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数十丈,起于吴、楚之分,竟天于西北。
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
毌丘俭、文钦见天象如此,大喜,以为应于己身,乃起兵。
而郭淮兵败身死、武威失陷的消息也相继传回洛阳。
东西纷扰,满堂皆惊。
郭淮非是寻常之人,在四大都督中辈分最高,声望最隆。
司马师看着消息,神色复杂。
一方面,来自关中的隐患没有了。
整个关中以这种方式完成了整合。
只需派一重臣收拾残局,关中就稳稳落入司马家手中。
而且邓艾还活着,所以事情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糟。
天下州郡,除了淮南不服司马家,剩下的就是凉州了。
酒泉、张掖、敦煌、戊己校尉都是曹魏老臣。
司马师左眼上蒙着一块黑色眼罩,去年年底,由太医王熙等人会诊,切除了肉瘤,并劝告他不可动怒。
司马师涵养功夫一向不错,而且他也想多活几年,所以非常克制。
很多时候的暴怒,其实是装给外人看的。
“曹氏家奴成势也”司马师负手而立,望着阁外的春雪。
青松承载不了积雪,簌簌落地。
“杨峥想要成势,还差三步。”钟会躬身立在身后。
“哪三步”
“其一,鲜卑匈奴羌胡,其二,士家豪右,其三,张掖酒泉敦煌西域,这三步其实都不好走,胡奋连第一步都没迈过去,即便杨峥天赋异禀,至少需要六七年,六七年,难道大将军还不能平定中原乎”钟会永远都能说出司马师最想听的话。
所以才能最得司马师青睐。
司马师屡次要授钟会以重职,都被钟会拒绝了,宁愿待在司马师身边为一幕僚。
“士季之言深得吾心,待吾讨平毌丘俭,必亲提五十万大军,横扫河西”司马师转身,右眼分外明亮,“那么士季以为,何人镇守长安,收拾残局”
“非太尉不可。”
朝中尚有陈泰、许允等人,亦可委任一方,尤其是陈泰,文韬武略,冠绝一时,但司马师不敢用。
只有司马家的人掌兵,才能安心。
然而司马家名为面之人没有多少。
司马昭、司马望都差了一些。
只有司马孚名声最高,老成持重,为人宽厚,深得下属之心,也有过统兵作战的经验。
实际上,没有司马孚的鼎力支持,司马师这个位置也坐不稳。
“可”
“另外,杨峥一介家奴出身,未染富贵,今得志,可进其为亭侯,赏珍玩宝物骄其志,赐舞姬乐工伶人坠其心,再以金银厚赏其西平军士,分其众。”钟会眼睛忽闪忽闪的。
司马师微微一笑,“好个钟士季,不过,还是有些小家子气了。”
“哦大将军有何高见”
“改封其为征蜀将军。”司马师道。
很多朝臣建议褫夺杨峥的一切官职,直接将其定为叛逆。
司马师却一直没有点头。
定其为叛逆容易,但也让西平彻底脱离了掌控。
自此之后朝廷大义名分对他就无效了。
如果现在司马师领兵讨伐西平,这样做是必须的,但眼下有比西平更迫切之事。
钟会立即就明白其中深意,赶紧拍了个马屁,“大将军英明。”
司马师轻笑几声,脸色又沉了下去,“毌丘俭筑坛于寿春,假托太后之名起兵六万,汇合文钦两万精锐,以十一条大罪伐我,此诚为心腹之患也。”
司马师默认杨峥进占武威,原因就在于此。
淮南毌丘俭比杨峥威胁更大,司马师必须全力以赴。
杨峥起兵西平,击败郭淮、邓艾,极大的振奋了淮南。
毌丘俭立即起兵,矫郭太后诏,传罪状司马师表于天下,号召有志之士,共诛司马师。
比起王凌的拥立楚王曹彪,毌丘俭更为高明,只诛司马师一人,司马氏其他人全不过问。
“弟昭,忠肃宽明,乐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不与师同。臣等碎首所保,可以代师辅导圣躬。太尉孚忠孝小心,所宜亲宠,授以保傅。护军散骑常侍望,忠公亲事,当官称能,奉迎乘舆,有宿卫之功,可为中领军”
欲以司马昭代司马师,以司马孚掌洛阳兵权。
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当然,攻入洛阳之后怎么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毌丘俭用兵一向直来直去,擅长决死而战,以少胜多。当年大战高句丽是如此,一万步骑兵出玄菟,主动进攻,大破高句丽精锐,阵斩一万八千余。
现在也是如此,毌丘俭兵锋直指许昌、洛阳。
“毌丘俭此来,必成大将军之武功东兴一战,淮南精锐尽丧,毌丘俭上任不到两年,所部六万大军,只有万余淮北精锐,其余人马皆是淮南农夫,如何能与洛阳精锐相抗唯一可虑者文钦也,然文钦粗鄙武夫,不难破也,破文钦,则毌丘俭势单力薄,四方围击,败亡不远矣。”钟会笑了起来。
司马师轻轻颔首。
腰斩夏侯玄、李丰等人,弑后废帝,然后攻灭毌丘俭、文钦,扫除司马家的所有障碍,一气呵成。
两人商议完之后,司马师立即上朝。
果然,朝中关注的重点还是在淮南。
毌丘俭加上文钦,同发兵。
时吴国刚刚经历新城之败,国力空虚,军民厌战,诸葛恪身死,孙峻刚刚掌权,吸收诸葛恪的教训,按兵不动,坐观中原大战。
司马师听取王肃、傅嘏、郑袤等人的建议,令陈骞死守乐嘉,堵住毌丘俭北上兖州河北的路径,令诸葛诞领豫州之军出安城、胡遵领青徐之军出下邳、王昶领荆州之军出新野,南北西三面夹击毌丘俭,司马师自提十万中军东南,迎战毌丘俭。
出兵之前,尽斩毌丘俭、文钦洛阳家眷。
中原大战拉开序幕。
毌丘俭文钦八万兵力,司马师、王昶、胡遵、陈骞、诸葛诞,共二十四万大军。
若算上杨峥与郭淮、邓艾的鹯阴之战,三国最大规模的战争,已然是曹魏内战。
毌丘俭面对泰山压顶一般的兵力,却止步于项城。
当年正是在此地,王凌向司马懿求取棺材钉。
历史与宿命仿佛重演。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