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很烂,尤其结尾最仓促、最烂。
虽然不想承认,但事实的确如此。
每一名写作者,都不想有这样的结局。大家各有理由,或情非得已、或热情退去,或干脆我某某人做事,何须向他人解释
这本书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些曲折。
从最早的书名和简介大家应该看得出,我是想写一本轻松欢快、有反差感的董卓小说。由历史上董卓凶虐残暴,和穿越来的主角格格不入,还必须要爱民如子展开故事。同时,夹杂一些现代人的骚操作,建立起整本书的吸引力。
可惜,真的一波三折。
最开始写的时候,感觉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好点子。随后就被告知,不能写太多董卓暴躁凶虐的情节,原因大家都懂得的,怕宣传不正确嘛。
反差就此少了一半,好在董卓这个人物自带历史滤镜,少了些描写也有读者观看,成绩居然还不错。
十几万字前那段时间,我是觉得一切真好,每天醒来都有点子往外冒。
但很快,不出意外地就出了意外。书上强推时被举报了,原因是美化历史罪大恶极人物,需要整改。
说实话,当时我都惊呆了:已经不写董卓恶行了,且书中的主角是穿越而来,不是历史上的董卓了,难道这也不行
是的,不行。
没办法,大纲作废,只能整改。
在此要感谢我的签约编辑盛夏,是他据理力争才保住了这本书,忙前忙后还要听我的抱怨,真心很感激。
甚至,他还帮我想了新的书名我在三国收义子,从这个角度继续写。
但大家也看得出,从最早的暴躁董卓却爱民如子,到我,董卓,爱民如子,再到我在三国收义子,说实话已经是三本书了。
自己写的时候,都感觉有些错乱。
甚至还忍不住在书中吐槽,我在三国收义子的系统设定,就该是想方设法忽悠别人当义子,然后获得奖励才对。
而读者们看我在三国收义子,却发现除了已主动送上门儿的义子吕布,整整60多章没一章在说收义子的事儿。
这不纯纯电信诈骗,欺骗人感情嘛
尤其改了书名后,原本的系统还显得很鸡肋多余。整本书脉络不清、动机不明,像一个精神分裂的病人。
那时候我已不知该怎么写了,只能插科打诨玩梗一天混一天,心力疲惫。
长痛,还是短痛
割,还是不割
这是个问题,还是個每天都会不由自主跳出来的问题,精神内耗极其严重。
然后,我就看到了二舅
当然,这是玩笑话,我并没有被治愈,反而更抑郁了。
在编辑争取到最后一次改书名,安排了限免推荐后,发现这本书已回天乏力,就知道再耗下去已没意义。
于是迅速填坑、匆忙收尾,最后就是虎头蛇尾。
在此,真诚向看书的朋友说声抱歉。
虽说也想过以董卓太强大了,后期没啥写的来欺骗自己,但事实上失去主线后,后面写得就是不知所云。
我没本事儿骗人,也骗不了自己,更没资格期望获得原谅。
至于说以后有什么打算。
能有什么打算
休息一下收拾精神,弄好新书大纲继续写新书呗。
新书的选题还是三国,却绝不会是什么历史恶人。但满心欢喜跟编辑和读者讨论时,没想到争议居然挺大,说新书属于剑走偏锋。
三国题材夹杂着现代元素,感觉听怪异的。
可我感觉写得好,那会是真滴有趣,接地气还多了不少的互动空间。编辑和读者却提醒,结果大概率会水土不服,然后茅房里打灯笼
人生,就是这么有趣啊。
但我还是打算去写,前半生已经够失败了,还有啥不能接受的
江湖路远,期望我们还能再见。
祝各位一切安好。
隐于深秋86
202282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