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六百二十四章:隐形收入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六百二十四章:隐形收入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一日午后,朱由校犯了困,哈气连天的回到乾清宫午睡,刚躺下不久,便就沉沉睡去。

    一旁宫娥出神地望着皇帝,不知心中在暗自憧憬什么。

    这时候,一名冒失的小阉跑来乾清宫,边跑边喊:“急奏,山陕总督急奏”

    这几声喊叫,使得才睡去不久的朱由校微微蹙眉,在榻上侧翻了个身,这才又是舒展眉头。

    皇帝只是翻了个身,却将周围宫人们惊得不轻。

    王朝辅拦住小阉,责备道:

    “胡闹,这是地方,这是乾清宫是你能吵吵闹闹的地方吗什么事不能等下午陛下睡醒再说”

    小阉粗喘着气,显然是刚从宫前跑来的,捧着急奏道:

    “公、公公,是山陕总督的急奏,陛下曾吩咐说,要是朱总督来的奏疏,都得及时御览。”

    一听这话,连王朝辅也犯了难。

    这,叫还是不是叫呢

    叫吧,陛下毕竟才刚躺下,连日累得紧,好容易歇息片刻,真是不忍心打搅。

    可要是不叫,万一山陕报上来的是大事呢

    耽搁了大事,可就不好了。

    想了一会儿,在小阉紧张的目光下,王朝辅一把夺过奏疏,吩咐道:

    “你回去吧,咱家去与陛下说。”

    小阉见此,也不得不放弃了这回能在皇帝爷面前露脸的机会,一步三回头的去了。

    不过这倒是他小人之心了,王朝辅久伴君侧,根本不在乎这个露脸的机会。

    吵醒了熟睡中的皇帝,对这小阉,可不是什么好事。

    王朝辅来到御榻之侧,未等叫醒,却见朱由校已经睁开眼睛,向他微微颔首:

    “拿来给朕看吧。”

    王朝辅一愣,随即将奏疏奉上,并且在朱由校起身的时候,向空隙间塞了个软枕。

    朱由校靠在御榻上,刚翻了一页奏疏,一连打了几个哈欠,看得王朝辅揪心不已,说道:

    “爷,要实在犯困,这事下午处理也行。”

    “你有心。”

    朱由校随口说完,便没再去顾什么其它,一页页的翻看着朱燮元的奏疏。

    这次倒是没有什么愠怒,只是叹了口气,合上奏疏道:

    “叫户部尚书过来。”

    户部尚书赵秉忠接到旨意的时候,正在紫禁城中坐班,起先也是一头雾水。

    但皇帝召见,一定是有大事,只是他实在猜不到是什么事。

    今日京中的确发生不少大事,可这些所谓的大事,放在京师这种龙蛇混杂的地方,却只能说是稀松平常。

    既然猜不出来,也便不猜了,他自是问心无愧的。

    来到乾清宫,皇帝的安寝之地外,赵秉忠方才的心思全然没了,满心之剩下紧张。

    王朝辅也知情识趣地停在宫外,呼道:

    “爷,户部尚书到了。”

    少倾,从内中传出一道略显疲惫的声音:“叫他进来吧。”

    赵秉忠连忙走进乾清宫,未敢抬眼审视周围布置,垂头跪在地上,拱手说道:

    “臣户部尚书赵秉忠,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时至今日,朱由校早对这些繁文缛节没了什么感觉,手里捏着一份奏疏,说道:

    “朕今日叫你来,是要问问你,去岁全国军屯粮食收入如何。”

    赵秉忠一愣,心想皇帝怎么忽然记起这事了,况且早些时候,户部已经拟了一份奏疏呈上来过。

    年度结算奏疏,户部每年都会详细的拟定,然后上呈到乾清宫。

    根据户部在天启五年初上呈的奏疏来看,截止天启四年底,大明全国户口一千一百十五万。

    在册耕田六百四十三万顷,其中军屯二百九十六万顷,全国总田亩数额,比嘉靖最后一年结算时少了二百万顷。

    浙江,南直隶解运北京太仓茶税,三百二十五万两白银,铜钱三千一百万文,及糟粮四百万石。

    北直隶解送兵部一百二十万两,另各省解送新兵军饷白银五百三十八万两。

    还有天启元年加派三成京杭沿河关税,由督办司解运皇帝内帑六百二十二万两,天启四年账面上的白银总收入在一千六百万两左右。

    除此以外,还有田赋米两千一百四十九万石,麦四百三十万石,布锦一百三十六万匹,丝绵三十万斤。

    年产铜两千五百九十六斤,铁八万两千斤,铅五万斤,朱砂两千令百四十万引,军屯粮食九百七十九万石。

    到这,就到朱由校关注的重点了。

    卫所遍布全国,账目上的军屯田亩不少,但是卫所的军屯粮食上缴朝廷的,还远远不及全国田赋的一半。

    这还是天启三年起降低了全国田税,不然这种差距,只怕还会更大。

    那么问题来了,本来应该自给自足的军屯卫所,每年应该上缴的粮食还有税收,上哪儿去了

    接下来看看支出,天启四年各项支出,仅白银就有五千二百七十万之巨。

    都用在哪儿了

    有明一朝,官员的薪俸根本不高,天启四年全国文武各级官吏薪俸开支算是历年最高的,刚刚突破四百万两。

    本以为最大开销的占比,会是军费。

    实际上也差不多,军费的开销,一直就是天启一朝的大头,毕竟时运不济,朱由校不得不维持数量众多且较为精锐的边军。

    天启四年,仅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镇的军饷就高达八百二十六万两。

    除九边外,余下中原及江南各地军费不过三百零四万两。

    这还是没开战的时候,一旦开战动员起来,军费会每天疯狂的往上窜,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这也就是为什么朱由校前年打察哈尔,会差点搞到山穷水尽的原因

    打仗和养兵,太耗钱了

    军费已经很高了,但是谁也想不到,这还不是最高的。

    最高的,是全国皇室的消费支出。

    即便经过天启元年宗室限禄法的推行,全国皇室消费,在天启四年也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七百余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朱由校可以用这些皇族子弟的开销,再去养两个九边重镇

    再不济,也能用这些钱把糜烂的中原官军翻个新

    要是真有那个实力,大明现在野战还怕谁

    除军费和皇室开销以外,余下每年固定都会有的几个大头,分别就是军器司每年用于搞“科研”的投资,以及各地城镇和官府的维护费用。

    军器司用度一百花销及各地官府维护费用三百六十万两,实际上都不算高。

    不过,从天启四年开始,又多了一个新的开销,还是个大头。

    天启四年山西、陕西两省大饥,朝廷屡次赈济,共花费白银一千五百万两,粮食一千一百余万石,而这只是开始。

    由此看来,岁入不足两千万两,开销却高达五百多万两,财政还是崩溃的啊

    其实不然,朱由校一点儿不慌。

    为什么

    因为隐形收入高

    经过朱由校这么些年的倒腾,现在大明早就过了单纯用收税度日的时候了

    真正的收入,旁人是看不着的,户部这个结算收入,只是为了给一些人去看的。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