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1627崛起南海 > 第1338章 重赏之下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338章 重赏之下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刘尚本来的籍贯出身的确是在大明北部,在海汉入籍时也照实写了,因为这并不是什么需要可以隐瞒的信息。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籍贯也会在关键时候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于小宝将他列入调动人员名单可谓有理有据,谁让刘尚既懂专业,又是当地出身?于小宝说让他趁这个机会回去探亲访友,看起来也是对他的特殊照顾了,而且连推辞的理由都不太好找了。

    回山东?刘尚的计划中可并没有这个发展方向,他的任务是潜伏在三亚,而不是去到海汉在海外控制的那些边远地区。再说他好不容易才从大明过来,这一下又被支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山东那边自然会有当地的情报人员对海汉的动向进行监控,就算要打入其内部,也不该由他来执行这样的跨地区任务。

    当然了,以刘尚目前的处境而言,这件事已经不是他自己所能作主的了,他在青年团里的地位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反对于小宝安排的程度。刘尚明白这种所谓的“征求意见”,其实也就是当面通知一声,走个形式以表现出上级的人文关怀,是为了让他感恩戴德,并不是真的要考虑他的个人想法。

    官场上的规矩,不管大明还是海汉,都不会有太多的差异。刘尚虽然刚进入海汉官场不久,却也已经多少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反对是不可能了,但刘尚也不想就这么认命,因为他在三亚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完成,而且如果现在离开,他也还是会很担心秦安那边的事情是否能有一个圆满的收尾。

    要是那个莽撞的家伙在三亚闯出了祸事,被安全部抓了活口,那即便是去到几千里之外的山东,刘尚也还是逃不过安全部的追捕。他知道海汉人手中掌握有神奇的“千里传音术”,只要三亚这边逮着了秦安,那他在山东大概也不会平安度过第二天了。

    刘尚一时间也想不出合适的措辞来推掉于小宝的安排,但他没有马上应声,那满满的犹豫可是都写在脸上了。于小宝在海汉人身边待了这么些年,察言观色的本事也不差,一看刘尚表情不对,便知他心中可能有为难之事,当下便主动问道:“你若觉得这安排有什么不妥之处,不妨直说。”

    刘尚连忙应道:“卑职不敢,只是事出突然,卑职一时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难道你不想回家乡去看看?”于小宝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

    刘尚道:“这几年山东战乱不断,到处都是难民流匪,生活远不及这国泰民安的海汉国,回去看到满目疮痍,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若不是家乡故土待不下去了,卑职又怎会背井离乡,南下几千里来到三亚。”

    刘尚这番话倒也并不完全是虚言,山东这几年的乱象世人皆知,逃难到海汉国的难民又有几个愿意主动回去的?海汉这边政通人和,国家强盛,毫无战乱之忧,发家致富的机会倒是不少。真正在海汉入籍的民众,除非工作委派的性质,否则极少会有人选择脱离海汉回到大明故土。类似像刘尚这样以平民之身来到海汉,如今已经有官职在身的人,那自然更不愿意脱离现在这个环境。

    类似这样的状况,在过去选拔北上人员时也多次出现过,很多北方出身的干部并不乐意再去到大明境内,而管理层对此倒也已经有了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于小宝道:“刘尚,你现在已经算是一名官员了,但你入职之后,到目前还暂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成绩,我希望你能去北方锻炼一段时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到时候回来了再去培训中心上个进修课程,今后也能多一些独当一面的工作机会。”

    于小宝这番话已经不能说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刘尚,只要服从安排,日后必定会有升迁的机会。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刘尚本来的籍贯出身的确是在大明北部,在海汉入籍时也照实写了,因为这并不是什么需要可以隐瞒的信息。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籍贯也会在关键时候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于小宝将他列入调动人员名单可谓有理有据,谁让刘尚既懂专业,又是当地出身?于小宝说让他趁这个机会回去探亲访友,看起来也是对他的特殊照顾了,而且连推辞的理由都不太好找了。

    回山东?刘尚的计划中可并没有这个发展方向,他的任务是潜伏在三亚,而不是去到海汉在海外控制的那些边远地区。再说他好不容易才从大明过来,这一下又被支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山东那边自然会有当地的情报人员对海汉的动向进行监控,就算要打入其内部,也不该由他来执行这样的跨地区任务。

    当然了,以刘尚目前的处境而言,这件事已经不是他自己所能作主的了,他在青年团里的地位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反对于小宝安排的程度。刘尚明白这种所谓的“征求意见”,其实也就是当面通知一声,走个形式以表现出上级的人文关怀,是为了让他感恩戴德,并不是真的要考虑他的个人想法。

    官场上的规矩,不管大明还是海汉,都不会有太多的差异。刘尚虽然刚进入海汉官场不久,却也已经多少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反对是不可能了,但刘尚也不想就这么认命,因为他在三亚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完成,而且如果现在离开,他也还是会很担心秦安那边的事情是否能有一个圆满的收尾。

    要是那个莽撞的家伙在三亚闯出了祸事,被安全部抓了活口,那即便是去到几千里之外的山东,刘尚也还是逃不过安全部的追捕。他知道海汉人手中掌握有神奇的“千里传音术”,只要三亚这边逮着了秦安,那他在山东大概也不会平安度过第二天了。

    刘尚一时间也想不出合适的措辞来推掉于小宝的安排,但他没有马上应声,那满满的犹豫可是都写在脸上了。于小宝在海汉人身边待了这么些年,察言观色的本事也不差,一看刘尚表情不对,便知他心中可能有为难之事,当下便主动问道:“你若觉得这安排有什么不妥之处,不妨直说。”

    刘尚连忙应道:“卑职不敢,只是事出突然,卑职一时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难道你不想回家乡去看看?”于小宝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

    刘尚道:“这几年山东战乱不断,到处都是难民流匪,生活远不及这国泰民安的海汉国,回去看到满目疮痍,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若不是家乡故土待不下去了,卑职又怎会背井离乡,南下几千里来到三亚。”

    刘尚这番话倒也并不完全是虚言,山东这几年的乱象世人皆知,逃难到海汉国的难民又有几个愿意主动回去的?海汉这边政通人和,国家强盛,毫无战乱之忧,发家致富的机会倒是不少。真正在海汉入籍的民众,除非工作委派的性质,否则极少会有人选择脱离海汉回到大明故土。类似像刘尚这样以平民之身来到海汉,如今已经有官职在身的人,那自然更不愿意脱离现在这个环境。

    类似这样的状况,在过去选拔北上人员时也多次出现过,很多北方出身的干部并不乐意再去到大明境内,而管理层对此倒也已经有了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于小宝道:“刘尚,你现在已经算是一名官员了,但你入职之后,到目前还暂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成绩,我希望你能去北方锻炼一段时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到时候回来了再去培训中心上个进修课程,今后也能多一些独当一面的工作机会。”

    于小宝这番话已经不能说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刘尚,只要服从安排,日后必定会有升迁的机会。刘尚本来的籍贯出身的确是在大明北部,在海汉入籍时也照实写了,因为这并不是什么需要可以隐瞒的信息。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籍贯也会在关键时候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于小宝将他列入调动人员名单可谓有理有据,谁让刘尚既懂专业,又是当地出身?于小宝说让他趁这个机会回去探亲访友,看起来也是对他的特殊照顾了,而且连推辞的理由都不太好找了。

    回山东?刘尚的计划中可并没有这个发展方向,他的任务是潜伏在三亚,而不是去到海汉在海外控制的那些边远地区。再说他好不容易才从大明过来,这一下又被支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山东那边自然会有当地的情报人员对海汉的动向进行监控,就算要打入其内部,也不该由他来执行这样的跨地区任务。

    当然了,以刘尚目前的处境而言,这件事已经不是他自己所能作主的了,他在青年团里的地位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反对于小宝安排的程度。刘尚明白这种所谓的“征求意见”,其实也就是当面通知一声,走个形式以表现出上级的人文关怀,是为了让他感恩戴德,并不是真的要考虑他的个人想法。

    官场上的规矩,不管大明还是海汉,都不会有太多的差异。刘尚虽然刚进入海汉官场不久,却也已经多少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反对是不可能了,但刘尚也不想就这么认命,因为他在三亚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完成,而且如果现在离开,他也还是会很担心秦安那边的事情是否能有一个圆满的收尾。

    要是那个莽撞的家伙在三亚闯出了祸事,被安全部抓了活口,那即便是去到几千里之外的山东,刘尚也还是逃不过安全部的追捕。他知道海汉人手中掌握有神奇的“千里传音术”,只要三亚这边逮着了秦安,那他在山东大概也不会平安度过第二天了。

    刘尚一时间也想不出合适的措辞来推掉于小宝的安排,但他没有马上应声,那满满的犹豫可是都写在脸上了。于小宝在海汉人身边待了这么些年,察言观色的本事也不差,一看刘尚表情不对,便知他心中可能有为难之事,当下便主动问道:“你若觉得这安排有什么不妥之处,不妨直说。”

    刘尚连忙应道:“卑职不敢,只是事出突然,卑职一时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难道你不想回家乡去看看?”于小宝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

    刘尚道:“这几年山东战乱不断,到处都是难民流匪,生活远不及这国泰民安的海汉国,回去看到满目疮痍,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若不是家乡故土待不下去了,卑职又怎会背井离乡,南下几千里来到三亚。”

    刘尚这番话倒也并不完全是虚言,山东这几年的乱象世人皆知,逃难到海汉国的难民又有几个愿意主动回去的?海汉这边政通人和,国家强盛,毫无战乱之忧,发家致富的机会倒是不少。真正在海汉入籍的民众,除非工作委派的性质,否则极少会有人选择脱离海汉回到大明故土。类似像刘尚这样以平民之身来到海汉,如今已经有官职在身的人,那自然更不愿意脱离现在这个环境。

    类似这样的状况,在过去选拔北上人员时也多次出现过,很多北方出身的干部并不乐意再去到大明境内,而管理层对此倒也已经有了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于小宝道:“刘尚,你现在已经算是一名官员了,但你入职之后,到目前还暂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成绩,我希望你能去北方锻炼一段时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到时候回来了再去培训中心上个进修课程,今后也能多一些独当一面的工作机会。”

    于小宝这番话已经不能说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刘尚,只要服从安排,日后必定会有升迁的机会。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大唐之我太上皇绝不摊牌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1627崛起南海》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1627崛起南海》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1627崛起南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