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顺贼不是很好对付吧”左督师朱燮元神气的坐在大堂上,对宣大总督张凤翼、大同巡抚叶廷桂、宣镇总兵李国樑和大同总兵王世仁一干人等冷笑道。
看他那模样似乎明军刚刚不是打了败仗,而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般。
“督师,谁谁想到那顺贼竟把红夷大炮使得这般出神入化”张凤翼闻言不由苦笑道,试图努力给自个的错误决策摸一摸粉儿。
“我想到了”朱燮元一点情面也不给他,反而粗暴的打断了张凤翼的自辩。
“我早就说若无红夷大炮,则万万不能与顺贼交手。这次你们看到了吧贼人手中究竟有多少火炮,我军焉是顺贼的对手”
“督师所言甚是,这一次倒是我们孟浪了”大同巡抚叶廷桂见左督师朱燮元咄咄逼人,知他要借机建立威信,准备把指挥权死死的攥在手里,不由笑道。
“只是如今顺贼猖獗不知督师有何应对之策,以安国家”
想要指挥权,可以
但是明人不说暗话,您老得提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办法。
总不能您空口白牙,就说我们不成,我们就得全都听您的吧
原来明代中后期以后,逐渐形成了兵备道指挥把总、守备和参将,督抚指挥副总兵、总兵的军事体制。
如果战争规模再大,就要设置五省总督、督师之类权限更高的职务。
但是这些职务只有督师、指挥之权,而无私自剥夺其他督抚、总兵、副总兵等将领的兵权。
如此一来,朝廷自然无督师、五省总督拥兵自重之虞,但同时也导致督师、五省总督受制于手底下督抚、总兵及副总兵等将领,无法自专。
就以左督师朱燮元为例,他虽然力主死守太原城,奈何宣大总督张凤翼、大同巡抚叶廷桂一干人等纷纷要求出战,他也顶不住这种压力,只好在不看好战局的情况下,勉强向义军发起了进攻。
结果可想而知,先是大营遭到义军炮兵轰击,然而出战的骑兵惨遭失败。
朱燮元见事不可为,这才在力主之下,以较小的代价又退回了太原城以及太原城以北的营地。
朱燮元也知道若是拿不出办法来,恐怕自己也坐不稳这督师之位。
他略作沉吟,便开口道:“诸位都是宿将,老夫也无需多言。”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我军人马虽然已超顺贼奈何火器不如人,士气又不如人,双方胜负仅在五五之间。”
“若是换作他人,五五之数亦足矣。只是当面之贼,乃最为奸诈、凶狠、诡计多端之徒,太原又为京师屏蔽,朱某实不敢冒此奇险。”
“故而本督以为,若想对付此贼,必须一要稳,二要狠。”
“所谓稳者,坚守不出之谓也。自顺贼横空出世以来,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皆以速胜,不敢久战,此亦其大弊。”
“蓋贼为无根浮萍,无有积蓄,若久战,必粮饷不接,人心浮动。不若久图之,以拖待变”
“这”原兵部尚书张凤翼不由有疑问道,“如今我官兵亦粮饷不接,粮价飞涨,为之奈何”
“此非特贼人之弊,亦我军之弊也。如今又有顺贼祸于内,虏寇祸于外,朝廷两难,久拖之下,吾恐朝中有变矣”
开什么玩笑,久拖
月饷四七钱不等到士卒,如何拖的过月饷一石的“顺贼”
更不要说紫禁城哪位,又是急躁的性子。时间一久,不等“顺贼”来攻,缇骑早至矣
“每逢大事须有静气”朱燮元闻言不由冷笑道,“既然连张尚书都如此认为,想必那顺贼也定以为我军不能持久。”
“贼欲速,我必欲缓;贼欲缓,我须欲速,如此方能制人而不制于人”
“如今事关天下安危,战机不现,岂可妄动”
“诸位且放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即便是圣上怪罪下来,自有某一力承担,万不能揽功委过与他人”
“好,有督师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众人闻言纷纷大喜,连忙应了。
朱燮元见好容易说动了众人,不由趁热打铁继续道:“所谓狠者,出奇制胜者也。”
“夫用兵之法,奇正相生。如果是那一稳乃堂堂正正之法,这一狠则是出奇制胜之术。”
“其一,遣使前往顺贼老巢挑拨离间,鼓动勾连,此乃釜底抽薪之术也。”
“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顺贼如今年轻气盛,气势如虹,定然自视甚高。”
“原有降将、贼寇喻于利,勉强依附于他。如今消息断绝,必相疑也,正合间之,以收奇效。”
“其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名将难为无兵之仗。今我既兵不如人,当一起上书朝廷,调集大军,一举而破之。”
“夫用兵之法,分则散,专者力全。”
“向使顺贼用兵,往往以多欺少,以专破散。我官兵人马虽多,这也怕,那也守,人心不齐,兵力不集,此兵家之大忌也。”
“以吾度之,我之兵能挡贼则不能挡虏;能挡虏则不能挡贼,必二选一也。”
“若北拒虏而东克贼,必然北东两处俱失,此灭亡之道也”
“以吾之见,如今鞑虏正牵制于朝鲜国。朝廷何必借机调动蓟辽精兵,先一鼓作气击破顺贼,然后再据守辽东,此全国之法也”
“着”张凤翼听到此处,也不由佩服朱燮元的机警果决,不由由衷赞道,“好個朱少师我却是服了”
“少师此策甚是凶险,但是细细想来,却是盘活当前局面不二之法。”
“此非胆大包天之人,断然想不出此计”
“此非置生死度外之人,断然不敢提出此计”
“此非大智大勇之人,断然不能使用此计”
“若非如今军中忌酒,某今日当浮一大白”
张凤翼话音一落,那大同巡抚叶廷桂、宣镇总兵李国樑和大同总兵王世仁一干人等顿时心中一寒,明白他们这是准备进行一场惊天豪赌了。
成王败寇,就在今日
只是紫禁城里那位,是否能有这种气魄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