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西洋之王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梅大师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三百三十八章 梅大师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黎耀阳眼睁睁看着北爱赌场大起大落,最后心有戚戚,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他想到了深蓝大厦,也想到了野心勃勃的云端赌场,最后会不会落得跟北爱赌场一样的下场

    患得患失的情绪谁都会有,不会因为你有钱,这种情绪就不会来,只不过有钱会让你更加从容的面对这种情绪。

    而黎耀阳选择的办法就是不去理会,对他来说,这种情况唯一要做的就是等,等大环境改善了,钱自然就回来。

    在此之前,他还是更加专注自己的事业。

    大西洋戏剧中心一直在上演音乐之声,一周两场,场场爆满,其它日子则插演歌剧魅影等经典剧目。

    对大西洋城居民和游客来说,大西洋戏剧中心是必来打卡的景点,在花园里欣赏一出经典之作,绝对是享受。

    这天,黎耀阳在剧院视察之后,就见小二带着一位留着长辫子的华人走过来。

    那华人佝偻着身子,一副谄媚模样,长得贼眉鼠眼,给人留下不太好的第一印象。

    “阳哥”

    “嗯,你那边忙完了”

    “刚送了一批走,野牛的销量太好了,供不应求啊。”

    “毕竟是新酒,而且口味对得上丑国人的胃口。”

    “是,对了阳哥,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在京城远方亲戚家的包衣,叫他富贵儿就行。”

    哟包衣这算是见到活的包衣了

    黎耀阳觉得很有趣,以前只在电视上小说里看到过包衣,但活着的还真就没见过。

    什么是包衣,顾名思义,包衣就是奴才,是清朝统治者奴仆中的一种。

    不过虽为奴才,却也是清朝统治的重要一部分,有许多包衣奴才出身的人在清朝当官、为妃,名垂史册。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的家族就是包衣;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也是包衣出身,得宠之后其家族被抬旗,编入内佐领。

    “包衣奴才”就是“家生奴才“,“家生奴才“是满语“包衣阿哈“的译称。

    将“阿哈”译为汉文就是“家奴“、或“奴才“,因此就出现了“包衣奴才”这个专属称呼。

    单看“奴才”这个词便知道这些人身份不高,包衣奴才只存在于满洲。

    按照清朝的制度,“包衣”不是独立的组成部分而是依附于他的主人所在的旗。

    其中上三旗的包衣都是由内务府管辖,专门用于服侍皇室;而下五旗包衣奴才则是分属下五旗的王公贵族。

    上三旗包衣家的女子是要参加宫女选秀的,也是清朝宫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被皇帝看中的话,是有机会做嫔妃的。

    一般情况下,男包衣会作为府邸的府官,女包衣会作为府邸的婢女,他们这一生都不会有能够改变命运的起伏和波折。

    但可能一不留神就会惹怒王爷或者宗室贵人,冠上杀头的罪名,生活比起上三旗的包衣来说会悲惨很多。

    包衣奴才的来源一般有三种:

    一是在战争时期,劫掠其他部落的人强迫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而且这些奴隶作为战利品,可以随意买卖、打杀,地位及其低下;

    第二种就是“家生子”,家生子的父亲或母亲本身就是旗人家中的奴才,生下了孩子之后,孩子也会成为这家的奴才,绵延传承,世代为奴;

    最后一种就是平民家中贫穷,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孩子被别人买走之后,就成为了包衣奴才。

    这些包衣奴才虽然地位很低,任主人差遣,但是他们也有一个优势,他们与有权有势的上层圈子的人物距离更近,也更能说得上话。

    虽然在他们主人这里,他们是地位卑贱的奴才。

    但是对圈子外的人来说,这些混得好的包衣奴才,是外人争抢巴结的对象,比那些地位普通的人更加容易赚得一身富贵,说起来倒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

    清朝建立之后,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固自己的统治,在任命官员的时候更是以满人为中心。

    与此同时,包衣奴才深受主人的信赖,不仅能够拥有旗人的户口,而且是有机会参与政治的,还可以参加科举,甚至还能成为达官贵人。

    其实包衣奴才出身的贵人其实也并不少见,比如说大贪官和珅、大将军年羹尧,而且就连雍正皇帝的母亲德妃乌雅氏也是正宗的包衣出身。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包衣奴才都有这么好的机遇,大部分的还是在做一些伺候人的或是粗重繁杂的工作,就和普通的下人没什么两样。

    由此可见,包衣奴才的地位低只是相对来说的,对于皇室和王公大臣来讲,他们或许只是一些奴才,但是对于普通的汉人老百姓而言,包衣奴才因为有旗人的户口,在身份上可比他们高了不止一点。

    所以,包衣奴才虽然有个“奴才”名号,可在身份上来说,他们可并不是在最底层的。

    在包衣出身的名人当中,最著名的应该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虽然出身包衣,但他的祖辈之中有人做过皇帝的侍从,还有父辈担任过官职。

    除此之外,还有深受乾隆赏识的大学士高斌,高斌本是上三旗出身,却极有才干,因此得乾隆赏识,高斌之女还成为了最受宠的贵妃。

    总的来说,包衣是奴才,但只要主人家正当红,你就不能把人当奴才看。

    当然,很多大户人家效仿王公贵族在家里养包衣,其实也是一种抬高自己身份的表现。

    “阳哥好,我叫富贵儿,见到您真是三生有幸”他抱拳拱手,一躬到底,姿态放得极低。

    “别客气,找我有事”

    如果没事,小二不会带他来见自己。

    富贵儿不知道该不该直接说,只好目光求助小二。

    “是这样,阳哥,我这个远方亲戚是一位京剧演员,他去年刚刚完成霓虹帝国剧场的演出,志在将京剧艺术推广到全世界,这次派富贵儿过来,一来是想通过我们帮忙安排落脚;二是看看许久没见的我们。”

    顿了下,小二不好意思的道:

    “不过我们都不懂这些,就只好来求助您了。”

    黎耀阳笑了笑:

    “找我就对了,我帮你们安排,不过你这远方亲戚是谁啊”

    “算是我远方堂兄吧,叫梅兰。”

    夸嚓一道闪电在脑中劈过,梅兰不会这么巧吧真的是梅大师

    难道他的丑国首演要提前了

    “你们家祖上就是唱京剧的”

    小二点点头:

    “对啊,当年徽班儿进京就有我家先人。”

    “好吧”

    应该是实锤了,紧接着他就激动起来。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巨星,而这个时代,梅兰梅大师就是最伟大的天皇巨星。

    想到这,他赶忙对小二说:

    “请他来吧,带上演出团队,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他们能在丑国完成一次精彩的演出。”

    “啊这”

    原本梅兰只计划自己来考察,根本没想演出,可黎耀阳这么一说,显然有资助的想法。

    既然如此,小二微微点了下头:

    “好的,让富贵儿带话回去,但如何决定还得看我那位堂兄自己的意思,他主意很正,当然,戏是真的好。”

    “嗯,告诉你家主子,我愿意出20根金条,请他和他的班子来丑国,给这些没见过世面的鬼佬好好上一课,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

    富贵儿甭管三七二十一,先答应了再说,20根金条啊,都够赶上以往报价的两倍了。

    “谢谢,谢谢阳哥。”

    “不谢,我很喜欢京剧,很希望看到京剧发扬光大。”

    如果梅大师能在大西洋城戏剧中心完成首演,绝对能青史留名。

    “走吧,一起吃点喝点。”黎耀阳心情好,发出邀请。

    富贵儿受宠若惊,连忙答应。

    一进入奢华的太平洋酒店他整个人都蒙了,从未见过这么奢侈的场所。

    皇宫也不过如此了吧

    当然,华夏的皇宫和西式宫殿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虽然同样喜欢用金色,但并不俗气。

    西方的装饰风格适合眼前一亮的欣赏,长此以往很容易腻,还容易亮瞎眼睛。

    进入包厢,面对衣着暴露的美女服务员,富贵儿哈喇子都流出来了,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若是在外面碰见,他怕是能误会这些小姐姐穷成什么样了,衣服这么省布料。

    吃饭的时候,聊到了梅大师成名前的故事。

    在戏曲界流行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一日为师,毕生为尊”。

    无论声名显赫的优秀演员,或是出名成家之辈,每当提及自己的恩师,无一不毕恭毕敬感念良深。

    尽管自己地位显赫,享誉遐迩,尽管恩师当年责打过自己,苛待过自己,乃至用刻薄的话语挖苦和贬斥过自己,他们也都不计前嫌。而这个优良传承和梅大师有很大关系。

    梅大师位朱姓的京剧前辈,想投其门下从师学戏。

    而年少的梅兰目光灰暗,缺乏光泽,便有点失望,但碍于介绍人的面子又不好推卸,便勉强收梅兰为“徒”。

    第二天,朱先生作了几个眼神示范动作让梅兰跟着学,可梅兰眼神呆板迟钝,毫无灵气,便断定这一对“死鱼眼”不可救药。

    朱老先生接着又以昆曲开蒙戏思凡教其演唱,前两句并不繁难,朱先生教了十几遍,梅兰芬唱得依然是荒腔走调,极不入耳。

    最后,朱先生把他臭骂了一顿让其回家,并断言“祖师爷没有赏给你饭碗,你没缘分吃这口饭”。

    由于世家原因,回家后梅兰又拜另一位乔姓先生门下继续学戏。

    在乔师指导下他勤学苦练,犹如开窍一般,每天对坛子喊嗓,望飞鸽练眼,看古画学形,面墙壁唱曲,通过一番苦练,终于练成绝艺,誉满华夏。

    梅大师成名后的一天,那位朱老师也来看他的戏,看毕大吃一惊,惭愧的到后台向他道歉。

    梅兰没有不削,反而跪倒在地上说:

    “师傅,您可千万不能这么说,要不是当初您骂我一顿,说不定我还没有今天哩”

    接着问清楚朱先生住址,第二天便拿着礼品登门看望。

    往后多少年来一直去问业求教,并在生活上、经济上给朱先生多方照应和孝敬,直到这位老先生去世为止。

    梅兰4岁便成名。

    他的成名要从富商牛子厚说起。牛子厚酷爱京剧,对京剧这个行当很有研究,欢乐宴饮时,常请戏班子演戏助兴。

    1901年,牛子厚为母亲祝寿,特地请来京城的“四喜班”献演。

    牛子厚与文武老生叶春善交谈,提出资办戏曲“科班”,由叶春善老先生在京城招徒,于京城、关外两地轮番演戏。

    叶春善十分赞成,回京后便搭起了戏班子,从牛子厚三个儿子喜贵、连贵、成贵名字中各取一字,把戏班子合名为“喜连成”班。

    叶春善演技高超,为人正派,他精心培育弟子,使得“喜连成”戏班很快享誉京华。

    少年梅兰也在戏班子学戏,他那时叫梅喜群。

    他祖父梅巧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之一,梅兰自小受到艺术熏陶。

    梅兰来到名角济济的“喜连成”班,虚心请教,刻苦练功,深得叶春善喜爱。

    年,叶春善率“喜连成”班到关外演出,牛子厚注意到旦角梅兰功底深厚,气宇轩昂,便向叶春善询问梅兰的来历。

    得知他艺人世家出身,带艺入班,牛子厚嘱咐叶春善要多加培养。

    叶春善在日后有意无意的安排年仅14岁的梅兰饰演白蛇传中的青蛇,幸不辱命,梅兰取得极大成功。

    牛子厚认为梅喜群这个艺名不够豁亮,为之改名“梅兰”并大作宣传工作,令“梅兰”这个名字一炮打响,在戏迷中广为传扬。

    “喜连成”班在由关外返回京城途中,梅兰受到热烈欢迎,人们争相一睹当红名旦的风采。

    回到京城时,梅兰芳已成为红极一时的京剧名角儿。

    总的来说,梅大师的成名之路不算坎坷,天才总是在年少时便展露风采,梅大师也一样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西洋之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西洋之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西洋之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西洋之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