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到了8月末,首都这边的天气也没有老家那么热,但军训还是热的够呛,即使她们每天背着军用水壶,也觉得每天嗓子眼儿里干干的,因为还要一直喊口号,皮肤晒的有多黑,丁薇都不想说了,毕竟这年头可没防晒霜让你保护自个儿。
她虽然年纪不大,表现力却极强,尤其在军训这方面,更不愿意输人一等,搞得班里的这些哥哥姐姐都十分佩服她,除了讨好她当助手的时候给他们放点水,别那么严苛外,还会时不时的买好吃好喝的投喂她。
因为年龄小的缘故,丁薇从高中开始都是被同学宠的,所以到了大学被这些人投喂,也没觉得有啥不好意思,反而接受的理所当然,不过军训的时候她比平时更严苛的对待他们就对了。
“嘿,你这小没良心的,都收了我们买的冰糕了,咋还这么铁面无私呢,我那手就没贴住裤缝而已啊,用得着打的那么疼吗你这小丫头,过了啊,哥生气了。”
“哥,这么多班在这儿互相叫着劲儿呢,你说我要是对你们放松警惕,是不是默认咱得倒数第一别人是一个教练,咱班还多了我这个助教,既然教练这么信任我,我觉得我不能浪费这么好的机会,我肯定好好的招呼大家,争取咱班拿第一名,有了这个殊荣,咱这也算是在新生里出名了,你们说是不是”
能学医的,哪一个不是曾经班级里的佼佼者,这脑袋瓜一个比一个聪明不说,还都有不服输的劲儿。
其实他们也不是真的想让丁薇放水,不过是想靠这个调侃下这无聊的军训生活罢了,如今被小姑娘这么当面点出来,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大家谁也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该宠的时候还是得宠,当然,丁薇也没让他们失望,时不时的也会请大家喝汽水吃冰糕解暑降温,要不是不好买西瓜,她能买十几个西瓜过来犒劳大家。
来而不往非礼也,丁薇这么大方,班级里谁不喜欢她尤其她年龄还最小,又会说话,连带着朱霖和陶慧有时候都会忍不住拿点小零食投喂她,那种下意识,连她们自己也想不明白这是因为啥。
如果当天训练太累,丁薇也会和秀敏选择在学校吃饭,吃完饭短暂休息,才骑车回家。
到了家喂喂鸡,喂喂狗,俩人就会主动拿起书去学了,学校已经开学,借书证也发给她们了,所以现在可以在图书馆借书了。
四合院虽然通了电,但八十年代初的电压始终不稳,尤其夏天用电高峰,经常停电。
所以家里她们俩备了好多的蜡烛,停电了就点上蜡烛挑灯夜战。
蜡烛用的很快,用完的蜡烛收集起来,重新熬成蜡水,加入线,放在一个合适的模具里,就能自动压制成新的蜡烛,别说丁薇做这个得心应手,就连秀敏也会,所以蜡烛算起来,那可是比煤油灯还要省。
院子里有压水井,也有自来水,她们习惯用地下水,自来水也就事件紧的时候才会用。
水费是按人头收的,她家常住人口登记的就是她们俩,所以水费一个月一个人五毛钱,一个月就是一块钱,不算便宜。
电费三毛度,在平均工资才几十块钱的年代里,绝对算贵的了,所以很多人家都还用煤油灯照亮,电灯就算是开,也只开一会儿。
至于家用电器,有钱人家也不可能什么都买,毕竟有些还得需要华侨券才能买得到,普及怎么也得到八三年之后了。
丁薇打算只要一有机会,她就买冰箱,夏天真少不了冰箱啊,冰镇过的水果和饮料,真的是太清凉了。
至于电扇,家里虽然没有,但是宿舍有,吊扇,晌午睡觉的时候开一会儿,别提有多舒服了,当然,在学校也有电表,他们这边的电费也需要自理。
家里这边,她打算明年再装,今年家里需要好好拾掇一下,过几天闲了,还得找工人将屋子里重新粉刷一下,一天天的,慢慢收拾,不能急。
其实首都的夏天比起他们老家的夏天,至少错好几度,没那么热,老一辈也讲究心静自然凉。
日暮十分,巷子胡同里的老头老太太拿着蒲扇坐在大门口聊天纳凉,氛围感极佳,也是往后岁月回忆起来,最有镜头感的一幕。
军训是没有休息日的,顶多周末的时候军训半天,下午不上,但不会给你放全天假。
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每周六个工作日,学校也是六天课,所以只周末休息半天,即使是半天时间,也让大家高兴的不得了,洗澡洗衣服,女生宿舍楼只用半个下午的时间就将衣服挂满了整个阳台,反观男生宿舍这边,只零零散散的几件衣裳。
如今丁薇和秀敏是两边跑,经过他们蚂蚁搬家似的努力,总算将如今的宿舍布置的像那回事儿了。
周日上午她们在学校军训,下午回家才发现门缝里塞了一张纸条,打开一看。
“呀,我兰姐上午来了呢,说是拿了些东西,放在了隔壁牛大爷那儿,让我回来去取,真是不巧,我们没在家,”
丁薇赶紧去了邻居家,牛大爷一看丁薇,就赶紧朝她招手。
“来来小丫头,你姐姐来看你了呢,我跟她说你去学校了,她可能还有别的事儿,就没去学校找你,说是回头再来看你。”
丁薇谢过牛大爷就回了家,打开丁兰拿过来的东西一看,就笑了起来。
“这是我婶子腌的酸黄瓜、剁椒酱、韭花、芥菜丝,可好吃了呢,我姐千里迢迢的给我带过来,真是有心了,咱俩这段时间下饭菜有着落了。我记得干妈的韭菜花做的也是一绝啊,是不是”
姥姥家每年都做韭菜花,做好的韭菜花就会给几个姨姨家分几瓶,不仅姥姥的手艺好,姥爷也非常擅长做这个,所以妈妈别的没学会,单单这个手艺堪称一绝,够她显摆好些年
如今丁薇这么一说,陈秀敏先是一愣,然后诧异的看向丁薇。
“你还知道这个啊我一直觉得这玩意儿在咱们农村没人稀罕,你要是喜欢的话,回头我让我妈给咱寄过来点儿,我家每年都做好些”
丁薇赶紧摇头,“哎呀不用,你看我姐不是拿过来一大瓶了,够咱吃好久了,这东西吃不多,也就吃面条的时候往里面放点,或者新出炉的热馒头往里面一夹,又辣又香,好吃的很。”
韭菜花啥的,的确没人稀罕,但做出来的味道,却是一种追忆。
“我这才觉得少点啥,为什么咱家里不种点韭菜呢”
丁薇无奈的摇头,“我妈说家里不能种韭菜,一茬接着一茬的割,寓意不好,回头看看能不能给后墙那儿种点,不过背阴的话,估摸着也长不好,咱就俩人,凑活着种点得了。”
家里的青菜都已经长起来了,不过太细小太嫩,抓一把还不够炒一盘,所以吃菜还得去买一些。
好在这个季节的菜多,即使晚点去菜站,也能买的上,无非就是品相不好,相对而言,价格也便宜一些。
“注意到没如今私人卖菜的越来越多了,这些老人家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偷偷摸摸的在巷子里卖菜,他们的菜不仅便宜,还水灵,你说谁不爱去啊,关键也不给你缺斤短两的,咱家这么大的地方,明年一定好好种菜,多种一些,兴许还能赚点零花钱呢”
“何止是卖菜的啊,我看还有卖卤肉的,馒头包子油条,都有人偷偷的卖了,也没人管,”
“这事儿啊一茬一茬的,听风就是雨,紧一段儿松一段儿,但是你看咱在学校买东西,是不是都不要票其实这就是放开的一种趋势,而且商场里也越来越多的东西出两种价格了,给票的便宜一些,不给票就贵一点,老百姓都选择贵一点的,说不定哪一天,这些票就没用了。”
“他们出摊还挺早的,明天早上咱早点去喝馄饨,省的咱们再做了。”
这年代的饮食没有那么脏乱差,都很干净卫生,食材也都是真材实料的,能简单的在外面吃,干啥还要自己再去做,为了省事儿,丁薇决定多在外面吃,顺便帮妈妈找找,有没有合适她干的生意。
以前她没想过这个问题,可现在他们家有这么大的房子,为什么不利用起来
最多到明年年初,形势就一片大好,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捞住放开之后的第一桶金。
除了卖小吃成本低外,其他倒腾服装、电子产品这些并不适合爸妈去干,主要她也不放心他们去南方倒腾这些,她自己也没时间,那就只有将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做这些小本生意。
小本生意虽然小,但只要稳扎稳打,也是比上班强的,只要爸妈能稳定住,将来三叔三婶也可以过来帮忙,京城的市场,可不是小县城那仨瓜俩枣能比的,尤其这里还是什刹海,不久的将来就是旅游景点,周围都是人,哪怕夏天卖个冰糕饮料的,也能挣不少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