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普通望远镜用正立成像,天文望远镜用倒立成像。
倒立的要比正立的倍数大。
实际上的望远镜里面是带有棱镜的,棱镜的原理就是把上下左右都反的像,变成正的。
这时,童贯小声道:“王爷,这望远镜,好像也可以用在军事上吧”
“这样的东西,不得成为机密若是流到了敌国,给他们的军队提供了便利,对我们不是好事啊”
童贯能想到这点,让赵枢很是意外。
“望远镜,的确可以用于军事探查地图,军情等物。你说的很对”
赵枢笑道:“这个就做军用吧,只针对内部出售,卖给朝廷,不对外”
童贯点点头。其实内心有些后悔了。
他只是这么一说,结果赵枢说不对外出售,他无形中会少赚很多钱啊。不过想到自己有放大镜可以赚钱,望远镜卖给朝廷内部也可以赚钱,也就释然了。
倒是赵枢没纠结这些东西。
望远镜的确可以左右占局,探查情报有利。
但说到底,大宋的问题,还是军队的问题。
大宋的军队赵枢做出了贡献,那就是培养了岳飞,只要岳飞不倒,宋徽宗信任自己,信任岳飞,就可以给大宋带来强大的军事实力。
还有其他的,比如炸药,一些新武器赵枢都在制造研发。
这些才是狠东西。
能左右战局的武器。
有了这些,即便将望远镜送给敌方,送给金国又能如何
现在距离靖康之变,还有很长时间,赵枢完全周旋的过来。要发展的东西太多了。
赵枢现在要多弄点赚钱的生意。
别小看了这些东西,除了是赚钱之外,还有投入钱财更多的研发东西。
实际上,这也是在为大宋商业经济做出贡献。
改变大宋的用品,促进经济。
比如赵枢的不锈钢,茶叶,新盐,就说那新盐,让天下普通百姓也能吃上盐,无形中也给大宋的民愤缓和了一些。
当初,除了这些外,赵枢还要将农业发展好,提高粮食产量。
粮食,赵枢很快就会推广。jujiáy
当下望远镜已经在研究中,赵枢亲自制造。
因为需要一些时间,童贯又好奇望远镜的成品,所以在旁边坐着休息,喝茶,同时观摩。
起初肯定不能有太完美的成本,但经过赵枢讲解,指导。
将两片不同的凹镜和凸镜用架子隔着一些距离放置,很快简单的效果就出来了。
至于这两种镜片,现场就有制作工具,可以临时制作出。
粗糙的望远镜完成之后,众人拿在手中短暂端详一番。
童贯本来坐在旁边喝茶,看到东西出来,茶都忘记喝了,赶紧起身想要瞧个究竟。
“看的好远”
“远处的东西变近了,我能看清”
工匠们拿着简单的望远镜发出惊叹。
这绝对算是他们接触过最新鲜的东西了。
也很不可思议。两片镜子放在一起能有如此效果,这谁能想到啊。
童贯也拿起来放在眼睛上一看,简单的木架支撑的两块镜片,他放在眼前朝着窗户外一处高楼的顶层看去。
居然能看到远处高楼的红色瓦砾,长条纹状,清清楚楚落入眼底。高层栏边上还有人坐着喝茶,谈笑交流,那几个人的嘴脸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当然,起初有些模糊,但可以简单调整长远距离,越来越清晰,童贯被这小小的望远镜震的不轻。
他发现自己有千里眼了
有了这幅望远镜,可不就是千里眼吗
神奇啊童贯双手拿着望远镜盯着远处,口里发出惊叹。
以后好东西多着呢
赵枢心里想道,面容笑而不语。
赵枢在前世的时候,买过很高档的望远镜,几千块的那种。
起初只是觉得天天盯着电脑眼睛累,想要看远处放松一下。
想到望远镜,便买了一个,结果就是赵枢偶尔会关灯在窗户边上打开望远镜看着远处高楼的场景。
能看到许多人做饭,大多都是男人做饭。那时赵枢还感叹男人真是没人权啊。娶了媳妇还要做饭,悲剧。
他观察形形色色的人,房屋内的人生百态,还能看到一些大男人夏天穿着三角裤在阳台上晒太阳。
也有女人,还有那种男女在一起,然后拉上窗帘,关上窗户然后之类的。
看了几天之后,赵枢感觉没意思,他感觉自己这算是偷窥,不太道德,所以就没看了。
如今他在大宋也搞出了望远镜,和前世的相比,差远了。
但对这边的人来说,即便这不是那么好的东西也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只要能看到几百米远处,也非常惊人了。
“你们将望远镜的方法,传下去。”
赵枢吩咐这些工匠,将方法传给其他人。
而被传授的人,一定要是信任的人,是朝廷内部的工匠,其余新招的工匠也要是入了朝廷编制的。
对于机密泄露,规矩定的也非常严格。
事情还得人去办,赵枢尽力就行了。
接下来,赵枢和童贯又去了其他的工厂,到处观摩了一下。
每个工厂有大有小,大的和第一个工厂差不多,中等的也有上千平方。最低六百平方米。
这么多厂房都在制作玻璃,每天制作的当日就会拿出去售卖。
可以说是非常赚钱的。
视察之后,赵枢很满意,和童贯便回去了。
路上童贯对于赵枢多有恭维,也发自内心的尊重赵枢这个天才皇子。
赵枢知道,如果不出大问题,生意上一直保持合作,童贯这个枢密院使,大概率就是他这边的人了。
朝堂上也有人帮着说话。多拉拢一些人还是要紧的。
回到府中后。
玻璃厂房已经妥当。如今赵枢想的是粮食问题。
他去府中的庄园看了一下,杂交水稻还在研发,但是特优航1号长的非常茂盛。
颗颗饱满,又高又大,且非常密集,一眼望去都是成熟的稻谷,金灿灿一片,因为硕果累累,所以稻谷都弯下了腰。
特优航1号,是前世产量比较厉害的一种水稻,可以达到亩产七百公斤。也就是一千四百斤。
是宋朝其他水稻的三倍多。
可以作为推广,惠及百姓。
如果这种高产粮食能推广给百姓,也算是赵枢来这个世界,给大宋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真正的提高了百姓利益。
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百姓们最重要就是吃饱肚子,大宋虽然经济繁荣,但普通百姓一年到头辛苦,剩到自己身上也没多少收成。
若是种植这种水稻,种植一年,等于往年收成的三倍,甚至达到四倍。这是无法想象的。
同样的辛苦程度,却能收成数倍,大宋百姓的好日子就来了。
再者,朝廷每年军粮储备会更充足,打仗起来有了粮草,才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这种粮食,必须推广赵枢双眼放光,一旦普及了这种水稻,大宋国力便增强了数倍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