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孔家的新家规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孔家的新家规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山东,曲阜。

    孔公鑑提着一壶酒,走过冗长的石道,两侧的苍柏留下绿荫,给人清凉。孔林深处,蝉一直在鸣叫,杨树干上还残留着蜕去的壳。

    站在父亲孔讷的墓前,孔公鑑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搁上一壶酒,才开口自言自语:“父亲,孔家世受皇恩,近两千年而不倒,是祖上蒙荫,天意恩宠,还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跪地求荣儿不知家族传承之沉重,却知天下读书种子,唯敬孔夫子,不敬衍圣公久矣。”

    孔府,衍圣公。

    荣华无双,高高在上。

    然而这只是假象,当孔公鑑跳出曲阜之后才发现,天下人推崇的只是孔孟,与衍圣公府没有任何关系,就连朝中重臣,对于衍圣公的自己也只是礼仪性的迎合,并不愿深交,甚至避之不及。

    经过了多年风雨,当年的冲动青年,俨然已成为一个颇有城府、成熟睿智的中年人。

    孔公鑑认为,天下人对衍圣公府缺乏敬重,问题不是出在天下人身上,而是出在衍圣公府身上。

    不说宋辽金时期的跪舔,就说元朝时期的忠诚侍奉,都足以让衍圣公府失去人心。

    大明开国时,朱元璋连北平大都都没有打下来,再具体一点,连山东都没打下来。

    当年孔讷感觉到了危险,希望元朝能雄起一次,挡住朱元璋军队的进攻,整个衍圣公府是打心里希望元朝能取得胜利的。

    哪怕是在朱元璋的军队打下北平之后,衍圣公府渴望的也不是待在朱元璋的统治之下,而是元朝可以反攻回来。

    如果不是因为老孔不能搬家,估计衍圣公府早就搬到草原上去了。

    孔公鑑认为,衍圣公府失去人心,失去天下读书人的敬重,原因在于衍圣公府干了太多肮脏的、卑躬屈膝的、不要廉耻的事。

    话说得好听,是为了家族的传承与延续。没错,这种墙头草的做派与小人的效忠,确实给衍圣公府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地位。

    可那又如何,天下人记住的是孔夫子,还有他那七十二贤,没有几个人记得衍圣公府,没有几个人愿意谈论起曲阜孔家

    孔公鑑不甘心孔家永远约束在曲阜一地,不愿意被人遗忘、谩骂与羞于提及,作为一个热血、有志青年,孔公鑑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被世人铭记,渴望自己的名字在受封与追封之间,还能出现在史书之中

    “父亲,我要改变衍圣公府了,家族的传承固然重要,但失去气节与骨气的传承,不要也罢。”

    孔公鑑行礼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转身离去。

    衍圣公传了话,孔家无论老少,无论身份,只要是孔家之人,一律到孔庙候着。

    孔慎、孔铭德、孔观志等孔家族内老人现身,以孔恭礼、孔养孝、孔事忠等为主的孔家中坚力量纷至沓来,还有一些孩童,身着书生服,恭恭敬敬地站着,不敢胡闹。

    “衍圣公到。”

    声音传出,孔公鑑踏步而来。

    无论老少,皆行揖礼,迎衍圣公。

    孔公鑑回礼,站在高处,一脸威严地看着族内中人,提气喊道:“今日召诸位前来,只为一件事,那就是宣布族内新加的规矩。”

    “新规”

    孔观志、孔慎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孔公鑑在搞什么,如此重大的事竟然不与大家商议商议。

    孔公鑑抬起手,止住众人的议论:“今日炎热,我就直说了,新增规矩就三条。这第一条,大明不灭,虽孔家沦陷,不奉二主”

    孔慎惊慌不已,连忙走出来:“衍圣公,慎言,慎言啊。如此授人以柄的话,如何能在这里公然说出。什么大明不灭,孔家沦陷,不得体,不得体啊。”

    孔观志脸色有些苍白,孔公鑑的胆子也太大了,这话说得像是孔家经常侍奉二主一样。

    咳咳。

    虽然事实如此,有时候还不止是二主,还有三主,但人是要脸的啊,这要真写入家规里面,人还怎么活,这脸还要不要了

    毕竟孔家不姓吕名布

    孔铭德站出来反对孔公鑑:“此话极是不妥,何为孔家沦陷,孔家居曲阜,曲阜居山东,山东居大明。衍圣公说孔家沦陷,岂不是在诅咒大明江山破碎,战火重燃此话若传到朝廷耳目之中,岂不是给衍圣公府招来祸端这新规,不可加。”

    孔公鑑无畏地看着族内长老级的老人们,肃然说:“是不可加,还是羞于加诸位,各位衍圣公府过去的所作所为,你们不说,你们不言,难道天下人就不知道,就不说了吗万民悠悠之口,有谁能堵得住”

    “我为衍圣公,有权修改族内规矩。今日告诫诸位,孔家人,不能再出小人,更不可拿家族传承之借口行苟且卑微之事若他年有朝一日,大明山河破碎,只要大明有一息尚存,孔家就应该尽忠到底,而不是转身就投靠新的主人,成为天下读书人嗤笑的叛徒”

    孔观志气得发抖:“放肆”

    孔公鑑厉声呵斥:“孔观志,我是衍圣公,是孔家一族的族长,你若以下犯上,莫是怕我不敢用家规治你此家规,我定的,我加的谁若不服,不听,不遵,革除孔家,赶出曲阜”

    此言一出,众人皆不敢言。

    无论孔公鑑多大,他毕竟是族长,是衍圣公,还是曲阜知县,他说让一个人离开曲阜,那不是开玩笑。

    孔公鑑凝重地说:“我知这一条家规沉重,可为了孔家万代,为了不再让后人背负耻辱,我们这些作先人的,只能自己背了。”

    孔恭礼走出来,行礼道:“我倒认为新规甚好,这是衍圣公府的伤疤,无人敢提,无人敢说。可天下读书人的心是明亮的,我们能欺骗自己,却欺骗不了天下人。以此为家规,对孔家有利无害。”

    孔公鑑深深看了一眼孔恭礼,微微点头,继续说:“第二条家规,不涉高堂,专心学问,兴扬文教,归化人心。”

    这句话一出,孔恭礼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了。

    高堂,指的是朝廷,不涉高堂,意味着孔家子弟日后只能做学问,躬亲于曲阜一地,不进入朝廷做官。

    孔公鑑这是用家规来强制约束孔家人安于学问,不去经营朝堂,参与朝政之事。

    话虽是不好听,却没有人反对。

    事实上,近两千年里,衍圣公府更多是个招牌,招牌之上也只有衍圣公一个人,最多加上一些绿叶衬托,但这些绿叶也都是围绕着衍圣公府运转的,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进入朝堂,拥有实权。

    孔公鑑的话,更像是给这种现实加固了一道墙,仅此而已。

    见没有人反对,孔公鑑抬起手,厉声说:“第三条家规,不准经商,更不准与商人勾结。我知道,有些人背着衍圣公府与商人合伙开店,有人拿出所有积蓄支持商人远航,有人为了一点宝钞,竟给商人写起了戏剧”??

    “过去事,我不追究。给你们三日时间,切断与商人的关系,好好回到家里,该耕种的耕种,该教书的教书,该做工的做工。孔子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三纲五常之理,示法万世。我们身为他的子孙,当站得住,挺得起胸膛”

    衍圣公府,在孔公鑑的觉醒之下,开始重塑孔家。

    不久之后,朝廷传召,孔公鑑带孔恭礼、孔养孝两人,随山东布政使南下京师。

    衍圣公府书,摆在了朱允炆桌案之上。

    朱允炆仔细翻看着,不由地连连点头。

    孔讷被白莲教给玩死了,按照原来的历史,孔公鑑应该在建文四年陪他老爹去了。可偏偏孔公鑑没有死,还活得挺好,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炆打击白莲教的缘故,让这小子活了下来。

    相对于城府与心思太多的孔讷而言,孔公鑑是一个有志气、胆量的书生。

    朱允炆不喜欢历史上的衍圣公府,但并不讨厌孔公鑑,他是有功于朝廷的。

    早在建文七年时,朝廷大力招抚辽东女真部落的同时,为了同化女真人,让其习大明礼仪、文教,朝廷需要一批先生。

    而当时各府县正是大兴文教,社学大建的时候,先生匮乏,哪里有多余的人去教女真人

    朱允炆选择了衍圣公府。

    孔公鑑遵从了朱允炆的旨意,不留余力,从曲阜孔氏中先后挑选了三百余先生前往辽东。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等人能写汉字,其背后就是孔家先生悉心教导。

    实事求是,抛开孔府历史与过去来说,孔公鑑是一个不错的人,他的觉悟超过了他老子。

    朱允炆很清楚,辽东需要的先生并非是小数目,尤其是随着闯关东移民的开始,社学出现在辽东是必然之事。

    论教化,曲阜的孔氏还是在行的。

    朱允炆特意点了孔公鑑,为的就是让孔公鑑提供更多的先生跟着百姓一起去闯关东,有他们的人在,山东移民百姓多少也安心一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孔家的新家规免费阅读。:2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