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汉世祖 > 第49章 医政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49章 医政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刘承祐嘴角带着点笑意,回到崇政殿,脚步轻快,面容间的严肃都释去几分,让殿中伺候的内侍们都轻松许多。

    “参见陛下”闻皇帝回殿,赵普前来陛见。

    “免礼”手虚抬,刘承祐一脸的温和。

    感之,赵普陪着笑容,问道:“陛下遇到什么喜事了”

    刘承祐也直接答之:“太后病情已然康愈,朕的贤妃也查出有孕了,可称喜事”

    “大喜此为双喜临门啊”赵普也眉开眼笑,向刘承祐道:“臣恭喜陛下”

    刘承祐心情着实不错,差点脱口而出,道出一句“同喜”。

    他方自慈明殿探视归,太后李氏病愈,气色良好,连食欲都涨了许多,亲自侍奉李氏进食。而回殿之时,又转道去了一趟秋华殿,贤妃折娘子那边传来消息,又害喜了。

    从四月到五月,于刘承祐而言,可谓喜事频频,家事国事,事事顺利。荆湖轻松收取,太后病情好转,四月时进宫多年的周淑妃查出有孕,而今迈入五月,贤妃又怀上了。

    不算刚怀上的两位,刘承祐膝下,已经有六子三女,可谓丁口丰盈了。甚至于,他感觉自己几乎成了一架播种机器,命中率极高的那种。

    事实上,算上夭亡、流产,还有更多。这几年,在宫内,刘承祐并不只临幸那一后四妃,像皇后身边的女侍御、荆南、南唐、吴越进献的美女也都有尝一尝。结果嘛,只有李璟献上的孙氏,成功地给刘承祐诞下了一名公主,由此提级为美人。

    “太医署的人,已经南下了吧”看着赵普,刘承祐问起正事。

    赵普也敛容答之:“医师2人,医工12人,再兼医生20人,共计34人,已然动身,臣与署令一同相送,传达圣意”

    满意地点点头:“医者,悬壶济世,湖南多疾,他们这干人南下,是要替朕救济军民,诊疾断症,为朝廷宣扬德化的传制地方官府,要善加安置这些医者,配合他们工作。”

    因考虑到湖南医疗条件恶劣,军中多疾,刘承祐特意命太医署选拔了一批人南下。抛去那些冠冕堂皇的话,目的则为整合湖南医疗资源,研究病理,治疗疾症,尤其针对岭南的瘴气、疫病做些深入探索,为今后大军南下做准备。

    “如今太医署中,有多少人”刘承祐问赵普。

    赵普说:“回陛下,两部诸科及上下师生,已有近500人,医学之盛,已迈前代啊五日前,方举行了一次月考”

    “500人,可能济整个天下”刘承祐不禁感慨:“还需扩大规模啊”

    汉承唐制,虽然如今的朝廷,诸多制度都有其特色了,但各处都透着大唐的影响,很多典制度都沿袭下来,有改来改去,干脆被恢复唐制。

    似医学制度,基本照抄唐制,只是受刘承祐重视,恢复得很快,并且规模空前。开封可以说集中了天下最优良的医疗资源,不过能够享受的,只有皇室、贵族、官僚以及军队,如今,基本每一支军队,都有一支军医队伍。

    这些年来,刘承祐逐年在加大在医疗事物上的投入,每岁都有地方上的名医,被征调入京。同时,太医署经过考核,也会释放出一批人,到地方任医官。为此,专门设立了一套医官的升级制度,提高品秩。

    刘承祐一心想要扩大太医署的规模,惠及于民,但到如今,也是稍显乏力。一是投入大,二是医生的培养也需要周期,三是愿意干这一行的毕竟是少数。

    见刘承祐又陷入了思索,赵普也不打扰他,等他回过神来,方才说道:“陛下有济世之心,这是天下子民的福分,然事事犹需量力而行。太医署有如今的盛况,已是难得,天下未平,朝廷各项支出甚大”

    “你不用说了”刘承祐嘀咕了句:“朕明白你的意思”

    赵普的意思很明显,做什么都需要财力的支持。别看如今大汉朝廷财政岁岁向好,但摊子铺得大,经不主花,刘承祐又是个有为之主,想法多,每每念头一起,就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而医疗的投入,从来都是巨大的,从医政到医学,涉及的方方面面,没一样不费钱的。

    考虑了一会儿,刘承祐一脸伟光正的表情,叹道:“医者治病,君王治国,这是相同的道理。待天下太平,朕不只要让百姓居有其所,耕有其田,还需病有其医啊”

    闻之,赵普不由满脸感慨,郑重地应道:“陛下仁心,包揽天地啊”

    摆了摆手,刘承祐嘴角不由挂上了点无奈的笑容。嘴里虽然这么说,但他自己都没什么底气,想要做到此点,何其难矣,他真正能做的,只能尽量去提升大汉的医疗条件了。

    “你说,今后的科考,增加一门医科如何”看着赵普,刘承祐问道。

    眉头稍凝,发觉皇帝那兴致勃勃的表情,稍微盘算了下,赵普还是说道:“或可一试,只怕引起上下非议”

    “有什么可非议的”刘承祐当即道:“这满朝臣工,有谁遇疾了,不需寻医问药的”

    “这样,你稍后发文至政事堂、礼部及太医署,筹议此事”刘承祐直接吩咐着。

    “是”

    纵使增涉医科,想来也不会造成群起报考的效果,但有一点还是可以保证的,那边是医师地位的提升。

    谈完此事,注意到赵普手中的奏章,刘承祐问:“何事要奏”

    闻问,赵普将奏章呈上,将淮东的两道急务讲了一遍。

    “郑仁诲已病重至斯”刘承祐眉头稍凝。

    虽然郑仁诲身上带着浓浓的“郭氏”印记,但刘承祐从不否认其才干,不管当初的枢密副使,还是如今的淮东按察使,都堪称贤臣良吏。年初淮东大案时,就有耳闻郑仁诲身体不爽,如今几个月过去,却又加重了。

    “淮东既然上报朝廷,那就说明郑公的病情确实严重,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重”赵普说。

    “使臣僚羸病而理事,却是朕有些不恤下情了”刘承祐说:“应当提早放其回乡休养的”

    “陛下不必过于自责”赵普劝慰道。

    “老臣渐凋零啊”刘承祐叹了口气,此番感慨比起从前更加深切。

    今岁以来,朝廷的文武老臣,几乎约好了一般,染疾,病重,折从阮、赵晖、刘词、和凝,再到这郑仁诲,无一例外,开封府尹景范身体似乎也有不爽了。

    念及这些,刘承祐的心情,似乎没有那么美妙的。

    但心情再沉重,摆在面前的问题还是得解决的,赵普问:“不知李相公所拟,如何批复”

    “制下,郑仁诲以本职致仕,赐太谷郡公”刘承祐说道:“至于淮东按察司之职,就从李涛所请,以徐台符徙任吧说起来,徐台符尽忠王室,也有些年头了”

    “是”

    听命的同时,赵普心中难免异样,给郑仁诲封公,似乎有些不妥,爵位重了。不过转念一想,赵普又有些明白了,郑仁诲的儿子已经死了,属绝嗣的情况,这样,待其亡,朝廷可直接收回爵位。

    “至于龟山运河之事,朕相信王朴,他既然主动奏请,必然已经考虑周全,诏允之”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汉世祖》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汉世祖》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汉世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汉世祖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