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咸阳城,是百年前秦国孝公时期,卫鞅督造的城池,建成后,秦国国都由栎阳迁于此,至此定都,其后的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等对咸阳城都进行了扩建。
规模越来越大,秩序越来越健全,宫殿亦是越来越奢华,越来越典雅,俯览而下,更是一股磅礴的大势内蕴其中,百年征战,秦国实力陡升,一国的精气神可见于此。
方圆四周为八百里秦川所在,东至黄河,西达千河、渭河,北起九山,南至秦岭,地域广阔。整座都城占地近五十平方千米,虽不是咸阳城的巅峰面积,但在列国之中,也可位列前五。
从巴郡深处而出,和宗琼一起,二人轻装骑行,穿过汉中,直入渭水之岸,咸阳之旁,纵然商君之法对于商贾异常的苛刻,但一路走来,宽阔的驰道之上,商贾的队伍屡见不鲜。
耕战之战,商贾地位最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追求财富,伴随着秦国的越来越强大,得益于军功爵制度的贯彻,国富民强,消费力不低,山东六国的事物源源不断的运往秦国,尤其是咸阳。
不得不说,秦国修建的驰道还是不错的,宽约五十米左右,平坦的道路两旁树木林立,这是秦法规定的栽种,骑马行于其上,甚是舒适。
花费十天左右的时间,从天宗下山,近咸阳城前,高高的城郭连绵不断,暗黄色的城墙林立,城楼高铸,其上不时的有秦军巡逻,城门洞开,来往行人不觉。
城门高约五六米,宽约四五米,旁边还有两个小侧门,亦是有身穿铠甲,手持长矛的亲兵在把守,尤其是主城门所在,商贾的队伍想要进入其中,必须交钱。
至于城内的老百姓,似乎好一些,并没有这个责任,靠近城门,四周进进出出的人越来越多,耳边环绕着一道道关中秦国之语。
虽说周清精通七国文字,但对于七国方言,通悟的还真不多,勉强只有一个秦国之语。不过于智慧大开的自己而言,学会一门地域语言,也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
“小师叔,根据咸阳城内我们天宗的人传信,此次秦国招揽宫廷护法与宫廷剑师,先要入招贤馆的,而后在招贤馆内筛选,最后进入咸阳宫由秦王与秦国相邦筛选”
翻身下马,手牵着缰绳,相对于身侧的马匹而言,周清此刻的身高确实不显眼,不过一米二三上下,另一侧平视,基本看不到周清的存在。
由正门而入,宗琼屈指一弹,便是两枚秦半两进入城门首位的箩筐之内,没有遇到拦阻,直接走入咸阳城内,言语缓缓,对着小师叔低语而道。
“秦国相邦吕不韦,他在这个位置上坐几年了”
行入咸阳城内,便是一条纵横平坦的主城街道,细长条的青石砖铺就,宽约十五六米,街道边缘有下水道,引向城池之外,两旁则是一座座两三层的酒楼、商铺。
期待之中的拿到街道叫卖之声、呼喊之声、吆喝之声没有出现,就算街道上行走的人其实也不算多,不过灵觉感知之下,一座座商铺之内倒是挺热闹的,尤其是酒楼之網
“自秦庄襄王薨逝,秦王子政继位,吕不韦便是相邦了,算起来,应该快八年了,两年前,楚国昌平君熊启被封为丞相,不过大权仍旧在吕不韦的手中”
看得出,宗琼对于这些消息了解的很清楚,张口便是回应着周清,当年吕不韦奇货可居,一跃从一个地位卑贱的商人,成为秦国相邦,秦王子政更是称之为仲父,权倾天下。
封为文信候后,门客源源不断的加入,号称三千门客,势力庞大,一言可定秦国九层人的生死,一言可定攻伐之策,商人做到这个地步,古来第一人。
“相邦吕不韦与丞相昌平君熊启,近八年的时间,算起来,也快了”
周清颔首以对,口中喃喃低语,史载十年吕相国,如今已经快过去八年了,看来自己那位尚未谋面的王兄还是颇有手段的,外戚昌平君入相,吕不韦竟然同意了。
虽说昌平君此刻还只是丞相,并非相邦,但有着子政的支持,再加上老秦人内部的排外性和百年来楚国外戚的残留力量,吕不韦这个相邦绝对做不长。
“小师叔,我们是先前往招贤馆,还是与这里的天宗弟子汇合”
牵着缰绳走在前面,看了身侧的小师叔一言,似乎在思衬着什么,当即也没有多言,左右看了街道两旁的酒楼,正午早已过去,但酒楼中的人却还是不少。
十多个呼吸过后,宗琼再次出言,根据道家天宗的传统,其实并没有在列国设立分点的习惯,之所以在咸阳城有天宗的弟子,还是因为小师叔的缘故。
两年之前,小师叔便令宗全派遣部分弟子前往秦国,当然,名义上是历经红尘,锤炼心神,不过,附带办点小事情也不是大事。
“先去招贤馆,傍晚再行汇合,你安排就行了”
偌大的一个咸阳城,区位划分倒是挺简单,从南门而入,均是城内的工、商、居民所在,宫殿群落在东方,陵墓群落在北方,西部则是咸阳城的官邸、军事等区域。
宽阔平坦的石板路上,马匹行走的声音很是清脆,街道上行人不多,一个个粗布麻衣,经济实力一般,但一身的精气神却是可以。
历经百年耕战,能够居住在咸阳城内的普通居民,绝对八层以上拥有爵位,拥有爵位,便是拥有特权,相对于地位卑贱的商人,他们虽然没商人有钱,但如果双方发生争斗,无论对错,商人绝对落不得好。
神融天地,感知咸阳城的气息,伴随着秦国一次次对外战争的胜利,伴随着秦国土地的不断扩张,整个咸阳城之上笼罩的气息似乎也与众不同。
灵觉涌动,目现精光,果真是其势如龙,汪洋无尽,虚空骄阳照耀,更是如同龙游海域,任意驰骋,随意横行,这便是国势。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