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一直以来,何无忌都和刘牢之在北府里混事,他很清楚,对于北府,刘牢之还是很有感情的。

    也不是一点能力都没有,以往那些胜仗也全都是依靠自己才打赢的,这样一个人,他又为什么要向司马尚之投降?

    这不可能!

    这不是刘牢之的性格!

    刘牢之虽然有不安定,不够有谋略等等诸多的缺点,但是呢,论胆量,他可从来没有输过任何人。

    其一,刘牢之也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按理说,他是不可能守不住京口的。

    虽然现在京口的兵力有限,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准备,况且,还有那么多的先进兵器在那里摆着。

    难道,同样的兵器,在王谧的手里就是神器,而到了刘牢之的手里就变成了纯摆设吗?

    不说赶走司马兄弟了,至少也可以守得住吧!

    可是,投降是什么鬼?

    其二,即便是打输了,被司马兄弟偷了家,以刘牢之那暴躁的个性,也绝对不可能选择投降这条路。

    自我了断还差不多,总也算是北府的一员猛将,在这样的队伍里,怎么可能选择投降这么没脸面的做法?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曾靖,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你我当先赶到京口去探个究竟!”

    何无忌是刘牢之的外甥,这一层关系,曾靖岂能不知?

    别人一听就信了的事,到了何无忌这里,当然要小小的纠结一下。要不然怎么说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

    都是血脉关系。

    “无忌,此事不妥,我们早就已经定下了计策,要先去建康城保护太后娘娘,娘娘已经向我军求救,我们怎么能舍弃娘娘,先到京口去?”

    “士兵们的想法也要顾忌,此前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建康,从建康周边的乡村征集上来的士兵,这些日子士气很高,可都等着回家呢,我们怎么能让他们失望?”

    “这也容易让军心不稳。”

    本来现在就已经很不稳定了,这是曾靖没有说出口的话,他也实在是说不出口。

    何无忌沉默不语,他怎能不知道,曾靖说的正是道理所在,不过……

    刘牢之毕竟是自己的亲舅舅,他是这样想的,如果舅舅真的没有投降,而是还在京口苦战,那么作为外甥,他不可能袖手旁观。

    必定要带兵支援的。

    更何况,以京口之战略重要性,守住了京口便是守住了建康,这其实都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舅舅还在被围困当中,举棋不定,有他出现,必定可以给舅舅注入一些勇气。

    让他悬崖勒马,不要想着投降的事,跟着司马家的人,没有好果子吃。再者,跟着他们,只要他这样做了,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北府,在琅琊王这边,刘牢之就会再无立足之地!

    对于亲外甥来说,何无忌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一幕的,要知道,以往刘牢之就一直和王谧不和。

    把刘牢之拉到自己这边,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浪费了多少时间,都是一家人,在这样的大事上,当然是希望都能够是一条船上的了,目标一致,方向一致。

    立场自然也是一致。

    这样以后才容易共富贵,这都是一条线上的事。如果事情能如此发展,不是很完美吗?

    可惜,从当时来看,刘牢之确实不是心甘情愿的主动自发的追随王谧的,他能够最后坐到一条船上来,很大程度上都是时局,是环境所致。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如果刘牢之还是记着那份仇恨,他也极有可能转向司马尚之。

    也许,司马尚之承诺了他许多好处,比方说,刘牢之最心心念念的北府大将军的职位。

    何无忌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舅父犯傻,断了后路,只要他还可以挽救,何无忌就愿意冒死一试。

    然而,现在的情况又很复杂。

    说到底,这支北府兵不是他何无忌一个人带领的,这里还有曾靖,想转向,可不是他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

    然而,现在看来,曾靖显然是不同意她这样做的。

    话到此处,似乎是无可悔改,何无忌只能和曾靖一同前往建康护卫都城。

    “更何况,现在京口的局势也不清楚,万一京口已经被攻占,我军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

    “不但帮不上忙,甚至很有可能引火上身,琅琊王交代的任务也无法完成。”

    “无忌你的心情我很理解,我也明白,你想营救刘将军,可是,现在的情况,确实也不允许……”

    面对何无忌阴沉的脸孔,曾靖想了想,还是把话题拉了回来,当然了,他也已经把想法表达的很清楚了。

    让他去京口,那是不可能的,何兄弟还是自我调整,乖乖的前往建康吧!

    既是如此,何无忌也无能为力,只能定下了心意,直奔建康了。

    而另一边,若干天之后,当走在通往长安城道路上的王谧收到同样消息的时候。

    反应则是截然不同的。

    “果然!”

    “果然如此吗!”

    “这就是历史的轨迹,大力士也掰不动!”

    难得的休息的时候,却收到了建康城的消息,王谧顾不得还在行军,赶忙打开来看。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可就出了问题。

    只见王谧哈哈大笑,好像是看到了什么天大的好事,都控制不住情绪了。

    王谧拍完了大腿,又解下了水葫芦,猛灌了几口,要不是现在是行军路上,实在是没那个条件。

    他早就备好酒菜,喝一杯了。

    难道,这就是历史的不可逆性?

    自从来到大晋就一直顺风顺水,让历史轨迹给他让路的王谧,现在终于感受到了历史的惯性。

    还是很强大的。

    历史上刘牢之从北府这条船上走下去,就是源自和司马尚之的勾结,因为经过了王谧的改造,很多事情已经和历史上大为不同了,于是,他对这个方面就疏于了防备。

    认为刘牢之不会再踏上同一条老路,事实证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到了关键时刻,刘牢之他还是扛不住啊!

    辜负了王谧对他的一片期待。

    或者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果王谧能够把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时间放在心上,他就不会把刘牢之放到北府留守,而自己则率领大军出征。

    这样做,能安全吗?

    能安心吗?

    就今天的这种情况,但凡是换做别的将领,都不会投降的那么快,至少,面对司马家的人,他们会考虑考虑再行动。

    比方说跟着王谧一同起家的这些京口的将领,他们都和司马家的人没有什么太深的瓜葛。

    他们能够到达今天的位置,完全都是凭着自己的实力,以及王谧的一手提拔。

    这样的人,不会轻易的背叛王谧,更何况,在司马家那里,他们不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这是最为现实的。

    至于刘牢之却为什么不这样想,那就是神仙也想不明白的事情了。

    明明王谧已经对他足够忍让,给了他极大的尊崇,至少在北府兵的范畴以内。

    结果他居然还趁其不备,投降了司马氏。

    既是如此,那就不能怪他不客气了!

    “大王,我相信,无忌他不会和刘牢之为伍的,他一定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刘裕上前,为好友做担保。

    他相信何无忌的头脑,以及他的人格,他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王谧欣然一笑,压了压手,示意他不要激动:“这些我懂,我也了解无忌。也相信他不会做糊涂事。”

    “既用之,则安之,则信之,对这一点我一向是极有自信,如果在外人看来,当何无忌碰上刘牢之,那必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和舅父站在一起。”

    “但是,我却相信,为了北府,为了都城,无忌是不惜和刘牢之厮杀的。”

    “既然我当初选择让他分兵去建康,那我就对他全然信任,你们等着看好了,不管是建康也好,京口也罢,无忌他都会夺回来的!”

    刘裕:看我的眼神,你觉得我相信吗?

    王谧:不相信也得相信,这就是洗脑的力量,我不只是要让你们相信,我更要让自己相信。

    总不能承认是自己选错了人,恐怕是给刘牢之派去了一双翅膀吧!

    何无忌:感谢大家对我的信赖,但是,我自己都没信心……

    如今的北伐大军也不似从前了,在雍州城,大将檀凭之身受重伤,虽然没有危及生命,却也无法再继续行军。

    老檀自己当然不同意,说什么也要追随大军,但是,王谧还是把他留在了雍州。

    没办法,现在他的这副样子,若是让他跟着,那就是打算要他的命。做兄弟的,怎能这样不顾及实际情况?

    总不能催着好兄弟去送死吧!

    况且,把檀凭之留在雍州还是有好处的,相比秦州,雍州的情况要更复杂些,部落混杂,而且,经过了连番战火的侵袭,城中的秩序一片混乱。

    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恢复的了的。

    何迈那一套,在当时来看是奏效的,毕竟,那个时候,战乱才刚刚结束,人心思定,恨不得赶紧有一顿安稳饭吃,有安稳觉可以睡。

    但是,等到稍稍平静以后,很多矛盾就要凸显出来了。

    有檀凭之在,虽然现在还在卧床养伤,但是,相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王谧就可以放心了。

    也正是基于对檀凭之的信任,在雍州,王谧只是留下了魏咏之作为守将。

    虽然老魏年纪也不小了,也同样是京口一起起家的兄弟,但是呢,老实说,老魏的能力确实是在刘裕檀凭之等人之下。

    也就是说,作为守将,魏咏之的实力稍差些。如果现在雍州城只有魏咏之一个人,那么,王谧是绝对不会放心把雍州这样的重镇交到他的手上的。

    他这样做,完全是对檀凭之有信心。

    只要有老檀在,雍州城就不会出大问题。

    况且,现在北伐大军的形势就是如此,对于王谧这位统帅来讲,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何无忌分兵去了建康,荆州部这边,虽然有些可堪使用的人,但是,又都不合适。

    桓伊虽好,但是,他太好了,如果把他留在雍州,王谧都舍不得,这样一颗好使的脑袋瓜,性情又沉稳持重,最重要的还是能领兵,会打仗,以后的诸多大战,可还用得到他。

    至于剩下的两位桓氏一族的人,桓冲和桓玄,那就更不用想了,桓冲如果留在雍州,那到底是桓冲听从魏咏之的,还是魏咏之听从桓冲的命令?

    以桓冲的资历,他又怎么可能任由魏咏之这样的战场新人摆布?

    桓玄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人,只有放在身边,王谧才能放心,只要让他脱离了视线,王谧就不得不担心他会不会在哪里闯祸。

    再加上,北府有一些原有的队伍,那是绝对不能放出去的,于是,挑来选去也就只有让魏咏之留守了。

    这个决定让老魏很是不舒服,他可是一心想要在北伐战场上建功立业的,他也知道,自己已经落后了刘裕他们一大截,不说是赶超了,至少也要追上才是。

    可现在,让他在雍州城留守,这也就是失去了进一步获得战功的机会,哪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能不着急呢?

    然而,现在的局势就是如此,王谧也是没办法,做统帅的,在多路都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很难全都顾及到,有所倾斜都是很正常的。

    老魏也只能忍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健康那边的局势,正是这件事才让王谧吃不好,睡不着。

    忧心不已。

    一方面是平定中原的大业,一方面呢,又是现在的都城告急,哪一边的事业,王谧都不想抛弃。

    况且,他深知,历史上的刘裕,面对几乎同样的局面,就是做出了返回建康,迅速稳定局势的选择。

    然而,最后,又怎样了呢?

    果然是自此之后就丧失了平定中原的可能,南境这边也再无力和北境抗衡,只能沿江固守而已。

    不只是刘裕本人遗憾终生,纵贯整个南朝,又有哪一个朝代的君主不对这样的局面扼腕叹息呢?

    即便是在千百年以后,人们展卷阅读也依然会被当年的遗憾所感染,要是当初,刘裕能够再长安多坚持一段时间,结果会不会不同?

    刘裕统领的北府兵会不会提前结束南北分立的局面,让九州一统?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也不会给假设机会,而王谧呢,也绝对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本章完)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晋捡到一只战神》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晋捡到一只战神》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晋捡到一只战神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