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三十一章 除四害,指一条明路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三十一章 除四害,指一条明路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顺着崇祯皇帝的目光看去,熙攘的街道上,杂乱无序的屋舍,一些澹澹的臭味,飘散在这空气中,叫孙传庭的眉头微蹙起来。

    大明的国都京城,大体分为四层,即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所谓四九城这一别称,就是根据皇城的四门和内城的九门而起。

    起初成祖皇帝决定迁都,以巩固大明治下的北疆之地。

    不过在修筑京城时,并没有外城这一规划。

    没有外郭城的京城,这一整体格局,一直延续到嘉靖年间。

    然面对草原外敌的威胁,其实早在成化年间,就有过修筑外城的建议。

    但是出于多方面因素下,加之修筑外城的确耗资巨大,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嘉靖二十九年,朝廷才算正式动工,先于内城南面三门,修筑关厢城,只是修筑的过程中,因拆迁之事,导致民怨沸腾,被迫又停工了。

    一直等到嘉靖三十二年,利用元大都的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的外郭城。

    原本计划修筑的外城,是环绕内城修建一周,但是吧,国朝财力不足,加之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出现火灾,要重建损毁严重的宫殿,最终也只修建了南城一面,后续虽增筑了外城各城门的瓮城,但整体的格局也就定下了。

    “伯雅,你可听说过四九城这一说法”

    看着眼前脏乱差的场景,崇祯皇帝双眼微眯道:“内城和外城,就像是两个地方,一道高大的城墙,宛若天险一般,隔绝了居住在这里的人。

    同在天子脚下,达官显贵、家境富裕的群体,跟这些贫贱的群体,所居住的地域,就像是仙境和地狱。”

    “”

    孙传庭沉默了,透过天子所讲之言,孙传庭敏锐的觉察到,天子这是想要整修京城上下吗

    可真要这样做,那又谈何容易啊。

    在国朝的情况,稍稍有些好转时,这般大兴土木的整修京城,那必然会拖垮国库的。

    一旦遇到什么新的危急状况,国库空虚的大明,就会陷入到被动的境遇下。

    在残酷的现实下,纵使孙传庭也有意想改变这些,但却不能真的这样做。

    “黄少爷外城所堆积的问题,是长时间所形成的。”

    孙传庭眉头微蹙,对崇祯皇帝说道:“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几百万两银子,甚至是更多的银子,根本就解决不了。

    当前的国朝,虽说有些起色,可面对这等大兴土木之下,必然会生出民怨,更会叫国朝陷入被动下的。”

    孙传庭所讲的这些,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对于崇祯皇帝来讲,重新建设整个京城,重新修缮城防设施,乃至是大力整顿脏乱差的环境,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三件事情,在崇祯皇帝的眼里,都是很重要的。

    不过非要分出个主次。

    大力整顿脏乱差的环境,是第一要位,毕竟京城这边,所居住、聚集的人口,超过了百万众。

    一旦疫病爆发出来,那出现感染死亡的情况,就依着大明当前的医疗体系,根本就没办法抑制住。

    重新建设整个京城,是第二要位,并且在崇祯皇帝的构想中,若是能依托外城,以分区域进行重建,再设两个商坊,那就能借助大明版地产经济,逐步盘活整盘大棋。

    而第三要位的重新修缮城防,就能借助盘活的整盘大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步的完善起来。

    将心中的想法,简单告诉给孙传庭后。

    崇祯皇帝又说道:“伯雅,在本少爷看来,遇到棘手的问题,并不可怕。

    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

    若是上述情况能够逐一落实,尤其是第一项整顿脏乱差的环境,这对于整个京城而言,就是利国利民的良策。

    甚至外城能全面重建竣工,还能给京城带来活力,崇文门税关这边,所征收的各项税收,也将增长不少。”

    “”

    听完崇祯皇帝的这番高谈阔论,孙传庭的内心既激动又忐忑,这件事情太大了,牵扯到的层面也太多,需要兼顾到的因素也很多。

    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很难很难。

    耗费的钱粮。

    动用的人手。

    拆迁。

    国朝上下的态度。

    重新建设京城的各类耗材。

    等等。

    这可不是张张嘴,耍耍嘴皮子,就能办成的。

    “伯雅,其实在有些时候,我们不要将问题想的太复杂。”

    见孙传庭欲言又止,崇祯皇帝点明道:“其实所提到的这件事情,完全可以分成两件要做的事情。

    整顿脏乱差的环境,这是顺天府衙必须要做的。

    将内外城的乞丐,甚至外城贫瘠的百姓群体,都集中在一起,参考军队的建制,编组成一个个小队,将他们分散在内外城的各坊,各司其职。

    清淤,除杂,剿灭四害,转运污秽之物等等,都明确的做出分化,顺天府衙这边,可特设一个管理处。

    筹建的初期,按月发放票据,签字画押,这些领取票据的人,可去便民铺那边,按票领取粮食、盐等物。

    等各项制度完善了,尤其是监察这一块,到时可按月发放钱财。

    而重新建设京城,是顺天府衙可以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去落实建设的谋划。

    就像崇文门税关那一带,相比较于内城治下各坊,是相对很富庶的地域,那是否能先以此下手

    将那一带采取分段建设,分段拆迁的方式,逐步筹建起相应的商坊性质的区域

    那么刨去安置百姓,筹建所耗钱财,顺天府衙这边,将集中筹建的商铺、宅院卖出,是否能留存一笔不小的银子

    到时逐步扩大建设区域,甚至可以招收商贾参与其中,另外皇庄这边,也会筹建起修筑的各类耗材。

    这样前期的谋划落实了,相应的分管衙署明确了,是不是到了中后期的局面,就能彻底打开了”

    听着崇祯皇帝所讲,孙传庭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内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在筹建相应大工程时,皆是采取征发徭役的方式,以此来完成工程建设,但这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但是崇祯皇帝所提供的思路,就是用官方主抓规划、监管等职权,巧妙的利用商业模式,来完成他的那些构想。

    不过大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模式,所以崇祯皇帝需要孙传庭所领顺天府衙,来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等到调子起来了,成效叫人都见到了,且国朝无需划拨银子,甚至还能赚取大量银子。

    那到时顺天府衙设相应的总衙署,下辖的两个京县,设分衙署,围绕重新建设京城的计划,就能大面积铺开。

    且到了那个时候,内厂所钻研的水泥,必然能形成生产规模,到时先在外城这边,筹建多层建筑,那整个格局就能发生很大改变。

    “黄少爷的想法,很好。”

    孙传庭轻呼一声,说道:“不过谋划这些部署,只依靠着顺天府衙的人手,肯定是严重不足的。

    且前期开启这些谋划,也需要一笔不小的银子,这些对当前的顺天府衙,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缺少人手,那就多招人手嘛。”崇祯皇帝说道:“官员不能招,那多招些吏员,这没有问题吧

    京城乃至京畿一带,科举无望的落魄读书人,这总是有的吧

    甚至本少爷觉得应该还不少吧

    筛选能吃苦的,肯拉下来面子的,将他们编入顺天府衙的吏员队伍,从事所说的那些事宜。

    对真正表现优异的,到时由顺天府衙举荐,外放到北直隶治下的府州县,担任末流的地方官,那想来也能聚集人心吧

    那些真有本事的,外放出去,多磨练几年,也能向上晋升吧

    至于前期所需的银子,国库这边不给,内帑总会给吧,毕竟这件事情办好了,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天子会这般目光短浅吗

    办法总比困难多,伯雅,你觉得本少爷说的对不对”

    “”

    被崇祯皇帝这般一说,孙传庭内心深处的最后一丝顾忌,算是被彻底打消了。

    人和银子,崇祯皇帝都指明方向了。

    若他再不能将这件事情办好,就太不识抬举了。

    再者说孙传庭也想将这件事情做好,毕竟此事真的做好,那对京城上下,绝对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