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盖聂先生于寡人有言,庄周有三剑,一曰:庶人之剑,二曰:诸侯之剑,三曰;天子之剑,韩非先生可为寡人解惑”
一步踏出,身形便是出现在下方的庭院之中,悄无声息,静静的立于一侧,等待二人谈话的结束,算起来,二人已经相谈了近一个时辰。
虽然不长,但君子之交一息足够,一个时辰的时间,足以令秦王政对于眼前之人有着更为深层次的了解,能够写出那般的恢宏巨著,其人当非凡。
清朗的声音娓娓回旋在这方不大的庭院之中,翠竹摇曳,微风吹拂,片片细叶时不时的落下来,不远处的一片池塘中,更是道道涟漪为之波动。
此时此刻,列国之人谁又能够想到,在如此破败的庭院中,决定历史走向的两个人正在此地交谈,声音虽不大,但却足以震动岁月长河。
身着白衣素袍,柔顺的发丝垂陇肩后,略有一丝随意,眉目俊朗,英气蓬勃,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很是坚定,很是锋芒,五官威严绽放,登位十年来的深沉气息沉淀。
看着身前的紫衣贵公子,眼眸深处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欣赏,此人大才,是自己寻找已久的大才,能够助力自己匡诸侯,一天下,治天下的大才。
“尚公子志向远矣”
“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如果韩非所料不差,此刻的宅院之外,应有多者”
紫衣着身,贵气弥漫,寻常时候的不羁与放浪不存,对着眼前之人一礼,便是娓娓而道,自从知晓道家玄清子身处新郑之时,自己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只是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快,询问庄子三剑,列国之中,知其者甚多,用其者鲜矣。言语婉转,随意的向着宅院之外看了一眼。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
“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百年之前,卫鞅为秦国铸就一把最强的诸侯之剑,秦国强悍至今”
“天子之剑,以燕赵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韩宋为镡。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举世无双,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一天下,势不可挡,此之谓庄周三剑,春秋以来,天子之剑渐行渐远”
语落,韩非不言,整个庭院之中不自觉的陷入一种别样的寂静,秦王政沉吟许久,身躯微侧,看着竹枝的妖皇,看着水潭的波动,感受天地之间无形的律动。
诸夏之民数千万,庄周三剑以蔽之,列国乱世,大秦独霸天下,大势已成,唯缺少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也是自己为何前来这里的原因,因为这里有自己需要的结果。
“先生曾语,七国的天下,要九十九。”
不知何时,秦王政徐徐出言。
“尚公子的消息很是灵通。”
韩非轻轻一笑,迎着秦王政看过来的目光,眼中充满一种别样的韵味。
“先生师出儒家,又创立法术,集商君之法、申不害之术、慎到之势为一身,如此,堪为天下之才,先生之法,也当为天下之法。”
“七国民众受乱世之疾久矣,百家各有其道,唯有在先生的身上,寡人看到了希望。先生可愿与我携手,铸就一把天子之剑,开千古一国之梦,创立一个九十九的天下”
秦王政对着韩非深深看去,眼眸深处充满无尽的希冀,映衬着这方庭院中的一切,更映衬着诸夏内的一切种种,单手缓缓伸出,言语沉稳而出。
“不知在尚公子的心中,这九十九的天下,是秦国的天下,还是韩国的天下”
深深地呼吸一口气,俊逸的面容上涌出一丝希冀,更涌出一丝凝重,终究还是要有这个结果的出现,天地之法,执行不怠,成于天地之间,贯穿于天地之间。
如果自己是李斯的话,或许,此刻自己会毫不犹豫的接受这个邀请。
只是,家国天下终究是家国天下,韩国不存,家国不在,何以谈天下,或许在自己的心间深处,还是有一缕私心,聚散流沙,那就是自己的希望。
“大王可有失望”
一炷香以后,周清与秦王政出现在新郑城外,那里有着自己的安排,偏僻的隐秘区域内,乘风而行,由空而落,顷刻间远离是非之地。
这是一处丘陵深处,小道婉转,四周已经散布多位秦国武士,牢牢的守卫方圆,踏步在大地之上,回想着先前韩非的回应,周清轻问。
“韩非。”
“他会来秦国助寡人一天下大业的”
虽有些失望,但这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根据自己所得信息,韩非从小圣贤庄回来之后,便是在新郑内施展手段,逐步立足,这已经表明了一切。
既然对方有着家国的牵挂和侵扰,那么,待对方家国不存之时,就是其入秦铸剑之时,这一点,嬴政无比的相信。
“玄清也相信韩非会做出理性的抉择。”
“只是想不到大王出咸阳不久,就已经有人忍不住了,看来此行归途仍有不小的变数,玄清已经持虎符和诏令让蒙武将军掠宅阳之地,接引大王。”
韩非之才固然惊艳,但诸夏之大,合群策之力,铸剑虽难,仍可成就帝国伟业。当然,还是希望韩非做出最为理性的抉择。
与秦王政一起向着不远处的马车走去,看着这条通向北方宅阳之地的小道,缓缓而语。
“扫帚之星横秦国之境,兵戈蓄势而待,区区内患,何足道哉。”
“大师且去,不必为寡人担忧。”
刚才与玄清大师乘风而出新郑,内部的乱局收入眼底,列国游侠剑客汇聚,当真是该全部诛杀,韩非之言有理,侠以武犯禁,待一天下之时,定要收缴诸夏之兵,让那些游侠全部束手。
屈身而入这架普通的马策之中,转过身,对着周清深深颔首。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