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一蹴而就,只是有个思路再去试验,慢慢改进让某个产物变得成熟罢了。
当前的时代已经有在使用铁,另外铁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缺点过于明显才没有取代青铜成为打造各种工具的主流。
要说现在哪个国家的冶铁量最大,其实是南方的楚国,他们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就在农具上使用了包铁的技术,同样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全面推广。
楚国进行了尝试和改进,中原列国还在大量使用纯木头的农具,哪怕是有青铜农具也是极少极少。
“冶铁的实验需要时间,我或许可以先来试一试其它”智瑶明白无法短时间内完成,提供匠人一些思路,开始琢磨应该研究造纸了。
邀请老子来智氏作客这一件事情上,智瑶算是一种先斩后奏,正经的流程需要智跞亲自接见老子,给予老子足够的尊重,再进行相关的安置。
同理,智瑶目前也没有资格收归子贡为家臣,一样需要智氏的家主过来举行收纳仪式。
春秋很重视仪式感,迎客有自己的仪式,收纳家臣更是需要走该走的流程。
收纳家臣的流程主要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作用,使得众人知道某某人从某天起就是智氏的家臣,能够代表智氏行使一些什么权利了。
“聃多则留三岁,短或一岁,不予久留也。”老子说道。
他本身不太愿意来晋国,来也是勉强过来,哪里愿意久留呢
智瑶也不恼,笑着说道:“此间有良才,聃子品汇其乐。”
如果说孔子是一个好为人师的性格,老子其实也差不多,他们看到璞玉就想雕琢使之成为美玉。
老子摇头说道:“我之术,与晋人用处少也。”
晋国就不是一个追求“礼”的国家,导致晋人对“礼”兴致缺缺,更喜欢一些容易学又见效快的知识。
老子对“礼”有很深的研究,以至于孔子好几次千里迢迢专门拜访求学。
另外,老子已经开始在着手研究自然,暂时则是还没有思考“无为而治”的相关学术。
提到“无为而治”的话,好多人会产生误会,以为无为而治就是放任自流的什么都不管,然而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智瑶毕竟是个“过来人”,拿西汉以道家的核心理念治国来说,但凡了解历史怎么能说西汉放任黎庶什么都不管。
事实是从汉高祖到汉景帝一再出台的强制国策简直不要太多,每每都能在关键的时刻进行正确的调整。
真正意义上的“无为而治”即是以制度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律法制度。
说白了就是制定一个大框架,不过多地去进行干预,使得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因此“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
智瑶也明白晋国不适合“无为而治”那一套,他取的是“无为而治”在制度制定上的思路,以及鼓励人们多动脑筋提高生产力。
晋国的军果主义对于春秋晚期和战国都挺好,正是那些思想的推广使得晋国成为一个能够挖掘自身更多潜力的国家。
后来,商鞅不就借鉴了晋国的军果主义国策搞出了自己的耕战之策吗
所以,晋国的军果主义就缺了两个东西,第一就是公示明确的上进渠道爵位,再来就是实现普通人也能一跃成为人上人的土地和奴仆。
老子比较直白地说道:“若无璞玉,聃便是逗留一岁亦难。”
在老子看来晋人太好战了,能够看到的晋人也着实是太忙,忙到连走路都是行色匆匆的模样。
一个崇尚贴近自然的人,尤其是还有点懒洋洋,看到别人做什么都是风风火火,心里其实是老难受了。
“聃既来,公孙若有吩咐自是应允,且明示也。”老子说道。
近期,智瑶除了研究冶炼之外还干了另外一件事情,也就是盖了一座“学校”。
这一座用于教学的地方,它的主要结构为木材,里面的空间非常大,排列着一排排的桌子与座椅。
为了让讲学者舒服,也是能更直观地进行教学,智瑶还弄了黑板以及粉笔。
如果说老子来智氏作客有什么收获的话,绝对是黑板与粉笔了,就是对听课学子使用的没见过的桌椅有点意见。
当前年头屈膝跪坐才是主流,硬要强调的话,正襟危坐也才是一名求学者该有的姿态。
智氏的学子们屁股坐在椅子上,双腿能够自然地放到地上,双手也能放在桌上,初次见到的老子是怎么看都觉得怪异。
看到老子态度坚决,着实让智瑶没搞懂自己是什么地方招待不够周到。
在这些日子里,智瑶对老子不但有求必应,住宿以及伙食方面也是从优。
每日有变着花样的美食,时时刻刻有人服侍,老子怎么还感到不满意呢
智瑶想了想,索性也就明确对老子提了一些请求。
“治理之术”老子非常明显的一愣,呢喃道:“道有形,万物亦有其规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这一刻,老子难以想象小小年纪的智瑶怎么能讲出那些值得品味的话。他甚至觉得自己被打开了一扇通往不朽的大门,越是琢磨越激动。
智瑶见老子魔怔了一般,知道学者一旦陷入自己的学术海洋一时间难以自拔,告辞继续忙碌自己的事情。
冶铁需要时间去慢慢试验,智瑶觉得是时候进行另外一个实验了。
他来到了一个院子。
这个院子挖了不少的池子,早先已经储水,每一个池子里面都泡了不同的材料。
有些池子里面泡的是树皮、麻头以及敝布,也有泡上藤条、竹子、麦杆的池子。
“我需要将捣烂材料的工具先制作出来”智瑶觉得这个不难。
春秋当然有捣的工具,只是太过于原始了一些,人在舂米的时候是拿根木头一再捣。
智瑶要做的是一种杠杆原理的工具,它的制作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有一个支点作为阻力臂,再一根木头架在支点上作为动力臂。
跷跷板知道吗其实就是那么一种相似的玩意,用来捣东西则是需要有一端弄上一个棒槌,动力臂上下运动就能捣了。
智瑶只是指挥,真正干活的人还是智氏的匠人。
“我怎么现在才做出这个玩意要是早点做的话,能够解放很多劳力的呀”智瑶给了自己额头一巴掌。
知道目前的舂米有多么麻烦吗家里口众多的话,一名妇女一整天什么都不干只舂米都时间不够,要好些妇女一块劳动,效率方面还非常慢。
智瑶的目光变得很明亮,心想:“我或许还无法参与家族决策,一再制作出对家族有益的工具能够提高老智家的生产力,何尝又不是一种功劳但凡祖父和父亲不昏聩,继承人之位舍我其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