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盛世标准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盛世标准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东海水师接收了一批火器,昼夜不停前往东北。

    辽东都司、大宁都司、北平都司收到朝廷的加急文书,关内、关外的卫所军士调动变得频繁,围绕着朵颜卫、福余卫的外围防线逐渐变得厚实起来。

    这一日,水师都督府收到新的命令:调南海水师主力北上,进驻山东琴岛港;

    兵部。

    铁铉审视着舆图,一脸凝重。

    杨荣拿起一份文书,交给铁铉:“水师正在集结,龙江船厂也收到了加快维修郑和水师船只的命令,匠人正在轮班昼夜作业。”

    铁铉指了指舆图东北方向:“皇上这是要做什么,鞑靼就算是跑到胪朐河,朵颜卫、福余卫就算是作乱东北,也不至于调动南海水师吧”

    杨荣看了一眼舆图,皱眉说:“确实,南海水师在交趾,要调动也应该调动东南水师,可皇上却下令调南海水师北上,着实有些令人意外。”

    铁铉眼神一亮,看向杨荣:“皇上调南海水师而不调东南水师,恐怕只有一个原因”

    杨荣微微点头。

    这个原因就是:东南水师忙着呢,有其他事需要干。

    可满朝文武都知道,自从朝廷控制澎湖、小琉球岛、大琉球岛之后,东南海域连个其他国家都没了,海盗也基本绝迹。

    虽说近一段时间里,零星出现了一些倭寇,但就这点零散的力量,根本不足让朝廷严阵以待,甚至调南洋水师主力北上。

    在东南海域毫无波澜的情况下,东南水师每天就是出海钓鱼,怎么可能忙

    若真的忙起来的话,只有一个可能。

    铁铉将手指点在大琉球岛的位置,面色严峻:“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鞑靼东进、朵颜卫可能作乱,这都是幌子皇上真正的目标,是日本国”

    杨荣盯着日本岛屿,嘴角带着一抹笑意:“铁尚书,朵颜卫、福余卫是败将,若不是当年盛庸手下留情,他们早就全灭了。朝廷能收拾他们一次两次,自然能收拾他们三次四次,怎么可能会因为他们而乱了节奏”

    铁铉叹息:“如此说来,水师正在做全面进取日本国的准备我身为兵部尚书,皇上竟都不告知如此重要的布置”

    杨荣笑着说:“皇上的布置多是出人意料,看着是冲着东北,实则可能是对着东海而去。皇上不说,说明这件事还没有下定决心,一旦局势明朗,时机成熟,皇上自不可能瞒着兵部。”

    铁铉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有些失落。

    服侍一个善布大局的君主,多少衬托的自己有些无能。

    杨荣见铁铉似有担忧,坚定地说:“世人只看到郑和水师带来了新的粮食种子,可许多人都没看到,郑和带回来的不止是粮食种子,还有水师种子无论皇上是否在构想东海之事,水师都将迎来一批最优秀的将领,有这些人在,彻底平定东海不在话下”??

    铁铉重重点头。

    郑和带来的新型种子固然是珍贵无比,功在千秋,但他培养出来的一大批水师将士,才是当下最宝贵的财富

    历经近五年的漫长航行,这些水师将士经历了过半的折损,每一个将士都被磨炼出来了

    据郑和水师日志显示,为了确保水师顺利完成使命,他们甚至做好了牺牲一批,另一批人接替的制度,只要船上的人不死绝,船就必须前进

    而正是这种意识,让每一艘船只都在有意培养船长,培养舵手,培养指挥作战,哪怕是百户,小兵,也轮换着不同岗位,掌握了一身的航海本领。

    换言之,这些九死一生闯荡归来的水师将士,其中可以直接拉出来充任宝船船长的不下四百,可以充任船队指挥官的更不下千人

    这对于快速扩张的大明水师而言,是极珍贵的一批力量,他们远远比卫所军士调入水师训练出来的将官更为优秀

    郑和水师将士任一人,挑出来都不是简单之辈

    铁铉将目光从舆图上移开,严肃地说:“等着吧,在郑和水师休整两个月之后,皇上会安排其去处,若大部分将官、军士都进入了东海水师、东南水师,那就可以断定,皇上想要将战火燃至日本国。”

    杨荣目光冷厉,带着几分痛恨说:“倭寇自洪武时期就开始骚扰、祸乱我朝百姓,那足利义满甚至派遣军士勾结陈祖义,抢掠阳江船厂船匠他们能杀到大明来,咱们一样能杀到北山第去。对马岛、壹岐岛之战,就如戏院外贴了一张预告,铁尚书,没有人会认为预告是正戏吧”

    铁铉端起茶,吹了两口又放了下来:“自从阿依努人入京师以来,正戏就在筹备之中了吧东海水师又占据了济州岛,那里正在修筑大型港口,储备物资。现在郑和水师归来,又壮大了水师力量,想来不出两年,战事必起。”

    杨荣不介意,早打晚打,那里都应该打下来,李坚可是说过,那里有不少金银矿,大明钱钞总需要与准备金挂钩的,大明矿产不够,那就得另想办法。

    朱允炆确实动了全面进攻日本国的心思,尤其是最近一个月,各地收到的倭寇进犯消息陡增,平静了几年的东海、东南海,突然又变得不那么平静。

    虽说这些倭寇没什么力量,构不成多少危害,大部分还被游弋的水师给收拾了,但倭寇进犯的情报还是成功吸引了朱允炆的注意力。

    想着让阿伊努人带给足利义满的信也应该带到了,可足利义满并没有放出话要割让大明领土,也没有派人谈判赔偿银两的事,这是铁了心不给大明面子了。

    既是如此,那就备战吧。

    朱允炆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自己手中彻底解决倭国

    但倭国不是安南,也不是西域,大明可以源源不断从陆地上支援部队,保障后勤。倭国在海外,后勤保障完全依赖水师

    水师若不强,后勤都难保障,更不要说是持续作战了。真要彻底解决倭国,需要动用的兵力必不能少,且必须确保后勤不出问题。

    现在还不是直接动手的时候,郑和水师至少要休整三个月,甚至半年,蒸汽机船只还在抓紧建造,形成规模也需要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变得有些枯燥。

    除了大同奏报鞑靼主力挨了一顿揍,向北迁移之外,没多少值得注意的消息。闯关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朝廷的财力完美支撑了这一次移民,东北平原开始出现大片的土地,女真部落也在被迫之下,开始转向了农耕。

    五月、六月夏收,各地大熟,丰收的消息不断传入京师。

    户部松了一口气,有这些粮食打底,朝廷设置的各大粮仓将逐渐充满。

    受大丰收影响,粮食价格一降再降,原本一石两钱钞,现在却只能卖出钱钞。

    夏元吉上奏,建议朝廷设最低价收购粮食,以避免谷贱伤民的场面出面,朱允炆应许,以一石两钱钞打底,命令各府县大量收购粮食。

    广西奏报,粮仓爆满,足以支用地方五年。

    四川奏报,户户满仓,官仓可支用十年。

    北平奏报,粮食积满,可支用三年。

    经过明王朝四十年的努力,大丰收终于在各地相继出现,朝廷积存粮食空前,仅仅是南京一地,就存有四百万石粮食。

    什么是盛世

    对于封建王朝而言,绝大部分人能吃饱饭,就是盛世

    朱允炆在老朱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努力了十年,终于让大明百姓,至少是大部分百姓有了一定的粮食剩余。

    就在各地官员上贺表的时候,朱允炆却严厉地呵斥了粉饰盛世的官员,原因是大明京师外的百姓存粮只够一家人吃用八个月的。

    八个月

    这还是京师附近

    外地百姓存粮多少

    三个月

    大部分百姓家在缴税之后,需要将粮食卖掉换取其他生活物资,林林总总之外,留一部分生活所用,家里的存粮也只够三至五个月

    连一年的存粮都不到,你们也敢叫盛世

    面对建文皇帝的怒斥,有些官员很是憋屈,这历史书上记载的盛世,哪个查询过老百姓家里存粮够吃多久,都是说官仓满、地方备灾仓满,足够支用多少年

    “皇上,不妨给盛世定下标准。”

    杨士奇出班。

    有了指标,有了标准,大家就知道什么是盛世,什么时候才能到盛世,而不至于再有官员上奏,结果挨批。

    朱允炆思虑再三,对满朝文武说:“盛世标准有六:其一,百姓家有余粮,足够支用一年半。其二,百姓家有余财,足够支用一年半。其三,官仓满,足以支用七千万百姓一年。其四,官冶炼铁产量超一万万斤。其五,文教兴旺,百姓之家无白丁。其六,军力强盛,敌胆丧不敢轻举妄动若无一项达标,则非是盛世,诸位还需努力”

    解缙、杨士奇等人有些郁闷,粮食的话,当新粮食、高产粮食出来之后,应该不难完成。

    可百姓之家无白丁,这就有点困难了。还有敌人动不动,这个大明说了不算啊,威慑再强,也终究只是威慑。还有那钢铁产量,这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盛世标准免费阅读。:2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