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三国:汉中祖 > 第二百零二章永宁河右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二百零二章永宁河右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落日余晖洒满四野,连绵的祁连山被映照得一片通红,汉魏两军营地相隔十余里扎下,田野上散落着两军斥候。

    营地内,汉军将士巡视周边,对于大漠残阳的美景视若无睹,不过目光却更多地投向西方,警惕戒备着魏军来袭,气氛很是严肃。

    大汉兵临觻得县没有多久,才刚过去一日,田野上散落的尸体,丢弃的旗帜,无不诉说着此前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一场小型的战役。

    担任先锋的姜维,提前抵达此处差点被两郡联军设伏,幸亏姜维机敏有所察觉,但还是不可避免得与魏军展开一阵厮杀。

    酒泉太守赵衢在面对伏兵被察觉的情况下,依然不依不饶,发起冲击,士卒尽出,试图在王平大军抵达前将六百骑卒吃下。然而,拥有六百骑卒的姜维所部,边战边撤,丝毫没有犹豫。

    魏军汉胡相杂,并非精锐,面对整齐有素的汉骑,并不占据特别大的优势。反而被拥有双镫马鞍的汉军放风筝,特别是拥有强弩、劲弓给魏军造成不小的损失。

    但魏军毕竟人多,又有一些凶狠的胡人,进攻起来,也是不要命。渐渐下去,汉军的人数劣势也被逐渐放大了。

    如此情况,魏军自然不甘心让姜维军士撤离,由赵衢亲自追击,两军从双方从午前战至夜幕,最后遇见王平本部,魏军才撤退罢战。

    汉军行军一日疲惫不堪,魏军经过伏击、追击,同样也是疲倦不已,双方之间默契地度过了一夜。

    次日,局势发生转变,王平与姜维等人商议之后,黄昏时分,姜维率骑卒五百于营外挑战,辱骂赵衢、辛机及众胡人。

    魏军凉州汉胡皆怒不可言,赵衢见军心可用,遂率五百骑兵出战。曹军汉胡如何出栏野兽,獠牙锋利,又饱含怒意,爆发出来,直接压着姜维率领的汉骑进攻。

    五百汉军骑卒没有几刻,便被打得溃不成军,纷纷向后逃亡,营中辛机又率大军出营支援。曹魏凉州士卒争先恐后地追击姜维所部,欲泄心头之恨。

    却不料,邓艾千骑早已等候多时,伏兵尽出,截断了魏军的队伍,分别攻击魏军的首尾,姜维反戈一击,轮到魏军溃不成军。

    前后夹击,混乱之中,魏军将士只抵抗了二刻多时辰,便全军溃逃。魏军军队死伤大半,胡众散逃。

    这也是汉胡联军的弱点,一旦势微,胡众首领率先逃离,几乎不会死战。

    紧接着,王平率大军趁势西进,攻破魏军营帐,在汉军骑卒围追堵截之下,此战足有千名汉胡魏军溃卒投降,成为了汉军的俘虏。酒泉太守赵衢战死,张掖太守辛机逃回觻得县。

    黑水河一战,汉军先挫后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面对魏军伏击微胜,汉军这方面让姜维挑衅出战佯败,邓艾率众伏击,截断魏军退路,前后夹击,赢得干净利落。

    九月二十四日,汉镇北将军王平率领大军顺势西进,抵达觻得县,念张掖太守辛机乃是陇西辛氏族人,又遣辛洪入城说服。

    辛机念及如今大势已去,自己孤悬域外,城内人心浮动,自己也对得起曹魏,也就举城而降。

    张掖郡治觻得县的投降,也预告着曹魏在河西的统治基本终结,目前凉州七郡,大汉平定三郡,武威、西平、张掖,目前只剩敦煌、西海、酒泉四郡尚未平定。

    此时曹魏对凉州的薄弱的控制显示出来了,除了郡守及部分官吏坚守之外,当地大姓基本投降,少有坚守之人。

    九月二十五日,王平自留张掖郡,遣邓艾率千人定昭武县,昭武九姓胡部率众响应,邓艾继续奉命沿黑水河往北而行,支援在西海郡反叛的胡王治无戴。

    九月二十六日,王平命姜维举兵西讨酒泉郡的表氏县,因太守赵衢战死,酒泉郡内群龙无首,姜维长驱而入,沿途收复各县。

    十月凉州大雪,姜维抵达酒泉郡治福禄县,郡内大族黄氏献城而降,大汉轻而易举地收复酒泉郡。

    邓艾率军刚离开昭武县之时,天降大雪,因张掖郡昭武县距离西海郡居延县路途遥远有数百里之遥,众将士思退,欲待天晴再而进军。

    邓艾以兵贵神速为由,拒绝众将提议,以昭武九姓胡部为向导,率骑狂飙突进,再次上演数年前雪夜奔袭上邽之举。日行七十里,十月下旬,魏军不备,奔袭魏营,大破魏军。

    西海太守庞淯败退坚守居延,邓艾汇合胡王治无戴包围居延,并让人劝降庞淯,但庞淯刚烈誓死投降,欲与城池共存亡,却被县内大姓陈恭、陈基兄弟,及羌人首领李飞所擒,献于邓艾。

    十一月,敦煌郡知道凉州局势大变,人心浮动,郡太守尹奉聚拢士卒清壁坚野,欲报曹魏知遇之恩,坚守城池。

    尹奉乃是当初和杨阜一起围杀马超的陇右士人,战后被曹魏看重派遣至敦煌担任太守,虽颇有功绩,但面对当地大姓却不敢严治。

    曹魏统治凉州不过十余年,谈不上报不报恩。若论恩德,其大族皆发于两汉,深受两汉之恩,如今凉州局势分明,敦煌大族人心思异,欲有坚守待援者少,欲有投降献城者多,争论不一。

    靠近酒泉郡的敦煌渊泉县大姓张氏,率先派遣使者邀姜维率军入酒泉,并献上军需粮草。

    渊泉张氏,起于张惇,子张奂为东汉名将,孙子张芝、张昶并善草书,为士人称赞。

    姜维果断率军深入敦煌郡,行至渊泉县,广至、效谷二县大姓盖、曹、令狐三氏又遣使至,欲献城而降。

    效谷大姓曹氏,先人乃曹参之后,祖上于东汉发家,甚有名望,有族人曹全,没落于汉末。

    令狐氏祖上乃建威将军令狐迈,令狐迈不满王莽篡位,密谋匡复汉室,兵败为莽所杀,迈子令狐鸿、令狐称为避祸率令狐氏族人由中原迁徙到敦煌郡。

    此二姓闻大汉王师进讨敦煌,思复汉室,追忆先祖宗族兴盛,献上军需粮草,并为向导。

    广至大姓盖氏族长盖顺,乃盖勋之子。盖勋不满董卓篡位,忧愤而亡。盖顺有其父盖勋之风,刚正不阿,见汉室将光复有望,双眼朦胧,泪水沾襟,起兵应和。

    姜维以归降大姓为说客,领军突进,一路而来,如观光旅游一般,所到之处,郡县纷纷归降无数,根本没有发生战斗。

    十二月,天寒地冻,姜维驻兵于广至县修养,以待明年春季进军,光复敦煌郡最后的两座县城,郡治敦煌及龙勒二县。

    汉纪王邓姜霍传:平伐凉州,与护羌校尉姜维会于姑藏,既过删丹,与魏酒泉太守赵衢,张掖太守辛机战于弱水畔。平令艾藏精骑千人为伏,使护羌校尉姜维督五百骑挑战,敕使佯退。魏卒果争奔之,因发伏截其后,首尾进击,大破之,斩首获生千有余数,斩魏太守赵衢。

    平以辛机为辛洪族人,使其说之,辛机举城而降,遂克张掖。后遣邓艾伐西海,援胡王治无戴;使姜维西讨酒泉、敦煌二郡既定。待明年春,凉州安矣

    中祖甚悦,诏曰:“卿逾河历险,以劳击逸,以寡胜众,功过冯异,此勋非但破魏,乃永宁河右,使朕长无西顾之念矣。”封安汉侯,迁前将军,领汉中都督。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三国:汉中祖》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三国:汉中祖》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三国:汉中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三国:汉中祖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