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三国之银狐 > 第四十一章 王粲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四十一章 王粲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盛夏时节,阳光透过密林的枝叶映射下点点斑驳,洒在林荫小道里。

    襄阳背靠岘山,不过城池离山峦还有一段距离,道路两侧田园无数,有村庄栖息,顺着进山的小道向南走,隐约就能见到前方的山道上立着一块木质牌楼,上面写着岘山书院。

    从前年开始,刘表就在荆州开设学院,招纳名士、大儒以及儒生入读,如今书院已经有三百余人,聚集了不少有才能的人。

    驴车缓缓驶入岘山,来到山门脚下,刘表派来的引路者带着他们顺台阶而上。

    穿过上百道台阶,前方就出现了一栋巨大的宅院,宅院仿佛一处庄园,周围用围墙圈起来,大门敞开,隐约还能够看到里面有人在走动。

    邓洪与沈晨踏入了书院里,入眼先是看到一个巨大的庭院,夏日蝉鸣,院落内绿茵遮天,周围建筑飞檐斗拱,回廊亭阁,有一颗数百年的老榕树矗立在院子里,林木葳蕤,枝条垂落。

    等过了庭院之后,前面就到了一间课堂。路过期间,能够看到里面人影攒动,里面的学生从十多岁到三十岁不等,一个个摇头晃脑,背诵着经文,琅琅上口。

    再往里面去,还能见到另外几个教室。不过总体来看学生并不多,每个教室只有几人到十几人不等,与刘表描述的三百余人好像有差距。

    不过沈晨倒是知道汉朝的学校并不是强制上课,也没有什么点名制度,学生们来读书全凭自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甚至很多家底比较厚实的世家大族,根本不会把子弟送到书院。

    因为他们自己就有家学。

    比如诸葛玄就没有把诸葛亮送来这里读书,而是整天让他宅在家里,下班后由诸葛玄自己教导。

    还有庞德公的子弟庞统庞山民等人,都是跟随庞德公。

    其他各世家弟子也皆有典藏。

    这些典藏的书籍都非常珍贵,因为很多都是西汉大儒注视,如孟氏易欧阳尚书这种,甚至不少都是流传下来的珍品而非手抄本。

    所以大部分世家子弟不会来这种书院,来的基本上都是平民或者寒门以及没有家学的豪强子弟。

    当然。

    这里面的平民寒门并不是指家里没钱的人。

    而是指有钱但没有学习渠道的人。

    比如襄阳城内小有家资的商人、富农、小地主一类。

    真正的贫民子弟即便是有上进之心,想来书院学习,也几乎不可能。

    不是刘表不收,而是大多数贫民为了生活就已经不易。

    几岁大的孩子刚刚到四五岁就要去放牛羊、斩猪草、挖野草、下河摸鱼虾以及干家务。

    等再大一些就得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别说读书,就连片刻清闲都做不到。

    沈晨能够读书一是因为家里算是富农阶级,有一定田地。

    二是因为宗族有一些书籍和几个长辈领路。

    不然除非是专门学习汉代儒家经典的国学专业,否则即便是穿越到汉代,凭借着一知半解,也几乎不可能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穿过前面几个庭院,就到了中庭,中庭里的院子面积很大,差不多有两个篮球场大小,里面密密麻麻晒满了竹简。

    竹简放久了容易生虫,所以必须时常拿出来晒晒。

    站在院子门口看这些用竹简铺成的地板还是非常壮阔,宛如一片知识大海。

    但谁又知道,这么多竹简,加起来可能达数百上千公斤的重量,承载的文字,却可能还不如十几本书。

    这就是因为汉代的普通人攫取知识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呀。

    书简周围有两个人。

    一个看起来大概四十上下的中年人跪坐在院子里的席上,正一遍一遍地检查每一份竹简。

    还有一个二十多岁,个子非常矮小的年轻人在把中年人检查过的竹简整齐地铺在地上。

    领路者是刘表派来的州牧府奴仆,隔着竹简海洋对着院子里的那位中年人拱手喊道:“仲子先生。”

    宋忠抬起头,眼睛微微眯着,由于常年看书,导致有些近视,问道:“是谁”

    “我是成止,刘使君府上的奴仆。”

    “哦,什么事”

    “使君送了位小郎来书院读书,说是去年就跟先生说过这件事了。”

    “是这样吗”

    宋忠扭头看向一旁的年轻人。

    虽然才四十来岁,但宋忠记性差了许多。

    年轻人想了想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说是很聪慧的孩子,想先生收为学生。”

    宋忠就道:“好吧,让他进来。”

    邓洪推了推沈晨,沈晨颇为无奈地看了眼满地书海,只能勉强找了个缝隙满满地挪过去。

    前面的宋忠和那个年轻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似乎生怕他踩到竹简上。

    好在虽然竹简海洋密集,但沈晨今年刚到九岁,身体比较矮小,几乎是惦着脚尖从各路竹简当中缓慢穿插到了对面。

    来到宋忠面前,拱手说道:“襄贲沈晨,见过仲子先生。”

    宋忠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还没有说什么,旁边的年轻人就笑着说道:“恭喜仲子先生,以后我就清闲了。”

    “小孩子懂什么,得教才行。”

    宋忠摇摇头:“还得辛苦仲宣几日,等他熟悉之后,就好了。”

    那个叫仲宣的年轻人苦笑了声,眼中似乎对宋忠的话颇有些无奈,但没办法,谁让他身材最为矮小呢

    何况这些视如珍宝的竹简在他们眼中也确实是珍宝,所以必须细心照料,可不能乱来。

    想到这里,年轻人就向沈晨招招手,问道:“你读过书吗”

    沈晨认真答道:“读过几本。”

    “有哪些”

    “论语周易以及一部分残缺的左传春秋。”

    “认识字”

    “认识。”

    “那好,你去把那卷书拿来。”

    年轻人指着不远处地上。

    沈晨就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把书卷起来,走到年轻人身边。

    “会读吗”

    年轻人问

    沈晨便打开来看。

    汉代的文字书写方式是隶书。

    不过很多古籍都由秦代的大篆和小篆写成,阅读比较困难。

    沈晨拿的这本就是小篆所写的古籍,跟甲骨文似的,只能摇摇头道:“看不懂,我看得懂楷书和隶书。”

    年轻人就更加无奈地看向宋忠。

    宋忠笑了笑说道:“今天你刚入学,还得从基础教起,先去后院寻个住处,文则,文则。”

    喊话声中,从里屋又走出个大概三十上下的儒生,问道:“怎么了仲子先生。”

    “带这孩子去后院安置住下吧。”

    “好。”

    那个叫文则的便向沈晨招招手:“过来。”

    沈晨回头看了眼邓洪,邓洪亦向他挥挥手,示意让他跟过去,便转身向着屋子方向走去。

    等他走后,邓洪向着宋忠拱手一礼,也离开了。

    宋忠把手里的竹简放下,问那年轻人道:“仲宣,这孩子你怎么看”

    年轻人笑道:“挺奇怪的,看得懂隶书很正常,但楷书可没有什么典籍书写,为什么他会知道呢”

    楷书在汉末确实存在,但流行时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说,书本的书写格式流行楷书,需要再过几十年之后。

    在目前这个时间段,公元195年,流传下来的全部书籍,大部分都由大篆、小篆、隶书等秦汉流行文字所写,也有小部分六国文字遗留的典籍。

    所以楷书的书写虽然要比隶书看起来更简单舒适,但市面上的书籍没有楷书体。就相当于在后世所有人都认识正楷字,可你却认识没有人书写的甲骨文一样令人奇怪。

    宋忠想了想道:“刘使君说这孩子很聪慧,是个天才神童,楷书比隶书还好认,想必是在哪里见过吧。”

    “也许吧。”

    年轻人点点头:“不过才九岁就说是熟读论语周易,我怎么有点不信呢”jujiáy

    宋忠笑道:“信不信明天再说,今天先把这些书晒好了。”

    年轻人苦涩道:“好吧。”

    说着又埋头苦干了起来,这些书籍都是宝贝,放在外面不知道多少人哄抢,要是被虫子蛀坏了,别说宋夫子得气死,就连他都得心疼好几宿。

    那边沈晨跟着那个叫文则的人进了后院,沿途过了几道回廊拱门,又经过了后厅,进入了一道长长的回廊。

    路上他对文则这个名字很好奇,问道:“小子名叫沈晨,请问您是文先生吗”

    于禁好像就字文则。

    那人回答道:“我不姓文,我叫潘范,字文则,你叫我潘先生就行。”

    “潘先生。”

    沈晨应了一声,又问道:“刚才院子里的两位先生一位是仲子先生,另外一位呢”

    潘范笑道:“他是王粲,山阳王氏听说过吗”

    他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

    沈晨颇为惊讶。

    建安七子是指文学上的成就,其中王粲的诗就是一绝。

    刘勰在文心雕龙当中就认为王粲是建安七子当中诗赋冠冕,可见其学识。

    虽然他们不像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人是当时最耀眼的明星。

    但在文学上他们的造诣便是公认的强者。

    所以今日能够进岘山书院,跟随王粲宋忠等名士学习文化的话,对于沈晨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边戎 三国大昏君 锄清 沧澜秦梦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五代风华 王爷心头宠:陶艺悍妃 明血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奋斗在晚明 朕,都是为了大汉!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三国之银狐》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三国之银狐》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三国之银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