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寒门崛起 > 第二百二十章 传名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二百二十章 传名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上一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张举人来访

    readx

    雪后的阳光如流水一般,雅致而内敛。每两个看言情的缺的账号。

    下河村中央榕树下,斟茶研墨,朱平安等人拿起笔,铺开宣纸,蘸墨落笔,笔走龙蛇。

    劝学对联莫过于蒲松龄的对联了,自己上次童生试途中也曾以此对联劝慰过一个落第的书生。因为这个对联太经典了,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此联一出便成了千古名句,督促了不知多少人。相信将这个对联刻在此碑上,一定可以督促后辈奋进,对下河村乃至整个大明都会是一种贡献。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写完此副对联,朱平安略作思考,又落笔写了另外一幅对联:

    “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生八尺躯。”

    这句话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激励了无数人,它的意思很明确,很激励,也就是想要告诉是人要在有生之年要好好拼搏一番,不作碌碌无为之人。理论上来讲,这句话在几十年后才会被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出来,不过今日自己将它写出来,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功效。

    写完这两句之后,朱平安便收了笔,一边的村正及村老等人拿着毛笔完全是一副打酱油的心态,就没有写几个字;另一边的张举人下笔如有神,已经写好一副对联了,笔也收起来了,不准备再写第二副了,端着村老家珍藏的茶水,微微吹了下茶末,细细品味。

    旁边的大伯朱守仁架势很足啊,和善的微笑,优雅的姿态,剑眉横竖与飘逸的胡须。当然,还少不了头上的青巾以及那胸有成竹的目光,也写完一副对联了。hua 广告正在写第二副,很是自信速度也很快,大约三分钟后,大伯朱守仁的第二副对联就出炉了。

    “惭愧。惭愧”大伯朱守仁收笔后,自谦的了一句。

    村老和村正等人见对联都写好后,他们也就收笔了,脸不红气不喘的将写了几个字的宣纸随意放在一边,自嘲的了一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他们本来就没准备写的。很是有做绿叶的觉悟。

    那么此时摆在众人面前的就只剩下朱平安写的两副对联、张举人写的一副对联,以及大伯朱守仁胸有成竹的两副对联了。

    张举人写的一副对联是:“心比高,壮志未酬誓不休;立志成才,人皆可以为尧舜。”

    其实就水平而言,张举人写的这副对联很好了,只是相对于朱平安的两副对联尤其是第一副对联而言,就稍微有些逊色了。

    大伯朱守仁胸有成竹的两副对联也摆在了桌上,和朱平安及张举饶摆在一起。

    “披星戴月多读书;云帆直挂学业成。”

    “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呃,怎么呢,大伯写的对联满通顺的。但也就那么回事,而且让人觉得有些俗,读完后也没有多大的感觉,不过大伯对这两副对联很是很自信的,写完后,还很是有些成就福

    大伯将对联摆在桌上后,先是看了一眼张举人写的对联,嗯,张举人不愧是张举人,这对联确实是比自己的要好一些。原本很是自信胸有成竹的大伯,脸上的神采飞扬稍微收敛了一些,不过对自己写的对联还是蛮看好的,毕竟自己构思了好些了。

    再然后。大伯捋着胡须又看了朱平安的两副对联,但看到第一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的时候,大伯呼吸就急促的不行了,手一抖将自己下巴的胡须硬生生拽下来一撮,脸色红的像是煮熟的大虾似的。

    将朱平安写的两副对联看完,大伯朱守仁看着自己写的两副对联。真实恨不得时光倒流,自己不写就好了。

    摆在一起,对比反差也太大了。

    张举人看过朱平安写的两副对联后,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朱贤弟虽是年少但是功底颇深啊,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下,如行云流水,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劝勉后辈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鼓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鼓励后生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的吗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让人叹为观止。”

    “朱贤弟的第二副对联短精干,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生番斗志,如果不努力过,又怎会体验到成功的那一刹辉煌人在有生之年要好好拼搏一番,不作碌碌无为之人。”

    “妙不可言,这两句看的我都有些热血沸腾了。”

    张举人对朱平安写的两副对联赞不绝口,感叹不已,及至看到大伯朱守仁的对联的时候,看过后也就没有发表什么观点了。

    这一举动让在旁边本来就有些自惭形秽的大伯,更是窘迫的不校

    “张大哥过誉了,心比高,壮志未酬誓不休;立志成才,人皆可以为尧舜,张大哥这副对联更为励志,定可成为激励我们下河村学子苦读上进的动力。”朱平安拱手道,“大伯的这两副对联,嗯,也是极好的。”

    也是极好的

    听完朱平安的话,大伯朱守仁的脸更红了

    朱平安和张举人在哪互相谦虚,互相吹捧,最后还是村正解围,要将朱平安和张举饶对联都刻下来激励村里的后生,当然在村正心目中,朱平安的第一副对联是要刻在石碑上的,另外的对联都可以刻在别处,嗯,大伯朱守仁的对联村正及村老纷纷表示要好好的放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用。

    村正的话,让大家皆大欢喜,立碑的事也算告一段落了。

    “劝学后辈,精神可贵,物质也是不可缺少的。我能攻读至今,也是多亏村里上下照顾。既是劝学后辈,我呢,也就借花献佛,将张举人张大哥赠与我的50两贺仪交由村中购买粮谷作为“学谷”,以便让村中子弟安心攻读,入读学子由村里每年供给若干担“学谷”。平安年幼,经验不足,此中事宜就拜托村正及诸位村老了。”

    朱平安着就将张举人给自己的50两贺仪交到了村正手中,拜托村正及村老负责“学谷”的事宜。

    “为村子计,还望村正多多费心。”

    村正还要推辞,朱平安坚持将50两贺仪放到村正手中,村正推辞几下也就收下了。

    村老及村里围观的人,对朱平安的这一行为更是赞不绝口,村里不少围观的人更是大声叫好。

    “朱贤弟高风亮节,真是我辈楷模。”

    本来朱平安的文采学识已经让张举人赞叹的了,这一刻朱平安的这一行为,让张举人对朱平安的人品更是赞叹不已。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比如,母亲陈氏看到朱平安将50两银子交到村子买“学谷”的时候,把一边朱父的胳膊都掐青了

    朱平安的名声也随着两副对联,及为村里“学谷”之举,传的越来越远。上河村、靠山镇及至周围听到朱平安的名字,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寒门崛起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寒门崛起》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寒门崛起》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寒门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寒门崛起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