

    可此时此刻,李臻的话却让他心中有了一种很玄妙的明悟。

    一时间想不透,但又觉得有了方向。

    思前想后的,一时间竟然失神了。

    而捧哏的不说话,这撂到地上的话头李老道也不打算捡。

    只是远远的看着那悬空的僧人再讲着那些大道理。

    可听来听去,发现对方也只是张口佛陀说,闭口佛陀言。

    虽是虔诚玄妙,可终究少了一份人气。

    眼神里闪过了一抹失望,同时微微摇头,叹息了一声:

    “唉。”

    倒不是说他瞧不上玄奘。

    而是怎么说呢。

    就说李臻他自己吧。

    作为一个说书先生,隋唐肯定是所有说书先生绕不开,也必须要会的一个故事。

    但他说的不好。

    这个不好不是说李臻不会,或者是说时候嘴里拌蒜,不通顺。

    并不是。

    而是他少了一份代入感。

    他的隋唐,是跟师父学的。

    而师父的隋唐,是跟师爷学的。

    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几乎没什么改动。

    讲来讲去,无非就是秦琼锏打三洲六府,李元霸双手撕人外行或许觉得好听,可对李臻而言,他就是在背课文。

    前人一代一代完成的隋唐演义,几乎把所有能拓展的方向和故事都给说完了。以至于现如今的后人们就算想多加点东西内行的老先生们也不会认可。

    至于观众里的外行也会觉得不如电视剧来的好看。

    所以,在自己挑生意后,李臻基本就不说隋唐了。

    因为觉得没意思。

    自己嘴里说的,和小时候趴收音机前听的故事一模一样。

    几百块一张票,人家听你来这复读机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把评书这个行当重新带火的原因。

    李臻不想当复读机,所以他就要逼着自己搞出来新东西。

    评书版的天龙八部也好,“遗作”四大名捕也罢。这些现代文学,对于新一代的观众和老一代的观众而言,都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

    他抓住了商机,也肯卖力气,加上祖师爷赏饭,所以成功了。

    就算是死,他也不遗憾。

    因为他替评书门里的师兄弟徒子徒孙们重新找到了一个新菜,让大家能继续吃这碗饭,而不是混吃等死。

    但是。

    如果说曾经的“隋唐”只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故事那么眼下的隋朝就是一场梦,李老道某一天大梦初醒后,那么无关真实虚假,他觉得自己再说起隋唐时,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版本。而这个版本,一定会被世人所铭记。

    铭记的,是那个名为“李臻”的道士或许不算波澜壮阔,但至少问心无愧的人生。

    而也正是因为他“见证”了李臻这个道士的所作所为,也见到了秦琼、杜如晦、杨广、宇文化及甚至没在隋唐里出现过的李侍郎、玄素宁、飞马城这些人

    这些人,就是一条被他走过的路。

    当来到了路途终点,和观众说书时,同样是在总结以天下苍生中,一个打且末出来的小道士的视角,在千篇一律的三洲六府铜锤破天的剧情下,给大伙讲一个很新鲜又很真实的故事。

    因为经历过。

    因为见证过。

    所以,坐在桌前的先生,说的生动,说的真实。无论书里什么内容。失忆、悔恨、喜悦、愤怒种种情绪,作为说书先生,他都可以完完整整的带给坐在现场乃至收音机或者耳机前的诸位们。

    这,是名为李臻的道人走过的路。

    无真有假,无多有少。

    风风雨雨,刀光剑影。

    谷峻tspangt荒唐一生,谈笑一场。

    喜欢听就追,不喜欢听您改挑别的节目。

    怎么都行。

    说书先生讲述的只是一个道人在这隋末乱世的一生。

    他亲眼见证过的一生。

    如此,便可以了。

    可眼前的玄奘呢

    李臻觉得他差就差在了这。

    他讲的,是佛陀讲的。

    不是自己讲的。

    他的道理,是佛陀的道理。

    不是自己的道理。

    虽然明知道自己在吹毛求疵岁数不大便已经佛法高深的御弟哥哥能做到河水生香,为苍生祈福,已经很棒了。

    可是

    那毕竟是唐三藏呀。

    毕竟是“师父”呀。

    哪怕明知道他还在成长,可李臻还是有种期待没得到满足的失落感。

    叹息之后,乘兴而来的他意兴阑珊。

    恰巧这会儿一阵微风吹来。

    那群白日烧荒闲出屁的有钱人面前聚成火堆的香料,被这风搅合的是乌烟瘴气的。

    李老道扭头看着若有所思的杜如晦,想了想,来了句:

    “老杜啊。”

    “”

    虽然被叫做“老杜”,可听着这称呼从道长嘴里出来,怎么都比那声“克明”舒坦的杜如晦点点头:

    “道长。”

    “咱们走吧”

    “走”

    杜如晦一愣。

    这来了还不到盏茶的时间。

    说白了,刚到,就要走

    李臻却应了一声:

    “走呗,待着也没意思了。”

    “不听了”

    “不听了。听来听去,我不如找几本佛经看呢呸福生无量天尊,罪过罪过,弟子知错了。”

    胡乱的摆摆手,示意被他砍了脑袋的三清别怪罪他动了邪念,道人摇头晃脑:

    “走了。去买些吃食,晚上咱俩好好喝一杯。”

    “”

    下意识的看了那和尚一眼,又看了看道长。

    杜如晦点点头:

    “也好,我也觉得这位玄奘法师的经里有种求不得的解脱。不听,便不听罢。话说道长”

    俩人直接沿着岸边的土坡就往集市的方向走。

    一边走,杜如晦还一边来了句:

    “上次在弘农,道长记不记得说过一种鸡子。好像叫什么叫花鸡那东西听着倒稀罕”

    “那个啊那个容易翻车啊”

    “翻车”

    “就是做不好火候温度什么的要求很讲究的。咱们吃白斩,怎么样”

    “白斩鸡又是个什么鸡”

    “嫩嫩的鸡。”

    “多嫩雏鸡”

    “老杜啊”

    “啊”

    “你这样犯法的。”

    “”

    闲聊之中,道人和书生一步一步的离开了河边。

    而悬天而坐的僧人不知何时,也重新闭合了眼睛。

    经文声依旧平和。

    只是不知是否是错觉。

    他的语气,稍微比平常快了一些。

    但察觉之人甚少。

    因为此时绝大部分聆听经文的善男女,此刻都是双手合十闭目祈祷。

    听不懂没关系。

    只需要知道大师在替自己死去的亲人超度,便可以了。

    他们的心愿就这么简单。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隋说书人》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隋说书人》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隋说书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隋说书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