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一百六十一章:银川驿卒李鸿基(求推荐!)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百六十一章:银川驿卒李鸿基(求推荐!)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哄哄人流,苏州一家酒楼的雅间之。

    一名穿着灰色绸袍的年商人,背着手站在二楼栏杆边上,眺望苏州城的熙熙攘攘。

    “黄东家来的早啊”

    一道浑厚的声音传入,听见话,黄华堂身子微颤,旋即,轻笑说道:

    “谁不知道这苏州府第一家报房是你们聚隆号,赵东家可是贵客,旁人想见一面都难,能不上心吗”

    赵让默默听他说着,找了个位子坐下,静待下。

    感受到身后人端详的目光,黄华堂转过身来,站定未动,道:

    “你聚隆是老字号,有现成的老雕版,这次就开门见山吧,要多少银子”

    “多少银子”赵让好像听见什么十分好笑的事,抛开目光,玩味地道:

    “黄华堂啊黄华堂,你也太小看我了。”

    “那你想要怎么样”

    说话间,黄华堂心腾起一抹不祥的预感。

    赵让思索片刻,回道:

    “今天是个大日子,不仅苏州一府,全国各处都在进行京报改制,没有先准备好雕版就揽了这么个硬瓷器,这不像你的风格啊。”

    “黄华堂、不是我说你,你也是有头有面的大商人了,怎么能让我逮到这个机会呢”

    说着,他冷笑一声,复以反问的口气道:

    “你觉得,我是能用个几千两银子就随随便便能打发的人么”

    黄华堂缄默,望向他一副得意洋洋的面孔,脑海里细细思忖所能接受的最低条件,轻笑一声,道:

    “看来我还是把你赵东家想简单了”

    “说吧,什么条件。”

    “聪明人说话,就是快人快语,那行”

    赵让将一只脚搭在另一副椅子上,大马金刀的为自己续了一满杯碧螺春,掰开了三根手指头,道:

    “我要你这个数的利润。”

    黄华堂眉头微蹙:“三成,太多了吧。”

    赵让唇角微扬。

    “这个数还多”

    “京报刊行天下,苏州府只是其一”

    “各地都有和都监府合作的商人,若我所料不错,邸报、塘报,都要改制,日后发展不可限量。”

    “你不会在意这点利润吧”

    清风拂入,间有花草的幽香,氤氲环绕在雅间之。

    黄华堂自然知道乘上朝廷这艘大船的好处,不然他也不会在淮北各府、西南各省捐粮了。

    他再度转过身去,静静道:

    “三成利润可以,但只能一年,你的老雕版,我也只用一年。”

    这下,犯难的轮到赵让了。

    雕版制作起来不难,就是颇费时日,真把聚兴号逼急了,去别的地方高价采买,找别人合作,这也未尝不可。

    聚兴号揽下了朝廷京报今年在苏州府的印刷权,想与他合作的报房怕是还有不少家,你不做,自然有别人上赶着去找。

    做商人的,是最懂得何时收手的。

    他将脚放下,面色也诚恳不少,微笑道:“既然黄东家快人快语,那我也不好再继续讨价还价了。”

    “就一年”

    京报改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除各地报房要进行一轮洗牌外,印刷技术也会被动得到发展。

    京报刊行全国,最忙的就是这些兢兢业业的“快递小哥”。

    有明一朝,在各地皆建有驿站,时人称驿递。

    朝廷规定,全国每隔十里置铺,铺有铺长,每隔六十里设驿,驿有驿丞。

    据万历四十八年工部勘核,大明境内每个规模较大的驿站,共一千九百三十六个。

    除此以外,还设立急递铺和递运所加强物流信息,专门运送加急的公和军报。

    宁夏,银川驿。

    宁夏系九边重镇之一,边防、案都是朝廷关注的焦点,银川驿作为地区内规模最大的驿站,自然当仁不让。

    初春时节,茂树葱郁,澄澜荡漾。

    一名穿着灰绿色服装的驿卒,来到驿站门前,翻身下马,用脏乱的衣袖擦了汗,然后跨步走了进去。

    “李鸿基,京报都送到了吗”

    没错,眼前这面色黑里透红的健硕汉子,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

    谁能想到,这个老实本分、只想着混口饭吃的驿卒,日后在因缘巧合之下,推翻了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彪炳史册。

    李鸿基早和铺长混熟,向地上啐了一口,将马牵到固定的马鹏位置,边走边道:

    “都送完了。”

    “他乃求的,朝廷搞这个改制,每天京报就要送三百份,这还没算塘报和军报、书”

    “你小子想什么呢”铺长脸色比他更黑,闻言笑着拍了拍李鸿基的肩膀,道:

    “走,一块回家。”

    李鸿基轻抚坐骑,低声与马匹告了别,与铺长同列左右,离开铺子向前方村镇的家走去。

    “我没想什么,就是”

    “就是朝廷光顾着改制了,怎么就没想想,提升一下各地驿卒的月钱呢”

    “累死累活的,就挣这么几个钢镚”

    “哈哈,我也没比你多挣几个大子儿啊”铺长笑了笑,走到家门口先进去了。

    李鸿基望了一眼,径自回屋。

    其实说是铺长,也就职位高上一级,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和李鸿基这些驿卒差不多。

    银川位置偏僻,太阳山早些。

    李鸿基从铺子里歇了马出来时才刚黄昏,等告别铺长回到家,天色便已昏暗。

    甫一进门,就闻见一股香味。

    他府咕咕直叫,从身后抱住韩金儿,问:“那只鸡不说留到元日再杀了吃肉吗”

    “你回来了,渴了吧,喝些水。”韩金儿将纤细小手握在李洪基的粗糙大手上,惊讶道:

    “这么大的事,你这个做驿卒、吃朝廷饭的竟还不知道”

    “发生什么事了”

    李洪基一脸懵,喝碗凉水后坐在一旁,说话间,直勾勾盯着锅里翻滚的肉,吞了几下口水。

    “瞧你那样儿”韩金儿捂嘴偷笑,指了指一旁,道:“这是第一期京报,都写在上边了,你自己拿了瞅。”

    李自成拿了报纸,道:

    “这写的什么,我小时候也没读过私塾,看不懂。”

    韩金儿嗤笑几声,一边用勺子搅锅,一边道:“你还不如隔壁的盖虎,人家好歹能看懂。”

    “你要是叫我学,我明天就去找艾举人学识字。”

    李鸿基心起了疑影,话音刚,却是盖虎直接一掌推开木门闯进来,欢天喜地的道:

    “洪基你回来了,有个大事你还不知道。”

    李鸿基手一滞,回头望去。

    “你们都说的什么事”

    只听盖虎拿起京报,说道:

    “别的事儿先不说,只说一个咱最关心的,朝廷提高了各地驿卒的月钱,还增加了每年可领一回的,叫工食银。”

    “多少”李鸿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京报上说,天启二年起,各地驿站的驿卒,每年可领六钱工食银,就连月钱也提高不少。”盖虎哈哈大笑,与李鸿基勾肩搭背地坐在一起,道:

    “看来这是个好皇帝,咱兄弟能过的好些了。”

    李鸿基愣在原地,点了点头。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