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寒门崛起 >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岂非神来之笔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岂非神来之笔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这不是我想看的这也不是我想听的

    我们此行是来定朱平安勾结粮商、哄抬粮价、收受贿赂罪的,不是来看以工代赈的,更不是来听一些各愚民百姓对朱平安歌功颂德的

    他朱平安以工代赈做的好又能如何,只要抓住他勾结粮商、哄抬粮价、收受贿赂的罪证,我们一样可以定他大罪,一样可以让他万劫不复

    等着瞧吧

    王猛、彭成等人黑着脸,以公务在身、不可耽搁为由,提醒徐海等人继续前行,他们迫不及待要去靖南县城,收集朱平安勾结粮商、哄抬粮价、收受贿赂的罪证了

    从东湖到靖南县城这一路,他们没有看到一个流民,也没有看到一个饥民,看到的都是一片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宛若世外桃源的景象,稻田种了蔬菜,废墟上崭新的村落拔地而起,老百姓安居乐业

    东湖工程区距离靖南县城不远,他们走了没一会就到了靖南县城。

    到了靖南北门,徐海等人发现靖南北门是刚修缮过的,不仅修补了老化、毁损的墙垣、垛墙和女儿墙,还修建敌台、箭楼,加强了防御功能。

    这是为了防备倭寇吧。

    东湖是为了解决靖南百年水患之灾,这修缮城墙则是为了防备倭寇

    抛开德行这些因素不,单这以工代赈。朱平安能够将以工代赈与靖南的长治久安相结合,因地制宜,化腐朽为神奇,还真是令人惊叹啊。

    进了靖南县城,徐海、王猛等人更是震惊。

    靖南县城内一片繁华,商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车马络绎不绝,摊贩颇具穿透力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张张脸上尽是洋溢着恬淡惬意。

    “快看,公文”

    太平知县激动的声音,将众人从震惊中惊醒。

    顺着太平知县激动的视线,徐海等人果然看到了一张贴在墙上的公文。

    近在咫尺,白纸红字,盖着鲜红的靖南知县大印,上书:兹今日起,靖南县境内每石粮食两千五百文

    “果然是靖南界定粮价的公文”

    看到这张大红公文,王猛等人如获至宝,禁不住心情澎湃,激动不已。

    汝甚不错

    王猛赞赏的看了太平知县一眼,太平知县看到王猛等人赞赏的目光,禁不住激动的挺起了胸膛。

    这真是开门红,好兆头啊才一进入靖南,就发现了朱平安的一项重要罪状。

    一扫一路走来的阴霾

    王猛等人终于露出了笑容,心翼翼的将公文撕了下来,如获至宝的收了起来。

    “我当初与刘大券劾朱平安,字字都是事实。”太平知县趁机为自己表功道。

    “嗯。凭此公文,本官信你。”王猛勉励的点零头。

    “看,前面还有一张公文”

    这时左臻眼尖,又发现了一张公文,忍不住喊了出来。

    “嗯还真是。”王猛等人顺着看去,果然又惊喜的看到了一张界定靖南粮价的公文。

    “那边还有一张还有那,也贴着一张那面墙上也贴着一张”

    还没等王猛等人从惊喜的声音陆续响起。

    这怎么回事王猛等人懵了,怎么贴了这么多界定粮价的公文,他朱平安这是唯恐下人不知道他的罪状吗将公文贴的满城都是

    “那边有一个粮铺。”太平知县发现了一个粮铺,连忙对王猛等人道。

    果然,前面有一个开门营业的粮铺,名曰“刘记粮铺”,生意看上去很不错。

    “走,我们去看看。”王猛着,率先向粮铺走去。

    徐海等人紧随其后,走进了这家“刘记粮铺”,店里面有三个店伙计在招待客人,看到王猛、徐海等人进店,店伙计很是热情的招呼他们。

    “店家,你们这粮怎么卖啊”王猛进店便问道。

    “呵呵,大爷,店这粮啊每石两千五百文。”店伙计热络的回道。

    王猛闻言,与彭成、张文博等人对视了一眼,满脸都是掩不住的喜悦。

    粮铺里的售价果然是每石两千五百文哈哈哈,我们这么多人,有吏部的,有户部的,有刑部的,有监察御史,有东厂的,可都看到听到了

    朱平安,这下我看你还怎么狡辩

    王猛等人禁不住一脸喜悦,此刻他们感觉胜券已经在握了。

    “不过,大爷你们今可是来对了,今是我们掌柜的祖母生辰,每石粮食,我们特别优惠100文。”店伙计一脸笑容的对王猛等人道。

    “哈哈哈,伙计,你们掌柜的祖母不是昨日生辰吗,怎么今日还过”

    店里买粮的客人闻言,忍不住笑着打趣道。

    店伙计很是机智的回道,“呵呵,我们掌柜的祖母年级大了嘛,记错了也正常。”

    “哈哈哈哈祖母能记错,你们掌柜的还能记错啊得了,我也不与你打趣了,给我装一百斤粮食。”客人忍不住笑着道。

    “好了爷。”店伙计颠颠儿的应声取粮。

    徐海等人也都看出来了,什么祖母生辰啊,这分明是店家在找理由降低粮价呢。

    这是怎么回事店家怎么还主动找理由降低粮价

    “呵呵,几位都是外地来的吧。”看到徐海等人一脸吃惊,买粮的客人笑着对他们解惑道,“自从我们知县大老爷界定了粮价之后,各地粮商听咱靖南粮价贵,有利可图,都来咱靖南卖粮了,咱靖南的粮铺那是越开越多,咱靖南的粮食啊越积越多。这粮铺多了粮食多了,渐渐供大于求,粮食千里迢迢运来了,总不能运回去吧,粮商为了卖粮,都想着法子降价卖粮。我估摸着啊,过几,这粮食价格还能往下降。”

    啊

    还能这样

    徐海、谭纶等人惊呆了,台州府城还有其他郡县,现在市面上已经无粮可售了,只有黑市有少量粮食可售,可是黑市的粮价都涨上了,台州府黑市每石粮食3500文,太平县黑市每石粮食涨到3了,就这种高价,黑市的粮食还是供不应求,常常断粮。可是靖南呢,靖南粮食充足,甚至充足到都搞降价销售了,粮价已经降到每石2400文了,而且还有继续降价的趋势。

    如此,回头再看朱平安界定粮食每石2500文的公文,岂不是神来之笔

    徐海等人久久不能平静。

    台州知府谭纶甚至思考,自己回去后是不是也效仿朱平安,将台州府的粮价界定为每石2500文

    寒门崛起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寒门崛起》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寒门崛起》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寒门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寒门崛起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