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的大明啊,受累世积攒的矛盾和隐患,在崇祯朝算彻底爆发了,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从头去做,去厘清。
路走偏了,还能寻找契机,给扳正回来。
但规矩被破坏了,想要回到明初的氛围,除了靠铁血之外,断然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
“皇爷司礼监那边,又收到一批规谏奏疏。”
王承恩小心翼翼,看着伏案忙碌的崇祯皇帝,低声道:“针对”
“留中”
崇祯皇帝言简意赅道。
不用想。
司礼监收到的规谏奏疏,说的必然是吏治新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崇祯皇帝是绝不会后退半步的。
好不容易才逮住机会,给朝官群体,戴上紧箍,为之后全面整顿吏治,埋下应有的伏笔。
崇祯皇帝又怎会将这一优势,丢弃呢
除非他脑袋叫驴踢了。
这几日,骆养性率领的锦衣卫,督办京通贪污案,算是明确了下来,一应的罪状,都在整理之中。
对所抓的那批贪官污吏,崇祯皇帝都已然想好了,全部处以极刑,砍掉他们的脑袋,传首北直隶等地,以震慑大明官场。
不过想做到这一步,崇祯皇帝还要谋划些部署,把京通贪污案办成铁案,叫文官群体翻不了案。
皇权和臣权的争斗,就现阶段的局势来看,大明文官群体的势力,依旧是根深蒂固的存在。
“沙沙”
东暖阁外响起脚步声,韩赞周捧着一份密奏,快步走进东暖阁内,“皇爷,周遇吉呈递密奏。”
“嗯”
本忙碌的崇祯皇帝,停顿下来,抬头说道:“快,呈递过来”
自周遇吉所领勇卫营,被外派到陕西治下,参与平叛事以来,这还是周遇吉首次呈递密奏。
陕西治下的局势怎样。
周遇吉所领勇卫营战果怎样。
洪承畴、陈奇瑜赴任后地方局势怎样。
有着太多的疑惑,崇祯皇帝想要解惑。
尽管先前紧急叫停了裁撤驿站事,但是山陕等地被裁撤的驿站,想要被恢复回来,那没有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的。
对行政效率极慢的大明官场,往往就是破坏容易,建设难啊
叫王承恩取来密钥,查看泥封无损,对应相应的密钥,打开密匣后,崇祯皇帝取出了周遇吉呈递的密奏。
“臣周遇吉,于韩城叩首再拜,自臣奉圣谕,率部入陕一来,在前指的统属下,于三边总督协商,进驻到金锁关”
彼时的崇祯皇帝,剑眉倒张,看着密奏上的内容,周遇吉所部,在入陕以后,做了些什么,杨鹤干预了什么,上面都清晰的写了下来。
杨鹤这个家伙,所奉行的那套剿抚并用之策,根本就解决不了,肆虐陕西治下的各股流寇势力。
先前自己着军机处明发上谕,只怕到了地方之后,也都大打折扣了。
“臣自率部入陕以来,发现太原府治下的局势,远比陕西有司官员,呈递给国朝的奏疏,要严峻。
地方武备松弛,各处剿匪兵马军纪涣散,甚至还多次发生杀良冒功,甚至伪装成流寇洗掠地方”
“可恶”
看到这里的崇祯皇帝,神情冷了下来,眸中闪烁着精芒,拍案怒道:“竟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杨鹤,这就是你所言的陕西局势稳定
好啊,真真是太好了啊”
侯在一旁的王承恩、韩赞周见状,那纷纷低下脑袋,此时的他们,明显能感受到自家皇爷的愤怒。
看来周遇吉所呈递的密奏,所言明的陕西局势,并不怎么好啊。
“不过洪承畴、陈奇瑜二人,在赴任陕西巡抚和延绥巡抚后,地方上的局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以王嘉胤、高迎祥、王自用、马守应等为首的一众流贼势力,其先前的嚣张气焰,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针对周遇吉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的心情,并没有丝毫的恢复,相反神情却变得愈发凝重起来。
崇祯三年,在陕西肆虐的各股流寇势力,将会从神木等处,开始大范围的转战山西的自发行为。
陕西治下连年的灾害,使得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这帮肆虐各处的流寇势力,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通过攻占大明所扼守的城池,就能得到养活麾下流贼的钱粮。
大明在陕西治下的秩序,算是被流寇和官绅、宗藩等诸多群体,在频生灾害的大环境下,或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下,破坏的七七八八了。
陕西治下的自耕农数量,早已不知锐减到什么程度了。
“另谨遵陛下密诏,臣在转驻韩城期间,利用流寇身份,破袭了几家为非作歹的恶绅恶霸,期间亦在白水破袭了,秦藩名下的一座田庄。
合计斩获粮食二十七万六千余石,银七万千八百余两,铁甲棉甲八百余具,火铳三百余杆”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起来。
虽说在此之前,他都想到山西治下的官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在过去灾害频生,流寇肆虐的背景下,定然会将剥削发挥到极致。
可叫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破袭几家士绅、地主,甚至还有秦藩的田庄,就斩获这么多的粮饷。
陕西那个地方,会同山西,那可真是遍地造反派啊
明明山陕一带,这些年来治下频生灾害,流寇肆虐严重。
可是遭受影响最大的,永远都是底层的百姓。
至于那些手握特权的群体,非但没有受到损失和影响,相反一个个却都赚的盆满钵满。
看来要叫周遇吉他们,加快进程了。
崇祯皇帝合上密奏,神情冷然,心里却暗暗思量起来,眼下已是崇祯三年二月,若是在此期间,不能叫延绥那边的局势,变得安定下来。
到时马守应、八金刚、王子顺等东线肆虐的流寇,就会先行杀进山西治下。
一旦形成这样的格局,那整个流寇造反的势头,就变得更加失控了,这可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