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活埋大清朝 > 第152章 这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52章 这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打仗毕竟不是打架斗殴,个人的勇武在集体的力量面前是不值一提的,特别是拥有集体力量的一方还拥有“火球术”和“烟雾术”这样的妖法这简直就是开挂的存在啊

    开了挂的“火球术”和“烟雾术”将原本也能结阵而战的清军绿营老兵彻底打乱了,使得他们既没有火力上的优势,也失去了集体打架的力量。面对数量比自己少了几百,但是却能结阵冲锋的锦衣卫少年们的突击,当然会一触即溃了。本来就非常混乱的队形,直接被冲垮冲散,已经被“火球术”和“烟雾术”折磨到崩溃的清军老兵都完全失去了斗志,只是哭喊着的向黄埔村内逃去。

    实际上,这些人能坚持到白刃相交才败下阵来,已经充分说明他们的素质了。但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在使用冷兵器的步兵白刃交锋中,散兵逆袭军阵的事儿不能说没有,但发生的概率极低。如果不是双方的武力值和士气差太多,那是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的。

    而朱和墭手底下的这些少年锦衣卫虽然武艺平平,但是他们士气却高涨到了极点他们不仅是在替朱家、替华夏道统打仗,更是在替死难的亲人们报仇雪恨

    尚可喜和他的旗军、绿营兵在广东二十年,真的是杀人如麻,倒行逆施,现在跟随朱和墭的这些少年和壮丁,几乎都是尚家仇人。

    现在吊打清妖绿营兵的场面,都曾经出现在他们的梦中。

    现在美梦都成真了,还有什么理由不拼

    所以当弥漫在黄埔村码头这里的迷雾彻底散去之后,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清军败绩,明军大胜

    失败的清军现在根本止不住颓势,也无法依托黄埔村内的房舍抵抗。每个人都拼了命向西逃窜,连曾起昭这个狠人副将也没了法子,只好被亲兵“架着”一块儿往西跑。在村子西头还有一座码头,停靠着十条属于虎口水师协的战船这可是他们唯一的活路,得赶紧跑啊

    可是他们还能跑掉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很快陷入仇人战争的汪洋大海了仇人实在太多了,这座凰州岛上的大部分居民,也是他们的仇人啊

    “败了,败了,败了清兵败了”

    “三太子的兵已经冲进黄埔村啦”

    “三太子要赢啦”

    “势如破竹,太好啦”

    “杀,杀光这些清兵”

    “快快,放鞭炮,敲锣打鼓”

    这个时候因为黄埔村这边的清军溃败和明军大胜叫得最欢的,并不是朱和墭和他的手下而是在珠江南岸围观的群众

    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一下子都起来了,就差舞狮子了。

    清朝的广东人好像还是很喜欢看热闹的,特别喜欢看清军挨揍的场面。历史上英吉利人打到广州来的时候,就有不少围观群众看热闹看得很开心,何况现在打来的还是已经广东本地化的朱三太子家的明军。

    这支明军中虽然也有一些“漂”在广东的北人,但大部分都是“漂二代”,广东话、潮州话、客家话都能说了。而且这些“广漂”总数也不多,之前的主力都是抗迁的潮州人。最近又在香山、顺德等地大量吸收广府人入伙。差不多变成了广东人民的子弟兵

    而且这支军队从澳门一路北上时的表现,也的确像是广东子弟兵,不仅秋毫无犯,还能一路发动群众又是展示糖药威力,又是给出一张张看上去非常香甜的画饼。

    当他们终于抵达广州城附近的时候,当然也没忘记派人去动员珠江南岸各乡都的大姓入伙。不过这回不用炸百年老墙了,直接拉人来珠江南岸看清军挨揍就是了。

    这广州府城周围的地形就是这点好,特别适合看打仗

    珠江水面非常宽大,而且周遭地形也比较平坦。大家往珠江南岸的岸堤上挤挤,就能看见珠江当中几个关键岛屿上的交战情况了。而且有水面阻挡,也不大容易被战火波及,可以放心观战。

    所以当黄埔村的战斗开始打响时,珠江南岸的岸堤上已经站满了来自附近乡村的围观群众了这些可不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而是二十二年前广州之屠中遇难的百姓的挚爱亲朋

    而且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失去的不仅是亲人,还有赖以生存的土地

    广州是尚可喜的统治中心,尚可喜当然要在广州城外圈占大量的土地分给底下人,而且他又特别能生养,子女过百,孙辈上千,这些又不可能去打工去种地,也不会做买卖,个个都得骑在广州人民脖子上当大地主啊

    所以这几年尚可喜不断的抢夺广州城外的土地,根本不管什么有主无主,先圈了再说。原来的主人识趣的还能当个佃户,不识趣的那就是海寇的党羽或朱三太子一党了

    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等尚可喜的重孙辈们出来,广州城外这一圈估计就都是他家的佃户了。

    所谓夺人田产如杀人父母啊

    这个尚可喜则先杀人父母,再夺人田产,还真是坏事做到绝啊

    现在坏事做绝的尚可喜终于要败了,广州人民怎么可能不高兴呢

    所以正焦急的在珠江北岸黄埔都的龙王庙外观战的尚之信忽然就听见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好像是从珠江对岸传来的。

    他赶紧调转千里镜,顺着这奇怪的声音看过去,一看之下,差一点就给气炸了。

    原来珠江对岸的堤坝上这个时候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看他们的打扮都是广州城附近的乡民。

    大清的天兵正在失败,他们居然还在看热闹,而且还那么高兴,还还有人在敲锣打鼓,还有人在放鞭炮庆祝,还有人在挥舞不知道从哪儿搞来的大刀片子、红缨枪和鸟枪

    看着样子是想要帮着朱三太孙打吗

    一样是广东人,你们这些广州人怎么就比人家新会人差那么多呢

    尚之信差点儿给广州城外百姓的表现气坏的时候,他手底下那位杀人如麻的广东第二狠人曾起昭已经不是生气,而是害怕了

    因为当曾起昭和手底下的败兵逃进黄埔村,想要穿过村子逃到西码头去的时候,村子里面突然想起了噼里啪啦的枪声也许是鞭炮声,也许是真的在放枪

    另外还有一阵超过一阵呐喊声:“杀清狗,杀曾魔头啊”

    这枪声和喊杀声可不是从曾起昭的身后传来的,而是从他的前方和左右传来的,而且还越来越响越来越急难道朱三太孙的反贼已经包抄到了岛子的西面,堵住了他的退路

    这可如何是好

    他这会儿正和一群亲兵在黄埔村内狭窄的道路间奔跑,本来要不了多久就能穿过村子,可是听见从前方和左右传来的喊声、枪声他顿时就慌了。也不敢再蒙着头往西跑了,而是找到了一间荒废的大屋,让自己的亲兵撞开了虚掩的大门,然后自己一头钻了进去,想先在里面躲一阵子再说。

    可谁知道他前脚才进屋子,后脚就有不知道谁在屋子外大喊:“曾魔头在这里,曾魔头在王家老屋里天兵快来抓他啊”

    曾起昭这才知道不好,刚想振作精神杀出去,就听见外面传来了潮州口音的喊声:“里面的清妖听了快出来投降,否则就放天火烧死你们”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活埋大清朝》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活埋大清朝》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活埋大清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活埋大清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