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七十三章 大有所为(2)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七十三章 大有所为(2)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崇祯皇帝明确的维新变法,和历朝历代的变法改革,都是有着较大区别的,是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深化改革。

    每一项领域的深化改革,又牵扯到很多单独的层面,关键是这些层面,又是彼此交错连接的,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就像政治这一领域的深化改革,就牵扯到土地、律法、税法等层面,关键是这些层面的谋改,又会牵扯到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深化改革。

    这也导致大明现阶段的国制,存在职权交错、权力分散的客观事实,毕竟有很多的事情做起来,是需要掺沙子的,不然根本就推动不起来。

    改革难啊。

    维新难啊。

    可不管是再怎样的艰难,崇祯皇帝都要朝着这条路走下去,不然半途而废的话,就会加剧大明的倾覆。

    “做大明的内阁首辅,真是辛苦卿家了。”

    崇祯皇帝坐在罗汉床上,看向神情疲惫的徐光启,“很多事情,朕都知道卿家背负了很多,承受了很多。

    不被理解。

    遭受质疑。

    忍受谩骂。

    特别是牵扯到吏治整顿,就更是这样了,朕能明白卿家的难处,可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如果说不去做的话,那朝廷存在的意义,几乎可以说是微乎足道的,毕竟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还是要去做的。”

    徐光启的心情很复杂。

    从坐上内阁首辅这个位置后,过去很多不理解的事情,特别是对原内阁首辅韩爌的种种行为,表示很不能理解,此时的徐光启,却能明白了,也能理解了。

    难啊。

    真的是太难了。

    相较于表面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最可怕的事情是看不见的,却又不得不去考虑和权衡的。

    “臣是大明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做这些事情,都是人臣的本分。”

    徐光启收敛心神,向崇祯皇帝微微欠身道:“臣做内阁首辅,不是想做官的,是想为大明社稷多做些实事,是想帮陛下分忧的。”

    “卿家能这般说,朕真的很欣慰。”

    崇祯皇帝感慨道:“风气这种东西一旦坏掉,想要有所改变,想要逆转过来,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土地兼并也好。

    官场吏治也罢。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件事情,那便是利益之争,理念之争,这种争斗吧,不管是到任何一个时期,都不会消散掉的。

    卿家先看看这两封奏疏,一个摊丁入亩,一个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看过以后,卿家就能明白朕的想法了。”

    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徐光启露出疑惑的神情。

    孙传庭在河南试行的摊丁入亩,他是清楚的。

    此事在朝野间的争议很大,纵使是到现在依旧很大。

    毕竟这侵犯了很多群体的利益。

    可是这个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又是什么

    带着种种的疑惑,徐光启眉头紧锁的翻阅着奏疏,细细看着孙传庭和陈奇瑜二人,呈递到御前的奏疏。

    越看越心惊。

    越看越激动。

    心惊的是,摊丁入亩的试行,只是一个开始,藏在背后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才是一整套的组合拳。

    如果说上述两项试行的新政,能够妥善的结合起来,这对特权群体的打击和制约,将会起到有效的作用。

    激动的是,如果上述的构想真能落实,那能给大明带来的改变很大,像土地兼并、财政增收等,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陛下”

    徐光启难掩激动,抬头看向崇祯皇帝。

    “卿家,你先听朕说。”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涉及到这两项新政的真谛,朕告诉的人很少,朝野间知道的就更少了。

    之所以将这些事情告诉卿家,是朕想叫卿家明白,朕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对大明进行维新变法。

    不过想做成这些事情,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毕竟触碰到很多群体的既得利益,这也是大明上下,为何存在众多弊政和毒瘤的根源所在。

    吃到嘴里的肥肉,想要再让他们吐出来,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想促成维新变法的构想,就需要不断地转移矛盾,整顿大明官场的吏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转移矛盾,就是在嫁接风险。

    当然,整顿官场吏治一事,是国朝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度怎样把握,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崇祯皇帝谋改的思路,徐光启听明白了。

    就是大明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改的地方很多,但是鉴于此前所积攒的问题和矛盾,就需要一个看似混乱,实则平稳的秩序,去不断的转移注意,好叫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能够在相对小的压力下,有效的试行下来。

    有一才有二。

    能够有效试行下来,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新政体系,就能持续的扩大规模和范围。

    “陛下需要臣做些什么”想明白这些的徐光启,眼神坚定起来,从罗汉床上站起身,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朕需要卿家做一个青天首辅。”

    崇祯皇帝语气坚定道:“一个在其他层面,可以起到协调和衔接的作用,但唯独在吏治整顿上,必须要做到铁面无私的形象。

    今后五年内,甚至更久的时间,内阁在整顿吏治的态度上,必须要强硬起来,要叫所有人不敢贪,不敢懒政,不敢怠政。

    当然,朕也知道此事做起来很难,可有些事情要做啊,如果说不做的话,那大明的江山社稷,真的能平稳传承下来吗”

    徐光启做内阁首辅以后,才知这个位置的难。

    可对崇祯皇帝而言,他却任何退路都没有,就算是再难,再苦,他也必须要扛起来,否则等待他的,就是极为不好的后果。

    江山倾覆。

    身死皇位。

    这就是他这个大明天子,会面对的最严重后果。

    “臣遵旨。”

    徐光启作揖应道。

    现在积攒的底蕴和底气,让崇祯皇帝敢出手整顿吏治了。

    至少北方诸省的吏治整顿,崇祯皇帝不会惧怕了,纵使出现叛乱,或者其他不好的境遇,崇祯皇帝也是能从容面对的了。

    至于北方诸省折腾的再厉害,只要没牵扯到江南诸省,就算这些整顿措施,今后有较大可能会产生影响,可是不到最后一刻,其实对某些群体而言,他们是不敢真的撕破脸的。

    这就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现实。

    崇祯皇帝的维新变法之路,只要能在北方诸省扎下根,那今后再去面对一些现状时,就能掌握着很多主权,这就是崇祯皇帝的谋改思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能急躁的去强行推行新政。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更新,第七十三章 大有所为2免费阅读。: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