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隋说书人 > 415.事在人为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415.事在人为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道人口中的言语,百者听来千种想法。

    可无关真实,在场之人都听出来了,道长的言下之意。

    救人,与杀人一样。

    杀一个人,是犯了罪。道长却指向了秦琼。

    何意

    拿对方举例而已。

    这位军爷杀一个人,便只是个普通军卒。。可是,如果他杀了百人、千人、万人身为军人,他会走到哪一步

    国之柱石

    骠骑将军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屠

    名垂千古的名将

    无论哪一样,他都是从一個小小的军卒做起来的。

    同样的道理,菩萨是因为普度的众生多了,才成了菩萨。而菩萨在成为菩萨之前,也是从一人开始救赎。

    道长之意便是如此罢

    杜如晦听懂了么

    自然听懂了。

    可问题是听懂了与说得过去是两码事。

    读书人是贪心的,救一人,在他看来就是本分。同样,他也相信,道长应该明白救一人与救万人,在同等的时间条件前提下,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可这件事的死结不也就在这里了么

    就是因为不知如何救这一郡之人甚至说句夸张的话。一个诏狱司小小的七品判官现在竟然妄图代替那些大人物的考量,打算去救那一郡之民

    这是何等的狂妄

    何等的狂悖

    可在李臻看来,这就是杜如晦啊。

    这就是那位房谋杜断名垂千古的杜如晦。

    人不狂,没出息。

    才高一等之人凭什么不能恃才傲物

    人家有那本钱。

    可说归说,他却不愿让老杜钻进那牛角尖。

    甚至在李臻心底都明白。

    狐裘大人是对的。

    河东之难,难在秋冬。

    连他在坚定了去河东的信念时,都没敢说自己能救的了所有人。

    不可能的。

    河东之罪,是战之罪又非战之罪。

    这个年头的农业生产力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讲,是无比低下的。若现在能有别的现代穿越者来到这边,听到了这些名垂千古之人在那聊河东的情况时,可能会忍不住问上一句:

    “错过春耕种粮食,那换种别的不就好了”

    是啊,放在现代人那,初春种麦种稻,春夏种玉米,或者是阳历5月去种高粱不就好了

    何必这么难

    但实际上并不然。

    首先,现代科技的种子,是一代一代进行了人类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为了优化而进行过基因改良的。

    就单说高粱,高粱分早熟和晚熟品种。通常早熟品种,要在第一积温带,5厘米厚度的耕地温度恒定在10到15度时才能发芽。晚熟品种则适合第二、第三积温带温度上升到适宜条件时播种。

    这是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

    可是,现在马上就要三月份,按照阳历年的说法,时间已经到了四月下旬了。高粱的早熟品种最佳播种期已过。

    而晚熟高粱种到现在还没出现呢,那是千年之后的事情。

    怎么办

    没得办法。

    其他作物也都是如此。

    现在不是21世纪,甚至连明朝的小冰河期还没到。

    按照科学的说法,隋唐时期的气候,严格意义上来讲,才是整个北半球天气刚刚“由寒转暖”的开始。

    所谓的开皇、贞观、武周、开元这些大治之世,百姓能吃饱穿暖如此富足,都和气候脱开不了干系。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风调雨顺对一座王朝的重要性。

    而在这个时代,神州大地所种的五谷,黍、粟、稻、粱、菽这些都是属于早熟粮食,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种进土地里。

    否则,在这个冬日远比后世冷,夏季要比后世凉快的时代,错过了春耕,这一年便是真正意义上的颗粒无收。

    根本和后世那种中原地区一年两熟,江南一年三熟的产量天壤之别。

    别的不说就说李臻这边。

    他是在西北出来的,且末那边已经有胡商种起了棉花,可棉花却并非用来制作衣服,而是用来“赏”的。

    你就说你受得了么

    生产力、科技、甚至是道路运输的限制,让这个时代的人必须顺应天时。逆天行事,注定是死路一条。

    或许别的穿越者人家有系统,人家有老爷爷可对于一穷二白的李臻来讲,他纵然脑子里有万般想法,此刻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个时代的基础上做文章罢了。

    救一郡之民,不是一拍脑袋,只身就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臻看起来并不急的原因。

    因为,大家都在一起努力。他在努力,老杜在努力,狐裘大、甚至武则天他爹、孙静禅他们都在努力。

    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

    集体的力量却可撼动山岳。

    等。

    再等等。

    再等等

    “唉”

    杜如晦忽然一声长叹。

    他听懂道长的意思了么

    一开始没懂,可这会儿却思考明白了。

    端着酒碗,他面向众人,平声说道:

    “诸位,对不住是在下扫兴了。杜如晦给各位陪个不是,请。”

    红缨率先摇头:

    “克明兄之忧,我亦明白。还请放心,小姐已经来信,河东之事,飞马三宗自当不会坐视不管。”

    大财主给了一颗定心丸。

    秦琼同样端酒:

    “某是军人,能做的只有上阵杀敌,若是经营一郡之事,还真有些无从下手。不过但凡有需要帮忙的,等某战事结束,便出发河东,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谷轼tspangt“唔嘻嘻”

    笑嘻嘻也端起了酒碗:

    “我过几天也要去瓦岗那边发财,不过你要是有什么麻烦,或者要打探什么消息的话去血雾书院让人喊我就可以啦。你就说你找血幽姬我很出名的,他们都认识我,我若不在,你就把你的难处说出来,他们能帮肯定帮你滴还不用给银子哟”

    “”

    满不在乎的把自己的身份如实报出。

    笑嘻嘻毫不做作的说道。

    “阿弥陀佛杜施主,若需要帮衬,只需言语一声。天南海北,贫僧定无推辞”

    “哈哈瞧见了吧老杜”

    听着他们的话,李臻再次勾住了杜如晦的肩头。

    “城楼高万丈,全靠朋友帮人多力量大,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世间万般事,无非四个字而已。”

    “哪四个字”

    杜如晦问道。

    “事在人为。”

    叮

    道人的酒碗与他碰到了一处。

    “诸位,干啦”

    春风一度,肉香弥漫,酒香正酣时。

    书生饮酒入喉。

    甘冽无匹。

    而看到杜如晦那终于舒坦了的模样,手里拿着整个锅里,最长最厚,被锅沿烙出一个巴掌长度的锅贴大饼

    没错,就是秦琼呼的那个。

    李老道喝完了酒,索性起身:

    “来来来,光喝酒没啥意思。”

    说着,他扭头一看笑嘻嘻:

    “我教给你那个西皮流水的板儿还记得吧”

    平平无奇的小眼汉子眼睛一亮:

    “你要唱小曲儿”

    “嘿嘿,对呗”

    “那我给你敲”

    拿起了竹筷,笑嘻嘻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朝着桌面落了下去。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标准的二六板出来,就见道人唱喏一声:

    “嗯嗨呀唱的好记得喝酒啊你们”

    “叮叮叮叮叮叮”

    “这一封啊书信来的巧”

    “叮叮叮叮叮”

    高亢而清爽的声音,伴随着简单的竹筷敲击,合到了一起。

    “天助黄忠成功劳”

    黄忠

    其他人一愣,但笑嘻嘻和李臻都不管,一个敲,一个唱。

    “站立在营门高声叫”

    “叮叮”

    “大小二郎啊听根苗”

    犹如发号施令的将军,道人凤眼微眯,面含得意:

    “头通鼓”

    “叮”

    “战饭造”

    “咚”

    看着不敲筷子,反倒用拳头瞧桌子的笑嘻嘻,李老道声音又高了一度:

    “二通鼓”

    “咚”

    “嘭”

    秦琼听着有趣,跟着笑嘻嘻的节奏空拍了一巴掌。

    “紧战袍”

    “三通鼓”

    听到李臻唱到这句时,随着李老道那从腰间抽出来的长刀贴饼,笑嘻嘻忍不住跟着一起唱道:

    “刀吃鞘”

    但她还是拿捏不住那湖广音里“出”和“吃”之间那微妙的平衡,比起道人那洒脱中犹如快刀一般锋利的“刀出鞘”,还是差了不少。

    让她不满的嘟起了嘴。

    可众人听着却非常舒坦爽快,只觉得这种闻所未闻的小曲儿,听着味道可太舒坦了。文網

    “四通鼓把命交”

    “向前各个具有赏,违令项上吃一刀”

    一边唱,道人还一边拉山膀,原本消瘦的身躯在他刻意的挺胸下,显得尤为威武。

    “三军与呀啊爷归营号”

    看着众人,道士眼睛一眯,眼里的得意与志在必得如若实质:

    “到明天啊啊啊”

    一个高腔猛然拔出。

    摇头晃脑的黄忠发出了最得意的一句:

    “午时三刻成功劳”

    “咚咚咚咚咚咚”

    “叮叮叮叮叮”

    在自发的筷子与巴掌的敲击下,道人唱出了心中那可以无比清晰被众人感知到的信心与追求。

    河东之事,定会成功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一旁,一直吃肉吃饼的兄妹俩三黑一白四只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面露得意之色的先生

    彻底呆住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隋说书人》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隋说书人》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隋说书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隋说书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