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庞各庄西瓜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庞各庄西瓜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老李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为了方便卖风筝,一家人在外城东租了一个小院,而这风筝摊位是京城里的儿子战友托人联系的。

    有些时候能在大明最繁华的京城,最繁华的街道辅街上搞到一个摊位,这还真不是你有钱就行的。

    就像老李这个摊位就是通过军人事务部跟巡街卫司沟通之后给安排的。

    作为禁卫军骑兵师,很少参与作战,但也不是说,就天天闲着不死人,大明大型草原决战是没有打过,但也不是天下太平,骑兵成为养马的马夫。

    草原重来就不是一个太平的地方,就是大明关内地区每年又有多少人应为各种各样的人因为生活不下去选择铤而走险。

    草原上本来就有这样的基础,有些人打草谷打习惯了,就忘记了时代变了,老是幻想着不劳而获,总以为只要自己做的小心就能神不知鬼不觉。

    作为驻扎京城的最强骑兵力量,实际上从宣府到大同,包括北面的归化城往东一直到赤峰这么大的一圈地方都是禁卫军骑兵师的防卫范围。

    而草原上一些因为因为牧场的纠纷演变的两个以上部落的械斗,这些也要禁卫军出兵调解,甚至要对那些违反大明规定的部落进行拆散。

    老李的儿子就是这样一个禁卫军骑兵师的士卒,后来在一次追击大同附近一股马贼的时候不幸中箭战死。

    对于别的部队把人安排进京卖东西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禁卫军不一样,人家是天子亲卫,就是京城本地的防御力量,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当然也是因为禁卫军的战损率不高,毕竟禁卫军自从成立到现在也没有参战过几次,而像这种常规的剿匪任务,除非是运气特别差,否则还真的不容易死。

    老李家并不困难,儿子战死之后,大明军部直接发了一百个月的军饷作为补贴,然后每月给予老人有赡养费,孩子有抚养费,儿媳妇一直未改嫁每月也能拿一笔抚慰金。

    四个人每月能拿到八两多银子,每年加上年节补贴,每年有百两银子。

    本来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除了家里少了一个壮劳力,其他都还好,只是因为老两口年龄大了,土地承包了出去。

    后来京城扩大,南城这边都已经快扩展到黄村了,而老李的家就在庞各庄这一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京城内了。

    本来作为本地老住户,家里有十几亩地,如果京城南扩,一家人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去年的时候,军部突然要在这边修一个飞艇中心,在庞各庄征地,老李一家觉得自己受大明恩惠已经很多了,军部又对他们特别照顾。

    所以毫不犹豫的把家里的地凡事画进了征收范围的都免费送给军部使用了。

    军部知道对方是军烈属之后,联系了当地的军人事务部给予了补偿,并且帮助老李一家在剩下的地上搞起了玻璃蔬菜大棚种西瓜。

    今年正好是第一次试验,军部就给找了一个京城的摊位,打算等过年西瓜出来上市了好让老李家出摊。

    这不刚进腊月那些西瓜秧刚开始开花挂果,老李觉得这么好的摊位闲着浪费,正好老李还有糊风筝的手艺,所以就一家人都到京城糊风筝去了。

    至于大棚那边完全是技术人员在搞,老李现在自己也干不动这些活,就雇佣了自己的一个侄子跟着学技术。

    从京城往南,一直过了皇庄才能看到绿油油的菜地,而黄庄以北的地方,现在都已经成了街道民房等等建筑。

    因为没有高楼大厦,所以被摊平的京城哪怕只有两三百万人,依旧把城市延伸到了后世的六环附近。

    当然这个时代的京城也没有那么密集的人口,内部也预留了大量的绿地公园等等作为发展储备。

    而且朱慈烺从一开始就推行区域中心概念,所以使得京城周围并不是很拥挤,哪怕是一般家庭也有一个三间房子的小院,就跟国外有点类似。

    当然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让大明的京城发展到这里已经是瓶颈,从黄庄到京城南门就是三十里左右,这个距离就算是坐上快速马车,也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再算上进城之后的时间,那就是三个小时以上了。

    这个在后世就是通勤极限了,但是大明又没有那么多写字楼啥的,所以中心城区如果没有必要一般都不会去。

    这个事情就像很多人以为如果在京城工作的人应该早就把京城的景点玩一遍了吧,每天肯定都是逛街购物简直是人生巅峰。

    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在京城几年的时间,也就是简单的转了转,每天为了减少日常开销基本上也很少上街购物。

    再说了劳累了一天,回家收拾收拾家务然后好好的睡一觉不香么。

    可以想象如果京城的人每天都进内城逛街,那内城肯定每天都跟现在过年一样人挨着人了,那个叫摩肩接踵,挥汗如雨了。

    老李回到村里,第一时间就去自己的大棚看看,冬天能吃上西瓜,以前这只听说皇上才有这个待遇,只有最受宠的大臣才能被赏赐一片西瓜。

    谁能想到现在寻常百姓家也能种这玩意了。

    只要这东西真的能长成,那绝对是不愁卖的,当然也不是谁都能置办的起这一个玻璃大棚的。

    这玩意需要钢铁加木头的框架,为了保温还要双层玻璃加上上面盖上草甸。

    这个时期大明的玻璃虽然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但是价格也还是一块窗户用的平板玻璃都要百文左右,一平方这种玻璃的造价要超过一两银子。

    这两亩玻璃大棚,总造价接近一千三百两,也就是说每亩的成本要达到六百五十多两银子。

    然后种上东西还需要技术,还需要加温,这总规模的投资真的不是普通百姓能搞的起的,就是一般地主都不敢轻易尝试。

    这个也就是军部给予补助还帮着搞技术,李家的这两亩大棚才能搞好,要是老李自己砸锅卖铁也搞不起。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统计大明》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统计大明》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统计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