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问鼎十国 > 第二十八章 发酵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二十八章 发酵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延和殿。

    罗幼度对案几上的奏章加了批注:孔子非一人之孔子,祭祀孔子之供奉官,以后当由朝廷安排,有德之士担任。

    朱笔御批。

    他将奏章一合,孔家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至于接下来的安排,朝廷自会有人去善后结尾。

    过程怎么样不重要,他这个皇帝只要知道一个结果就好。

    他不想学郭荣事必躬亲,

    此次事件最大的收获是将孔家千年承传的书楼收归朝廷以及收回了孔家祭祀的权力。

    这是绝了孔家再度崛起的关键。

    古代不比现代,对于知识的保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甚至于粘贴复制,简单直接。

    古代的条件,要保存孤本典籍,是需要花费大价钱大精力的,一般人承受不了。

    也只有世家大族有本事,有能力将书籍收藏保存。也是如此,文化的传播掌控在他们手上,解释权亦是如此。

    孔家没有了书楼,几代下去,在知识获取上与常人一般无二,再难服众了。

    祭祀权也是相同的道理,孔家人举办祭祀大典,所有读书人都聚在孔家旗下祭祀孔子。

    孔家自然而然的名利双收。

    现在失去了这两样东西,孔家就失去了底蕴,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孔子后裔这层身份。

    所以罗幼度特地将孔家人打散,让他们遍布各处,行教化善举。

    家族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同,大家荣辱与共,自然就是一条心。

    一旦散开,各自有了发展,想要重新聚在一起就不容易了。

    到时候四面大把,也就不值钱了。

    真要再立一個孔家家主,估计四面八方的孔家人,自己都会将猪脑子打出来。

    伸了一个懒腰,想着当前的局势,罗幼度心情愉悦,自语道:“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他说的子弹是横渠四句。

    这四句话的威力远没有发酵起来。

    等这四句传遍天下的时候,罗幼度便打算入手,第一套改革。

    教育。

    作为后世人,罗幼度深知教育才是强国的第一要素。

    提高识字率,增长民智,有助于提升各行各业的进步。

    “怎么操作才符合国情”

    罗幼度独自思考着:

    不能将步子迈得过大,容易扯着蛋。

    全面推广太伤经济,不符合情况。

    可以先从孩子入手。

    抓孩子的教育,一步一步地来。

    还得吸取宋明朝的教训,不能一味的重视文教,忽略了武事。

    这天下要文人来治理不假,可打天下,守天下还得是武人。

    罗幼度躺在榻上,这一想思绪就如泉涌一样,停不下来。

    他霍然起身,拿出纸笔书写自己的规划。

    起笔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至于美、劳那是未来的事情,时代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就不追求什么美劳了。文網

    不过品德还是必须的,得放到首位。

    不然费尽心思培育了一群造反作乱的二五仔,找谁哭去

    除了文教,还得重视体育,不能读书读傻了。

    本末倒置。

    弄一个运动出来,让孩子在玩闹中锻炼自己,天赋异禀的可以早早地展现自己的天赋。

    首先出现在罗幼度脑海里的就是几大球类运动:排球、橄榄球、足球、篮球。

    橄榄球首先去除掉,这运动可以说是最激烈的球类运动了,但就是因为太激烈,太容易受伤。

    没有一身护具,进行如此激烈的运动,跟拿命在玩游戏没啥区别。

    篮球有场地限制,也不适合。

    足球、排球最简单,一个垒两个石块就能玩,一个弄块布,挂着就好。

    在对抗上排球显然比不上足球

    就足球了,正好这个时代也有蹴鞠,只要改改规则就好。

    顺便来个弯道超车,这比西方早了千年,未来不至于那么拉胯吧。

    就在罗幼度规划未来教育的时候,横渠四句开始发酵。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汴京。

    国子监。

    著作佐郎吕端糊里糊涂上班,糊里糊涂下班。

    没有动力方向目标

    在许多年前,吕端也是一个上进少年,聪敏好学,名动乡里。

    吕端有心参加科举,跃上龙门,却发现自己人生的路已经铺好了。

    他父亲吕琦是一位名臣,先后担任秘书监,历任礼、刑、户、兵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

    他的人生就不需要科举,直接凭借父荫,候补千牛备身,然后担任著作佐郎。

    何为著作佐郎

    帮着宰相充当下手查阅资料,辅助宰相修史的官职。

    职位不高,可晋升极快。

    然后就没有然后

    人生就是躺着混着就能得到,努力的意义在哪

    吕端有些迷茫,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他干事本就迷糊,编修国史,查找资料,这种细活,他干不来,也做不好,漏字错字是常有之事。

    编修国史是细活,常人如他这样早就挨骂了,而他也就被叨叨两句。

    最后习惯了,连叨叨都懒得叨了。

    吕端更加没了兴致,在国子监混吃等死。

    “吕兄”

    “吕兄”

    路人的同僚都跟他打着招呼。

    吕端也一一回应。

    好友彦柏快步来到吕端身旁,撞了他一下,低呼道:“神了,易直兄,还真让你说中了。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原来在孔家人大张旗鼓进京的时候,吕端就说:“孔家人此次入京,讨不得好。”

    现在果然如他所言。

    吕端笑道:“哪里来的消息,是胡猜的。”

    彦柏疑乎地看着自己的好友。

    吕端也不解释,这胡乱揣摩上意也是一罪。上次品评孔家入京,他便后悔了。只是酒喝多了,一时没收住嘴。

    吕端从罗幼度登基以后公布的一些政令,既已分析出新君是一个重视教化的皇帝。

    而孔家人完全估错了形势,浑然不觉:新皇帝尊敬孔子不假,但他敬重的原因不是儒家,是文教。

    孔家早将老祖宗的东西丢到茅厕里去了,遇到重视文教的陛下,哪里讨得了好。

    只是闹得那么大,是吕端没有想到的。

    彦柏见吕端不解释,也不再细问,而是从怀中取过一张字帖,说道:“易直兄,你来评鉴一下,为兄的书法,可有长进”

    吕端接过一看:正是横渠四句。

    吕端双目瞳孔收缩,懒散的模样突然消失,呼道:“此句兄长所作”

    彦柏笑道:“为兄哪有这本事,易直兄,这休沐,真是不闻窗外之事。这是陛下训斥孔家时,脱口而出的佳句,现在都称之为御箴四句。”

    吕端只觉得浑身血液沸腾,想着自己这些年虚度的日子,登时大为懊恼。

    这捷径又如何

    只要能为百姓做事,能为天下做事,能够为这样的仁君圣主效力,干出一方事业,为万世开太平。

    所走的路,是不是捷径,又有什么关系

    洛阳千乘寺后山。

    一个黝黑的山洞,一个衣着破烂的少年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摊开礼记,趴在满是石头的地上,用树枝书写着。

    他一字一字写得极为认真,字也写得极好。一人来到他身后,犹不自知。

    “好字”

    直到对方惊叹出声,少年方才发现身后站着一人,惊恐的一把抱过自己唯一的书,害怕的将身体靠着山洞洞壁,警惕地看着对方。

    来人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见自己吓到了少年,忙道:“莫怕莫怕,在下并无恶意。只是听说这千乘寺后山有一对母子,少年异常聪慧,是人中龙凤。我这里有些钱,你拿着去读书。长大以后,帮助更多的人。”

    少年摇头道:“我不要你的钱。”

    中年人笑得更欢道:“有骨气。这样吧,我等下捐一套书给寺里,寺里的慧茹大师是个智者,不懂的,你可以问他。”

    “我送你一副字帖,这没理由拒绝吧”

    中年人将横渠四句送给了少年。

    中年人是一个很寻常的商人,早年也是读书人,因读书没有前途,转而经商,家财越来越丰厚。

    人也变得越来越市侩,直到看到的横渠四句,早年寒窗苦读的情形浮现眼前,刹那间累积的这些家财不香了。

    正好听闻了千乘寺后山有一对母子,人生第一次散财,还未散出去。

    “走了”

    中年人挥了挥手。

    少年恭恭敬敬的作揖:“吕蒙正谢过恩公,敢问恩公大名”

    中年人笑道:“羞报名号,就此别过”

    少年吕蒙正看着手中的横渠四句,眼中也闪着异彩。

    类似之事,在中原各地屡见不鲜。

    对于读书人来说,横渠四句便如精神粮食,让人热血沸腾。

    真正引起轰动的地方是江南。

    江南是五代乱世的净土,江南文风之盛,冠绝天下。

    一直以来江南都瞧不起教,化,中原的诗词,凭什么跟江南比

    也就是武力强一点,能打一点而已。

    但随着横渠四句传入江南,江南上下噤声。

    “父王”

    李从嘉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李景面前。

    见李景偷偷的将一副字帖藏在怀中,也不理会,说道:“父王,孩儿想去汴京。”

    李景皱眉道:“你去汴京做什么”

    李从嘉敬慕道:“去见一见中原天子,看一看能写出御箴四句的人,到底是何等人物”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问鼎十国》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问鼎十国》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问鼎十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问鼎十国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