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四百五十九章:总有人盼着天下大乱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四百五十九章:总有人盼着天下大乱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太阳逐渐落下,大同镇城的战斗也已经进入到白热化。

    参将石永贞没怎么经历阵战,可毕竟是将门之后,他本人虽然害怕的要死,却还是选择钉在城墙上动员死战,这就是对士气最大的鼓舞。

    守城的明军兵士也都知道城破是什么后果,就算是为了城中的家人,他们也要拼命抵挡西虏的攻势。

    毕竟这是在关内,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各路援军肯定在向大同镇城方向驰援。

    蒙古人的战斗力毕竟不如建虏,何况他们又都是轻骑入关,没有准备什么重器械,携带的干粮也不多。

    论兵员素质,明军以卫所兵为主,蒙古人的部族牧民也好不到哪去,真正精锐的也就是林丹巴图尔本部的那些人马。

    平时放牧,战时为兵的各部族牧民,无论作战能力还是装备上,都远远不如卫所的明军兵卒。

    得益于军器司的成立,更因为朱由校的严令,九边卫所兵早在天启二年就全面淘汰了原本的旧装备。

    为补足九边积欠的军饷,朱由校曾下发严旨,一体整顿九边军务,成效在今日方才逐渐显现。

    为整顿废弛已久的九边军备,为全国做出表率,一改往日糜丧风气,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二年底,九边重镇累计扩充新军四十七万,每岁给饷达数百万。

    补足军饷以后,朝廷又大规模扩充军器司,各地星罗棋布的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批量生产崭新的制式盔甲和刀枪,对九边军镇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革新。

    攻城的蒙古兵惊讶地发现,现在就连一名普通的九边士兵,都套着特制的棉甲、棉衣,配备着崭新的腰刀和长枪。

    虽然这只是一般士兵的普通装备,可现在这个时候,要让每一名士兵都配备这样的装备,依旧令人无法想象。

    山陕总督朱燮元才到太原没多久 城内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全 对大同的军备根本没来得及插手。

    可以预料,朱燮元整顿山陕军务以后 其余的省份必定也会相继开启同样的军务整顿行动。

    整顿军务 一般伴随着大规模的扩军和裁军,军饷和军械也要更新换代 这对朝廷财政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但朱由校明白,这势在必行

    大同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 尽管军备废弛多年 但其兵士的作战能力在各路明军中也属于极高的水准。

    这样的卫所兵,对付八旗兵可能会被吊打,可是同样人数下应付攻城的蒙古兵,却是丝毫不虚。

    更主要的是 林丹巴图尔此回入寇大同 是打着“闪电战”的心思,根本没作长足的准备。

    时间拖延得越久,明军各路的援军越容易赶到。

    换句话说,现在虽然是明军处于劣势,但蒙古人自身战斗力并不是很强 战局有可能在瞬间就会被改变。

    “扔,给老子往下扔”

    “看哪儿呢 下边不都是人啊,随便砸 一砸就是一大片”石永贞拎着满是血迹的雁翅刀,巡视在各个城楼之上。

    现在的他 仿佛全然忘记了心中对蒙古人的恐惧。

    因为他知道 恐惧是没有办法帮助自己活下来的 要想反败为胜,只能靠自己。

    就算战败了,也要留一个英勇殉国的壮烈美名,这是一名将门子弟最后的执著

    守城的明军兵士,一个劲儿的向下扔滚木,砸巨石,不少人还整齐地释放火铳,一排排齐射,射得云梯上的蒙古人人仰马翻。

    蒙古兵一个个惨叫着跌落下城,但很快又有更多人拼命攻上来,远处的大批骑兵还在兜着圈子齐射。

    而城里,已然是乱了起来。

    早对旧制不满的失败人士们,巴不得城内早些大乱,好能打破朝廷和有司对地方的约束,好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随着蒙古人攻城,一批批巡逻官兵被紧急调往城头,这样的机会来了。

    他们冲出家门,冲到街巷之中,逢人就打,见货就砸,三五个一齐拥上去,就能活活打死一名巡逻的官兵。

    由于守城人手实在不足,石永贞迫不得己只能一直抽调巡逻的官兵,这也就导致了城中维持秩序的力量严重不足。

    有司衙门差役和剩余官兵已经伤亡过半,放弃了城内大多数地区,逐步退守到将军府和马棚等一些重要地点。

    城内官兵数量太少,根本抵挡不住越来越多的乱民闹事。

    更让石永贞又惊又怒的是,有些乱民烧毁房屋,打砸哄抢商铺还不止,他们竟然叫嚷着要向蒙古人投降,聚众去争抢城门

    得知这个消息,石永贞声音都变了:

    “杀杀杀闹事的乱民,不论是男是女,不论有多少人,全都给我杀光”

    “你回去告诉姓刘的,不论他用什么手段,城破以前必须要保证城内不乱,不然,他就是最大的罪人”

    难受的是,石永贞也几乎被阻隔在东城上了,他的家丁往外冲了几次,都是杳无音讯。

    一名刚刚派出去的家丁冲回来,却是少了一只胳膊,哭道:“将军,小的无能,乱民太多了”

    石永贞蹲下来扶起这名家丁,直至看着他咽气,怒火中烧,怎么会有这么多乱民他们难道不知道蒙古人破城意味着什么吗

    可悲,可悲啊

    自己堂堂一个留守参将,现在居然连下令调度的人手都派不出去了

    负责城内治安的部将是石永贞的亲信,唤做刘冉,他手中握着佩刀,逃到将军府里,脸色黑得难看。

    这怎么办,城里已经全乱了

    闹事的乱民比官兵多了数倍,拿着粪叉就能将自己手下最精锐的家丁活活刺死,又能怎么办

    “我们现在能调集多少人手”刘冉向石永贞的家丁给出保证,然后转头无奈的问道。

    一名家丁闻言沉默片刻,道:

    “城里乱的太快,四处同时起乱,弟兄们还在分散巡逻,都被隔绝开了,各营都联系不上,还在将军府的只有八百多人”

    “八百多人,冲过来的乱民有多少”刘冉又问。

    那家丁应道:“保守估计,千把人是有得,后面还有更多将军,我们怎么办,死守将军府,还是冲出去与他们拼了”

    刘冉想了一会,看着垂头丧气的部下们,站起来说道:

    “现在东城那边定然也是陷入血战,我们不能指望参台再为我们派人手了,冲出去吧,冲出去与乱民拼了”

    语落,兵士们全都看过来。

    “将军,下令吧”

    “只是可恨,我没有死在蒙古人手里,却要被一群乱民用粪叉给杀死”

    “堂堂男儿,生于天地间,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刘冉握着刀走向将军府外,道:

    “城中必定有蒙古人的奸细,乱民闹事也有他们的挑拨,只是我们现在顾不得这许多了。”

    “镇城不容有失,只要城楼不丢,就还有希望”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