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518章:三件大事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518章:三件大事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蜀国和巴国都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国了。

    巴国又称为大蛇国,说他们是国家吧,其实没有完整的行政机构,并且内部各种部落联盟林立又互相对立。

    蜀国也有另外的名字,他们称呼自己为葵蚕国。

    如果现代的考古学家相关研究靠谱的话,蜀国成立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姬周,甚至早于殷商。

    这两个国家里面,巴国跟中原的交流要早一些,并且远比蜀国更加频繁。

    当前巴国名义上的统治者被称为巴子,没有其它特殊含义,也就是初代的巴国之君因为派兵参与讨伐殷商被周天子封为子爵。这样一算,巴国也算是诸多分封国之一了。

    蜀国跟中原的交流几近于无,同时也没有得到姬周王朝的册封,他们跟巴国的恩怨情仇挺多,算实力是蜀国比巴国强,只是因为两国群山林立的关系,打来打去不知道打了多少年仍旧没有将对方彻底打死。

    巴国跟明层次其实不比蜀国高,不止是蜀国比较古老的关系,跟巴国只是一个名义上国家的原因最大。

    智瑶没有记错的话,巴国前前后后一直在被周边的邻居殴打

    事实上也是那样,巴国的老仇敌蜀国不算,秦国和楚国也时常侵略巴国。

    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楚国出兵约十万入侵巴国,攻占了巴国的“庸上庸”等地。

    楚国在巴国抢得土地之后,先后建立了不少城邑,其中最大的便是“庸”城,又在“庸”的东部修建了一座武城,不对,用楚国的说法应该叫方城。

    本来楚国会继续对巴国用兵,只是当时的智氏已经在谋算楚国,打断了楚国对巴国的军事部署。

    不管是之前的晋国,还是现在的原国,其实都没有跟巴国或是蜀国有过官方的正式联系,两国派遣使节团到“濮阳”谒见,还要请智瑶做主什么的,着实挺令人感到意外。

    智瑶当然不会马上召见两国的使节。

    比起巴国和蜀国,楚国对原国要重要得太多太多了。

    “不对,蜀国和巴国对我一样重要”

    智瑶记起来一件事情,历史上秦军灭亡楚国的战役,秦军就是从长江上游乘船顺流而下,并且这一条水路补给线保证了秦军的后勤供应,尤其节省了陆路运输的巨量消耗。

    宰予应差不多汇报完了。

    楚国明确表示非常愿意跟原国联姻,就是在联姻人选上出现了老大难题。

    宰予给出了明确的建议,不能因为想要导致楚国发生内乱选择翁主,联姻人选只能是公主。

    很多人搞不懂“翁主”是什么,当作后世王爷的女儿就行了,也既是郡主。

    意识到蜀国和巴国重要性的智瑶在宰予汇报完毕之后,选择同时召见两国的使节。

    两個穿着有别于中原服饰的人过来,其中一个暴露在空气的皮肤上有着许多刺青,另一个虽然也有刺青却没有那么密密麻麻。

    刺青最多的那人来自巴国,他脸上有着斑斑点点的刺青,会让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浑身起鸡皮疙瘩,恶心完了就是想要拿利刃狠狠地刮掉那些斑点。

    蜀国的使节脸上刺青是额头和脸颊上的一横一横,怪异依旧还是显得无比怪异,总是比脸上满布斑斑点点看着要顺眼多了。

    双方语言肯定不通,需要经由翻译才能知道互相在讲什么。

    原国知道有蜀国和巴国的存在,只是此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官方肯定没有懂蜀国语言和巴国语言的人,民间则是不太好说。

    只不过,哪怕原国民间有人懂蜀国语言或巴国语言,临时去找也来不及了。

    有那么一个事实,别以为蜀国或巴国只有一种语言,部落林立之下,语种一定多到吓人。

    蜀国和巴国显然早有准备,他们带来的是懂得己方语言与周王室雅语的翻译。

    经过翻译的传达,智瑶可算搞明白两国出使原国是怎么个回事。

    说白了就是蜀国和巴国又继续开打。

    巴国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先感谢原国解救巴国,又请原国帮忙阻止来自蜀国的入侵。

    关于原国解救巴国一事,就是智氏化家为国之前迫使楚国从巴国境内撤军的事件,原国史书上并没有记录这一件事。

    智瑶联想力足够,再加上记忆力不差,才给联系上原国什么时候救过巴国。

    因为巴国认为原国救过巴国一次,干脆就虚构出自己有一位老大的事情吓唬蜀国,并且想要将有一位老大的事情给坐实了。

    蜀国那边听巴国一再吹嘘自己的老大有多么多么厉害,有没有被吓住不清楚,想要了解巴国的老大到底有多么强大,才选择派遣使节团出使。

    有点诡异的是,蜀国的使节团是跟巴国使节团一块走出山区,先去了“新田”才知道晋君成了一座城池的城主,有一个智氏统治的原国取代了晋国。

    相同的是,蜀国和巴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原国的强大。

    话说,从进入到原国的疆域,走了将近四个月看了那么多城邑,带着多了解的意愿进行打听,得知晋国的疆域面积有多大,曾经出动兵力的多寡,仍旧完全不了解,他们不是眼睛瞎,应该说是心瞎或脑子有坑了。

    “如此说来,葵蚕国愿意岁岁进贡,换取大原不出兵讨伐”智瑶暂时还不了解自己多了一个小弟叫巴国,只知道巴国请求原国进行庇护。

    翻译叽哩哇啦对蜀国使节讲了一大串音节。

    蜀国使节又是叽哩哇啦讲了一大串。

    双方交流的时间有点长,着实讲了不少话。

    后面蜀国的翻译才对智瑶禀告道:“正是。”

    “”智瑶有点迷了,两个字的回答而已,至于说那么一大串吗

    这倒是给了智瑶一个提醒,经过翻译的对话不一定正确,或许翻译还会从中作梗,不能轻易给出什么承诺。

    会面继续,该谈什么也接着谈,只不过仅能算是初步的接触。

    “你等且先学会原国语言,再行谒见。”智瑶说这话时,面容老和蔼了。

    蜀国和巴国的使节在一脸茫然中被请了出去。

    智瑶看向台狐,吩咐道:“寻来懂得蜀国语与巴国语的人,你亲自领着与两国使节接触。”

    台狐也知道今天的接见过于草率了,赶紧应:“诺”

    其实这也是初次遇到这种情况,没有经验所导致。

    毕竟,原国有过交流的国家,前来出使的正使起码懂得说“雅语”,没有语言不通的困扰。

    既然周王室没了,自然也不需要周室“雅语”的存在,该换成原国的语言。

    而智瑶已经在原国做统一发音的普及。这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会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尽管耗费的时间会很长,做了总比不做好,不是吗

    始皇帝做到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智瑶不止要追寻始皇帝的脚步,明知道难度还是想要给加上话同音这一条,一代人完不成就下一代人接着做,直至将目标完成。

    讲实话,智瑶把秦国灭了,清楚关于“大一统”的理念决不能丢,要不然哪怕原国一度无比强大,还是会遗祸无穷的

    纵观世界历史就知道了,出现过的强盛帝国不少,能够一直传承下去的独有华夏。这是因为域外没有“大一统”的理念,诸夏的“大一统”理念则是深入人心。

    关于“大一统”的理念,始皇帝其实是执行者,提出相关理念的人是秦惠文王赢驷,后继一大帮人杰一起逐步完善。

    让“大一统”在诸夏根植的人还有三位,第一位是创立汉帝国的刘邦,第二位是完成思想大一统的刘彻,第三位是司马政权两晋终结之后再次让汉人翻身的杨坚。

    这种伟大事业能够参与进去就是荣幸,没有必要再去分个人贡献值的高低了。

    智瑶侥幸“生”的比那些伟人都早,一开始只想要获得权力,后来致力于创建国家的强大,到了完全有实力一一灭掉列国达成“一天下”的成就,自是应当有更崇高的理想了。

    在智瑶登极后的第九年前457年,同时也是莒国灭亡的第一年,一道急报从齐地传到“中京”。

    所谓的“中京”就是原国正在建造的新都城。

    消息则是越王勾践一再派人侦查,确认原国并没有在莒国或东莱周边屯兵,还派出使节团前来试探原国的态度,最终果然还是没有忍住诱惑,选择了进军东莱

    “大王,勾践亲率两万大军出莒地,另有六万越军由文种统率向西侵入杞国。”

    “正值越国与大原联姻之际,越王突然出兵当是以为大原此时专注太子婚事不会出兵。”

    “探子回报,越国亦在动员,有兵三万经运河北上。”

    智瑶听着一条条汇报,脸上表情没有什么波动。

    本就是原国设下陷阱等着越国上套,早做好了相关的应对方案,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才是怪事。

    智开轻声问道:“越军动员十一万大军,穰苴将军麾下仅有两个军团,是否新增兵力支援”

    原国的两个军团就是七万五千名武装到牙齿的战兵,别提司马穰苴对齐地山川地理的熟悉程度,加上十一万越军的素质绝对是良莠不济,原国准备的兵力怎么会不够呢

    如果说智瑶有什么疑问的话,只剩下司马穰苴能不能将北上的越军以及勾践本人歼灭,入侵越国本土需要再增派多少兵力。

    “太子。”智瑶先唤了一声,示意智开集中精神仔细听,才继续往下说道:“勾践吞并吴国,吴人从未归心,一胜再胜自是无忧,一败则必然一败再败,直至国祚无存。此乃勾践行事手段所注定之事。”

    越国才吞并吴国多久别说勾践消灭吴国的手段和过程都是那么的不光彩,吴国人能服气才是怪事。

    喊着为夫差报仇起事的吴国人从来不少见,他们只是被越国用异常血腥的手段一次又一次给扑灭,可是血腥仍旧没有彻底吓倒吴国人。

    智瑶跟智开说那些,主要是提醒做事不折手段是最后的选项,身为一国之君能够堂堂正正,不要总是依赖阴谋诡计去完成某件事情。

    那么,原国勾引越国入侵东莱不算是阴谋吗要说算,肯定算是的。可是真正算起来,阳谋的成份占比更大一些。

    智开知道智瑶讲越国的事只会是顺带,一定还有与越国无关的相关事情要进行交代。

    果然,智瑶接下来讲的是楚国,并且楚国一样只是顺带一提。

    楚国那边闹了一场新动静。

    楚国派出队伍护送出嫁公主,他们进入郑地会合前往迎接的原军,后一脚楚国楚王燕联合支持自己的大臣试图驱逐公孙宁,只是事败了。

    是事败,不是失败。前者是有实施的计划,没有真正动手就被瓦解;后者是展开了行动,没有取得成功。jujiáy

    楚王燕事败的结果是一大批忠于自己的大臣被杀,听说那天“郢”都之外的河流飘满了浮尸。

    河流有浮尸的原因不复杂,楚国处决犯人历来就是选择在河边,会不会砍脑袋取决于胜利者的心情。

    事败被杀的人脑袋没有被砍掉,主要是公孙宁胜得太轻松。

    公孙宁只是清理掉一批大臣以及他们的家人、心腹,没有废掉楚王燕,同时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扩大。

    那些消息传到“中京”时,得知事情经过的原国君臣直接给无语了。

    因为支持楚王燕的大臣几乎全灭,原国挑动楚国内乱再出兵灭国的机会在变小,出动大军从淮南进军的难度增大,灭掉越国从西南包夹则是会面临曾经吴国碰上的那些难题,原国想灭掉楚国只能另图蹊跷了。

    “巴国愿为我从属,寡人已向巴国使节提议,派兵常驻保证巴国安全。”智瑶说道。

    智开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看到自己儿子脸上出现情绪波动,智瑶心情开始变得愉快起来。

    父子相处嘛,很复杂也很简单的。

    作为父亲捉弄儿子是一种娱乐节目,不管几岁都是这样。

    “寡人已决议出兵三师进入巴国,此前巴人需要开辟路径,太子大婚之后,使妻子有孕,与窦氏诸人一同前往罢。”

    智开就知道要倒霉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我在春秋做贵族》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我在春秋做贵族》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我在春秋做贵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