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335章:这是对付智氏的绝佳机会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335章:这是对付智氏的绝佳机会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智氏在十五年之内连续扩张,扩张的过程中还没有生出太大的乱子,兼并中山国和卫国之后能够保持平稳,关键的步骤只有那么一个,也就是智瑶释放出来的军功制

    什么意思就是有人立功,不管功劳多小,功劳就是功劳,并且会得到应得的那份物资奖励,功劳一旦足够会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优先保证了内部的好战热情,再来便是将好战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对外征战可以立功,在内剿灭不轨之人也是立功。

    那一种大环境之下,哪里都是一种互相监督的环境,有谁想搞事情得不到支持,相反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摘走他们的脑袋换得奖赏,小乱或许会发生,爆发大乱则是没有可能。

    智瑶将立功的人,他们获得的土地分配去一个地方。这些人只有在智氏的统治下,手里的田契才算合法有效,换了一名统治者就会让田契变成一张废纸。

    因为那种“契约关系”的存在,有恒产的人天然就是智氏的拥护者,他们在哪都会变成智氏的眼睛,也是维护智氏统治的帮手。

    一旦这些人被分封到新占区,他们不但会是天然的卫戍部队成员,并且比谁都不想敌人成功反扑,抢走他们已经得到手的土地。

    智瑶会再派去村长、乡长,以乡长、村长以及相关属僚,加上获得土地的老智人形成一条统治链,一块联合起来管控也是融合占领区的新智人。

    智人称呼听着好像怪怪的。称呼就是这么個称呼,类同秦人、赵人、魏人、韩人、齐人、楚人等等。

    “崔健可为家大夫,其子任谭之邑宰。”智瑶知道什么叫千金买马骨。

    站在齐国的角度,崔健无疑是叛徒外加小人。

    可是换成站在智氏的角度,崔健立马就变成有功之人了。

    成为智氏的家大夫,代表着也能够有自己的城邑,并且还能享受到“我的土地我做主”的权益。

    家大夫跟其他拥有大夫爵的贵族有着区别,仅是区别在于爵位不获得国家层次的认可,一旦为之效力的那个家族败亡,所有的一切也将失去。

    当然了,那是很久以前的规则,后面的形势一直在变。

    比如,范氏和中行氏相继在晋国除名,两个家族的一些家大夫在投降后保留封地与城邑,只是换了一个服务的对象。

    规则出现变动的直接后果就是,贵族的附庸家大夫在遭遇入侵时不再誓死抵抗,开战之初直接跳反的事情还没有谁当出头鸟,战事进入到劣势阶段,出现望风而降变得比较普遍。自然也依旧存在与主家共存亡的附庸,只是跟以前一比,所有附庸顽抗到底的现象真的不存在了。

    为什么总有人说礼崩乐坏,不单单是周天子说话变得跟放屁一样,还体现在其它原有的规则被打破了啊

    智瑶也在破坏规则,干的事情却是将原本非常高端的事业,惠及到更多人身上,使之变得比较普遍。

    原本拥有土地是人上人的特权。

    现在拥有土地还是作为一个人上人的象征。

    出现变化的是以前获得的土地起码是四周边长几里,变成拥有十几亩、几十亩、上百亩的人数量一再猛增,一下子让人上人原有的逼格下降太多太多了。

    这还是智瑶收着来,要是不论出身搞均田,哪怕是拿出智氏的土地进行分割,恐怕瞬间就要变得所有贵族的敌人了。

    至于说智瑶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别看他是这个历史版本中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无疑是在看待早被历史证明正确的做法。

    不用讲得太复杂,仅仅是一个“增加生产热情”的说法就足够了。

    如果写得水一些,切换一下人物视觉,用处于变革时代又获得土地人,他剧情去描写,基本足够水上四五章。

    某天,高无邳自杀的消息传到了智瑶的耳朵里。

    那一瞬间,智瑶的脑海中出现了公孙青在城墙上纵身一跃的片段,心里感慨地想道:“姜姓吕氏不亏了。”

    一个王朝的末世,有着一些头脑清醒的人,他们看到了末世的来临,觉得没有能力去挽救,选择用自杀去进行殉葬,多少能体现出这个王朝没有完全又彻底地失去人心。

    在短暂的三个月内,仅是智瑶听说自杀的人数,数量超过三十,无一例外都是贵族,有些是一家之主,更多是某个家族的成员。而那些家族并没有在做螳臂当车的事情,相反积极回应智氏对齐国的处置。

    那些人自杀的高峰期是在齐君壬的葬礼结束,智氏却是没有撤出控制“临淄”的军队,南方还传来吴国已经出兵在攻占齐国城邑的消息,之后感到深深绝望才自杀身亡。

    是的,吴国一边派人参加齐君壬的葬礼,另一边没有妨碍他们侵占齐国的土地。

    吴军伙同莒国一起对齐国发难,一部分吴军借道鲁国,更多的吴军则是带上莒国的军队,再从莒国的方向入侵齐国。

    对此,智氏没有任何评论,面对齐国公族的哀求,选择的是给予军械和粮食方面的资助,再鼓励齐人南下去保卫国家。

    与此同时,躲到东莱去的田氏发出呼吁,建议齐人暂时放下争议,团结起来抵抗吴国的入侵。

    东莱不是一座城池的名称,它泛指原先莱国的疆域范围,大概以潍水为界,往东就是原来莱国的疆土。

    目前田氏伙同其不离不弃盟友控制着东莱大部分城邑,与忠于齐国公室的公族以及异姓贵族厮杀不断。

    智氏忙着控制齐国的京畿圈以及济水上游,一兵一卒没有跨过潍水。

    再有之前智瑶对田乞的暗示,一下子让田氏对智氏会做什么拿捏不准。田氏重新扛起要团结齐国各方的大旗,应该是一步试探

    司马穰苴很想立刻将田氏打死,奈何智瑶更愿意留下田氏搅动风云。

    在新的信件联络中,司马穰苴给出了警告,认为以田氏蛊惑人心的能力,给予田氏足够的时间和舞台,说不定田氏日后会给智氏造成很大的麻烦。

    司马穰苴的顾虑是对的。

    智瑶却是有苦自己知道。

    吴国发兵侵略齐国让智瑶松了口气,动起来的吴国,意图等于是暴露出来,比之引而不发的威胁更小。

    出现异常的是魏氏,他们停下了与郑国的交战,兵力收缩回去“虎牢”那边。

    魏氏有向智氏进行沟通,讲的是一支数量约在十万的楚军进入靠近郑国的宋国境内驻扎,源于摸不透那一支楚军的意图,停下继续侵扰郑国的举动。

    而那是有联动性质为前提的一个事件,比如郑国确确实实频繁联系楚国,有鉴于白公胜因为“渭水之战”战败被解除职务,很难说楚国会不会接纳郑国。

    白公胜的下场已经算是不错,战败没有得到一个自杀的下场,仅仅是贬为庶人,随时还有再摇身一变重新上位的可能性。

    可是,白公胜失势也代表着一点,楚国排斥郑国的势力遭到重创,愿意接纳郑国的势力就会重新抬头。

    如果楚国愿意接纳郑国,代表着楚国会跟魏氏交恶,接下来魏氏不止会面对没有后顾之忧的郑国,还要再加上楚国这个老牌强国。

    魏氏停止入侵郑国,并且还下达了新的征召命令,看似在应对楚国与郑国可能联合的威胁,何尝不是对智氏存在威胁呢在这种局势变动之下,智氏就需要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能够开拔进入齐国作战的部队肯定就会变少了。

    仅是魏氏有新的变化还不至于让智瑶心里叫苦,主要是韩氏那边也在集结军队。

    韩氏给出的说法是,他们打算进行第二次西征,今年攻打的对象变成了白翟,一旦秦国插手会连秦军一块揍。

    光一个魏氏引而不发就够智瑶关注,再加上韩氏也有行动,天晓得他们讲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说不定是觉得智氏就要吞掉齐国,有了一种时不待我的觉悟,下定决心要联合起来对付智氏。

    不是没有那种可能性,并且可能性还不小。

    “如果魏氏和韩氏结盟,确实能够对我家产生威胁,再加上楚国、郑国、吴国,我家肯定扛不住啊”智瑶认定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自己都不能松懈,不止要做相关准备,更要有具体行动。

    智氏大批的使者和细作已经出发,使命就是探知各方的战争准备,比如物资储备调动状况和士兵的集结地点。

    为什么不是走窥探高层的路线也要智氏的那些人能够走进各国高层的社交圈子啊

    现在的岁月,身份不足够压根就无法进入相关的圈子,安插间谍什么的当笑话听听也就算了。

    所以,智氏的那些人只能去窥探物资以及人员的调动,接触各方高层的事情就别想了,想也会是白想。

    “即便又是我过于敏感,仅仅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我能不用一万分的警惕心去对待吗”

    毕竟,智氏对齐国的军事行动真的给予各方很好的机会,错过这一次机会他们不知道要等待多久。

    再则说了,智瑶认定哪怕是瞎忙活也没有事,有备无患永远不会是一种过错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我在春秋做贵族》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我在春秋做贵族》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我在春秋做贵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